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氣氛

課堂教學氣氛

現代教育心理學和教學論的研究告訴我們: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但取決於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還取決於一定的教學環境。這裡指的教學環境包括教學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這種精神環境就是指課堂氣氛。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而形成的某種占優勢的綜合的心理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課堂教學氣氛
  • 類別:教學氛圍
  • 組成:教學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 衡量方式:心理、行為指標
  • 性質:綜合的心理狀態
界定,類型,作用,最佳化因素,

界定

這種綜合的心理狀態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某種穩定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對待教學活動的態度和行為的綜合反映,它具有認知和情感的特徵。這種綜合的心理狀態,總與教學過程密切聯繫在一切,一方面它具有穩定性,同時也具有可變性。在一定條件下,課堂氣氛會形成某種占優勢的穩定狀態。這種穩定的群體心理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會受到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類型

課堂氣氛是在課堂中呈現的一種綜合性的心理狀態,它可以用一定的心理、行為指標來衡量。如果我們以秩序、參與、交流三個指標為依據,就會把課堂氣氛劃分為三種主要類型:積極的課堂氣氛,消極的課堂氣氛,對抗的課堂氣氛。
積極的課堂氣氛是一種理想狀態的課堂氣氛。它主要表現為以下明顯特徵:師生雙方有飽滿的熱情,教與學態度端正、目標明確;課堂活動井然有序;學生求知慾強烈、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師生間住處情感交流充分,學生參與面廣,雙方處於互動積極的狀態;師生共同洋溢著為實現教學目標而獲得成功的喜悅與滿足感。
總之,積極的課堂氣氛,其主要標誌是嚴肅認真、寬與嚴、熱與冷、張與弛的有機統一。這種課堂氣氛使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到了和諧的統一。
對抗的課堂氣氛是一種失控的混亂的課堂氣氛。這種課堂氣氛主要表現為:師生之間關係緊張,大部分學生不信任教師;教師駕馭課堂態式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能力較差;相當一部分學生討厭上課,注意力分散,各行其是,課堂秩序一片混亂;使得正常的教學活動難以開展,教與學的任務常常不能完成;師生都把教與學視為一種精神負擔。

作用

課堂氣氛是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發展起來的,它是我們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心理基礎,也是進行創造性教學的必要條件。無論是成功的教學,還是失敗的教學,其中都有課堂氣氛的功與過。課堂氣氛的優劣直接制約和影響師生關係,雙方信息與情感的交流;直接制約和影響教學過程和結果。一句話,它影響教學的效果或效益。
積極的良好的課堂氣氛,會給教師和學生愉悅氛圍的刺激,使師生雙方精神煥發,思維活躍,靈感迸發;雙方在教學過程中情感交融,心理共振,配合默契;使教師教的最佳心理狀態和學生學的最佳心理狀態相吻合,激發了師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消極的或對抗的課堂氣氛是一種消沉的緊張的氛圍,它會使師生態度消極,關係疏遠或對抗;使學生情緒低落、思維反映遲鈍,注意力轉移,甚至會出現學生破壞紀律,製造混亂的行為;從而嚴重地制約師生教與學積極性創造性,使得正常的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效益更是無從談起。
教學過程中出現消極的或對抗課堂氣氛,不僅影響著教學的過程,而且也影響教學的結果。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么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甚至最勤奮的學生,儘管他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識記教材,他也會很快地‘越出軌道’,喪失理解因果聯繫的能力。”因此,作為一個教師要十分重視課堂氣氛的作用,去創造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氣氛,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情趣、啟迪智慧、提高覺悟的催化劑。

最佳化因素

影響課堂氣氛最佳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方法和手段及校風、班風。我們認為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的人格魅力、業務水平、教學風格
教師的勞動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具有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特點。其中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第一教育力量。俄國教育家烏申斯說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每一個教師都要不斷塑造高尚的人格、完美的形象,儲備合理的知識結構、紮實的專業知識水平,提高教學業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承其志。
教師的教學作風對課堂氣氛形成有重要影響。國內外心理學家認為,教師的教學領導作風主要有三種典型類型: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良好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以民主教學領導作風去組織教與學活動。這種教學作風,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內在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有利於師生之間知情雙向交流與反饋,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有利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進行更多的認可和讚賞,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滿足感。
(二)、師生關係
課堂中的師生關係,直接制約影響課堂氣氛,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最佳化課堂氣氛的重要條件之一。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加強師生關係的研究,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業務能力,擴大“非權力”影響;了解當代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點;淡化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角色痕跡;重視師生間的非正式交往和非語言交流;等等。
在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教師積極的教學情感,可以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生機盎然。因此,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三)、課堂教學的組織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導課、中間、收尾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力求上課達到三個境界:開頭,引人入勝;中間,波瀾起伏;收尾,“餘音不絕”。這樣的課堂教學組織必然形成嚴肅而活潑,愉悅而緊張的課堂氣氛。
(四)、教師的控制
沒有控制就沒有教學藝術,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需要教師進行多方面的控制。
(五)、教師的自我控制
教師是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關鍵人物。一位教育家說過,當教師一跨入校門。他就應該把個人的所有不快和煩惱留在門外,因為在學校里他整個人是屬於教育的。因此,當教師一踏入學校和教室,這種自我控制就變得尤為必要了。作為一個教師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語言、教態和行為,主動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六)、對偶發事件的控制
在課堂教學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偶發事件,機智果斷地處理課堂出現的偶發事件是最佳化課堂氣氛不可缺少的手段。當偶發事件出現時,作為這個課堂教學的掌舵人,應因勢利導,以變應變,確保教學順利進行。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教師要遵循以下要求: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不要激化矛盾;“冷處理”為主;切忌造成師生情緒上的對立。
(七)、焦慮水平的控制
教學過程中,適度的焦慮對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防止緊張有餘,另一方面要防止活潑過剩。教師要善於控制學生學習的焦慮,使課堂緊張而熱烈,同時也寬鬆冷靜,使課堂氣氛有張有弛。教師要善於創設成功教育的情境,經常對學生作出肯定性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學生學習的適度焦慮。
總之,創設的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從多層面加以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造性勞動的積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