讀秦紀(胡仲參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讀秦紀》是南宋詩人胡仲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詠史詩就秦始皇築萬里長城事發表議論。前兩句寫築城,第一句說長城高而廣,次句說築城的目的。三、四句突轉說秦始皇只知道危險來自外邊,自以為有了長城,便可高枕無憂,卻不知道體恤人民,結果釀成內亂。詩人明是詠史,也是針對現實,對統治者發出警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秦紀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胡仲參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讀秦紀
萬雉雲邊萬馬屯,築來直慾障胡塵。
誰知斬木為竿者,只是長城裡面人。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秦紀:史書中有關秦國歷史的部分。《史記》有《秦本紀》及《秦始皇本紀》。
⑵萬雉:形容極高極長。城三丈長一丈高為一雉。
⑶斬木為竿:指陳勝、吳廣等起義。斬木為竿,語本《史記·秦始皇本紀》“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白話譯文

為了防備北方的胡人入侵,秦始皇修築了長城。長城又高又長,上接雲霄,沿邊屯紮著千軍萬馬。他怎么也無法預料後來起義推翻秦政權,卻個個都是在長城內安家的人。

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可考,據詩風來看,當屬晚年讀《史記》時有感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詠史詩,就秦始皇築萬里長城事發表議論。前兩句寫築城。第一句說長城高而廣,城上屯紮著千軍萬馬,鋪陳城的高大穩固,守城的人眾多,難以撼動。次句說築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外部胡人的侵略,鞏固自己的政權,以便於“一世而達萬世”,永保帝業。三、四句突轉,說秦始皇只知道危險來自外邊,自以為有了長城,便可高枕無憂,卻不知道體恤人民,結果釀成內亂,激起民變,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秦政權沒多久就完結了。詩揭示的是這樣一個歷史規律:內政不修,對人民殘酷壓迫,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外部的侵擾倒是其次的。當時宋朝對人民的壓榨也很厲害,百姓怨聲載道,詩人在這裡明是詠史,也是針對現實,對統治者發出警告。
詠史詩所詠如果是前人沒詠過的史實,就應該述清事件的來龍去脈,直接發表議論;如果所詠是熟事,務必轉換角度,翻出新意,切忌人云亦云。胡仲參這首詩所詠是秦以暴政失國,這個題目,前人已經作了許多論述,所以這首詩擒住修築長城備胡這一點,肯定長城的高廣及防禦功能,然後生髮開去,牽出對立面,說秦始皇刻意預防的地方倒沒出什麼問題,他沒想到的地方反而成了導致亡國的關鍵。這樣組織材料加以議論,便給人以思考,也給人以新鮮感。
胡仲參這首詩的構思布局,與唐章碣的《焚書坑》有些相同。章碣詩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說秦始皇提防書生,結果滅秦的人恰是不讀書的人,與胡詩一樣,都是從相反處做文章。元人陳孚有首《博浪沙》詩,是從正面做文章的,也很有趣味,詩云:“一擊軍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動搖。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人間鐵未銷。”說秦始皇收盡民間鐵,鑄成十二金人,沒想到仍然有大鐵椎在,使他差點喪命。由此可見,詩材遍地皆是,只要細心挖掘,就能找到好的題目。

名家評價

馬增祥:“宋胡仲參《讀秦紀》有“萬雉雲邊萬馬屯”之句,“萬馬屯”雖與古人暗合,但仍是缺乏些深情。”

作者簡介

胡仲參,字不詳,清源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度宗鹹淳初前後在世,生平事跡亦不可考。著有竹莊小集,《四庫總目提要》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