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有效教學

課堂指教室在用來進行教學活動時叫課堂;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活動;我們所要探討的“有效性”也就該針對“班級授課”而言,它是教學的組織形式的一種,通俗地說就是在比較固定的教學環境中,老師對比較固定的學生群體,並在比較固定的有效時間內所完成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課堂有效教學
  • 外文名:Classroom effective teaching
內容概述,概念分解,課堂教學,有效管理,有效實施,課堂交流,總結,

內容概述

什麼是課堂有效教學?縱觀國內外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定義,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進行的,指的是有效率的教學。主要是沿用經濟學上的投入與產出的關係來判定一個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否具有效率。但是對於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在國內還為數不多,大多是有效教學的實踐案例或行動指南,基本上是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外沿做了一些探究,這對教學一線的教書先生的確極為實用,往往蜻蜓點水的一撥,就能掀起另一層潛浪。不過還是有很多的專家學者在這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福建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余文森對這方面做出較多的研究,並且出了較多的研究成果。
可,就理論而言,何謂課堂有效教學呢?它既是從實踐而來,也該可以上升到理論中去,最後來更好的指導實踐。既然可以下定義,那么這樣一個大的概念就該可以分解為子概念,進而可以深入的進行探究,又可以衍化成不同的細緻的研究方向,而最終研究出的成果勢必會極大的推動現代課堂教學。我想,這該是可行的。這也是我們當代教書之人必須靜下心來,理清教學思路的必做之事,繼承先輩之優良傳統,結合現狀的需要,來試做一點教學理論的學問。對此,我不敢妄自尊大,只是在講台上足足說了五年,講台下聽了五年,有了點冒失的想法,將之成文,與前輩及同仁們共同商槯和探討。

概念分解

課堂有效教學,這樣一個大的概念,且先不論這個概念本身提出是否正確,現將此概念試分解為子概念細究,最後將所有的子概念整合還原。那如何拆分呢?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可分解為三個概念“課堂”“有效”“教學”;可在教育學當中“課”是個獨立存在的概念,因此又可再將“課堂”劃分為“課”與“堂”。
可是否需要將每一個子概念都進行細究呢?或者能否將某兩個子概念先合併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概念進行研究,這樣一來也可以省去不避要的細枝末節。可我理論水平實再有限得很,對此問題只能藉助一些資料。
《教育理論》中提到“現代教學課堂觀”,就是把“教學課堂”放在一起來討論的;網路上有一個“中國課堂教學網”;這樣看來,是可以把“教學”與“課堂”放在一起去討論的,可究竟是“課堂教學”還是“教學課堂”,“教學”與“課堂”兩個詞語是並列關係,還是偏正關係,怎么說才更為準確,那只有在探究的過程中去摸索了。
所以,我試從“課堂”“教學”與“有效”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概念上的初探。

課堂教學

什麼是課?《教育學》指出,課是指把學生按照年齡內容以及實現這種內容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展開的教學活動,按學科和學年分成許多小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連續而又相對完整,這每一部分內容和教學活動,就叫做一“課”,一課接著一課地進行教學。
什麼是堂?在中國的話語中,堂通常指屋室。現代漢語詞典中指出,堂有正房、廳堂之意,也可以用作量詞,比如:一堂課。
那么,我們通常所說的“課堂”,應該指何解?在現代以語詞典中指出,課堂指教室在用來進行教學活動時叫課堂,泛指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場所。根據上面“課”與“堂”的概念進行整合,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歸結為一切完成“課”的“堂”的總稱。課堂這個概念應當具備課與堂的兩個子概念的內涵,也具備針對性即教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老師來教;延展性:課可以一課一課地延續性教,而課堂也具備這樣的特性,是可以進行擴大和縮小的,例如後來出現的“小班教學”實際上就是“小課堂教學”。
什麼是教學?《教育理論》說: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教學的基本要素有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而我查閱一些論著,其中關於教學的定義都如是一說,《教育學》指出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所有的定義都可歸納為“老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
這樣一來,將“課堂”與“教學”整合一起就不是很難了。在《教育學教程》中指出,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是把學生按照年齡和程度編成有一定人數的班級,教師根據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按照學校制定的課程表進行分科教學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是學校教育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產物,隨著各國教學實踐的發展和完善,已相對穩定下來,成為現代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教育學》中指出班級授課制的主要特徵即包括三個方面,即班、課、時。由此可以看出,課堂教學與班級授課是一種概念的不同表述。
而班級授科制在多種理論著作中有明確的分析,它的優越性有:⑴使教學獲得巨大效率,使教學獲得普及;⑵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於教學活動的有秩序的展開;⑶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啟發。但它也有明顯的局限性:⑴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⑵學生缺乏實踐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等,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⑶不能很好的適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多樣化,比較固定化,缺少靈活性。《教育學》中明確指出:正是由於具有這樣一些局限性,人們一直在致力於班級授課制的改革。
那么,我們所要探討的“有效性”也就該針對“班級授課”而言,它是教學的組織形式的一種,通俗地說就是在比較固定的教學環境中,老師對比較固定的學生群體,並在比較固定的有效時間內所完成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這樣看來,“教學課堂”與“課堂教學”實際上並無多大區別,只不過,按照中國的語言的習慣,慣於叫作“課堂教學”罷了。

有效管理

有效,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有作用,有效果。那么課堂教學“有效”包含哪些內容呢?我在網路里不停的百度,在長沙某國小的網上搜到胡云華老師的關於此問題的論述,他說得很好:有效包括三種,即效果、效率和效益也就是說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以最高效率取得最好的效果、獲得最好的效益。那么對於效果、效率和效益又作何理解呢?效果講的是教學的結果,他與教師或者是學生的動機無關,他所關心的僅僅是教師在施行教學後最後所得到的結果,雖然結果和教師的動機、教學意圖或者是教師的能力等方面的內容有關。教師在實施教學之後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的態度相比之前是否有上升,而上升多少也不是效果所關注的。效益則強調的是學生學到的東西對於學生的社會化過程是否有用。效率講的則是投入與產出的比例問題。

有效實施

班有效即指教師能有效地同時對整個班集體進行同樣內容的教學;課有效即指教師有能效地運用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活動,讓課與課彼此連續並完整;時有效即指教師將這些教學活動能有效地控制在每一課所規定的統一的單位時間內進行。
當然,當代課堂教學觀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課堂有效教學的最終檢驗當以學生來完成,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體學生是否能準確理解老師所傳授的內容,是否能較為靈活的運用老師所傳授的技能等。江蘇省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朱雷鳴先生的論文中指出: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學活動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課堂教學是一種有計畫、有目的、講究效益的活動。教學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學得不好,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很認真,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斯拉文(Slavin)提出:要使教學有效,教學的質量、教學的適宜性、誘因、時間,這四個因素必須適宜,系統的效能與最弱的因素呈高度正相關。
這樣看來,研究課堂有效教學勢在必行,對它進行研究,也就是能有效地改變課堂教學的弊,而發揚課堂教學的利。而我國而言,課堂教學又是教學形式的主體,無論是大班教學也好,還是小班教學也罷,無論是課內教學也好,還是課外實踐也好,多是以課堂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只有將些教學形式做一番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學得“有效”,更好的進步;這也讓國家的教育能得以更好的普及與提高。

課堂交流

好的氣氛當然離不開交流,課堂的開展是一個互動的環節,抓住與學生交流,才有教學的針對性。

總結

總而言之,對於學生而言,課堂的有效性就是學生能不能很好的學會東西,特別是自主思維的一種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