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經濟學基礎(第2版)

計量經濟學基礎(第2版)

《計量經濟學基礎(第2版)》是2018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兆豐。

基本介紹

  • 書名:計量經濟學基礎(第2版)
  • 作者:張兆豐
  • ISBN:9787111610779
  • 定價:35元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經典計量經濟學內容為主,著重體現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套用的整乘捆愚結合。通過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各章後面設計了上機實驗,一方面突出計量經濟學的套用性,另一方面便於教師組織實驗課的教學。本書以初級水平為主,包含了高等院校經濟學科本科計量經濟漿腿鞏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全部內容,較好地體現了系統性、實用性和適用性。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本科洪籃生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材,嫌詢催也可作為經濟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的參考讀物。

圖書目錄

前 言
教學建議
第1章 導論 /1
1.1 計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1
1.2 計量經濟學的性質 /2
1.3 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3
1.4 數據 /6
1.5 預備知識:統計學基礎 /8
本章小結 /14
學習建議 /14
核心概榆應樂幾念 /14
課後思考與練習 /14
第2章 回歸與回歸分析 /15
2.1 回歸的基本問題 /15
2.2 相關分析 /17
2.3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20
2.4 不同類型數據構建的模型 /25
本章小結 /26
學習建議 /26
核心概念 /26
課後思考與練習 /26
第3章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 /27
3.1 普通最小二乘法 /27
3.2 樣本回歸直線的代數性質 /35
3.3 擬合優度的度量 /35
3.4 案例分析 /38
本章小結 /40
學習建議 /40
核心概念 /41
課後思考與練習 /41
上機實驗3-1 /41
上機實驗3-2 /42
第4章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推斷 /44
4.1 古典假定 /44
4.2 OLS估計量的統計性質 /45
4.3 參數的檢驗與區間估計 /48
4.4 預測 /50
4.5 案例分析 /52
本章小結 /55
學習建議 /55
核心概念 /56
課後思考與練習 /56
上機實驗4-1 /56
上機實驗4-2 /57
第5章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擴展 /59
5.1 過原點的回歸 /59
5.2 對數模型 /63
5.3 倒數模型 /68
5.4 模型函式形式的選擇 /70
5.5 案例分析 /72
本章遷才舟小結 /73
學習建議 /73
核心概念 /73
課後思考與練習 /73
上機實驗5-1 /74
上機實驗5-2 /75
第6章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 /76
6.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設定 /76
6.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矩陣表示 /78
6.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 /79
6.4 多元線性模型最小二乘估計量的代數性質 /81
6.5 案例分析 /83
本章小結 /84
學習建議 /85
核心概念 /85
課後思考與練習 /85
上機實驗6-1 /85
上機實驗6-2 /86
第7章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推斷 /88
7.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古典假定 /88
7.2 多元線性回歸OLS估計量的統計性質 /90
7.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檢驗與區間估計 /91
7.4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預測 /94
7.5 案例分析 /95
本章小結 /96
學習建議 /97
核心概念 /97
課後思考與練習 /97
上機實驗7-1 /97
上機實驗7-2 /98
第8章 多重共線性 /100
8.1 多重共線性的含義 /100
8.2 產生多重共線性的原因 /102
8.3 多重共線性對OLS估計量的影響 /104
8.4 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107
8.5 多重共線性的修正 /109
8.6 案例分析 /113
本章小結 /116
學習建議 /116
核心概念 /117
課後思考與練習 /117
上機實驗8-1 /117
上機實驗8-2 /118
第9章 虛擬變數回歸 /120
9.1 虛擬變數 /120
9.2 虛擬變數回歸模型促堡捉 /122
9.3 參數的結構變化 /127
9.4 案例分析 /130
本章小結 /131
學習建議 /132
核心概念 /132
課後思考與練習 /132
上機實驗9-1 /132
上機實驗9-2 /133
第10章 異方差 /135
10.1 異方差概述 /135
10.2 異方差產生的原因 /136
10.3 異方差的後果 /137
10.4 異方差的檢驗 /138
10.5 異方差的修正 /146
10.6 案例分析 /150
本章小結 /154
學習建議 /154
核心概念 /154
課後思考與練習 /154
上機實驗10-1 /155
上機實驗10-2 /156
第11章 自相關 /157
11.1 自相關的含義 /157
11.2 自相關產生的原因 /159
11.3 自相關的後果 /160
11.4 自相關的檢驗 /163
11.5 自相關的修正 /170
11.6 案例分析 /172
本章小結 /174
學習建議 /174
核心概念 /175
課後思考與練習 /175
上機實驗11-1 /175
上機實驗11-2 /176
第12章 時間序列模型 /178
12.1 時間序列中的基本概念 /179
12.2 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 /181
12.3 協整 /185
12.4 案例分析 /192
本章小結 /195
學習建議 /195
核心概念 /196
課後思考與練習 /196
上機實驗 /196
附錄A 標準常態分配表 /198
附錄B t分布表 /200
附錄C χ2分布表 /203
附錄D F分布表 /205
附錄E DW檢驗臨界值表 /210
參考文獻 /213
第6章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 /76
6.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設定 /76
6.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矩陣表示 /78
6.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 /79
6.4 多元線性模型最小二乘估計量的代數性質 /81
6.5 案例分析 /83
本章小結 /84
學習建議 /85
核心概念 /85
課後思考與練習 /85
上機實驗6-1 /85
上機實驗6-2 /86
第7章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推斷 /88
7.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古典假定 /88
7.2 多元線性回歸OLS估計量的統計性質 /90
7.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檢驗與區間估計 /91
7.4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預測 /94
7.5 案例分析 /95
本章小結 /96
學習建議 /97
核心概念 /97
課後思考與練習 /97
上機實驗7-1 /97
上機實驗7-2 /98
第8章 多重共線性 /100
8.1 多重共線性的含義 /100
8.2 產生多重共線性的原因 /102
8.3 多重共線性對OLS估計量的影響 /104
8.4 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107
8.5 多重共線性的修正 /109
8.6 案例分析 /113
本章小結 /116
學習建議 /116
核心概念 /117
課後思考與練習 /117
上機實驗8-1 /117
上機實驗8-2 /118
第9章 虛擬變數回歸 /120
9.1 虛擬變數 /120
9.2 虛擬變數回歸模型 /122
9.3 參數的結構變化 /127
9.4 案例分析 /130
本章小結 /131
學習建議 /132
核心概念 /132
課後思考與練習 /132
上機實驗9-1 /132
上機實驗9-2 /133
第10章 異方差 /135
10.1 異方差概述 /135
10.2 異方差產生的原因 /136
10.3 異方差的後果 /137
10.4 異方差的檢驗 /138
10.5 異方差的修正 /146
10.6 案例分析 /150
本章小結 /154
學習建議 /154
核心概念 /154
課後思考與練習 /154
上機實驗10-1 /155
上機實驗10-2 /156
第11章 自相關 /157
11.1 自相關的含義 /157
11.2 自相關產生的原因 /159
11.3 自相關的後果 /160
11.4 自相關的檢驗 /163
11.5 自相關的修正 /170
11.6 案例分析 /172
本章小結 /174
學習建議 /174
核心概念 /175
課後思考與練習 /175
上機實驗11-1 /175
上機實驗11-2 /176
第12章 時間序列模型 /178
12.1 時間序列中的基本概念 /179
12.2 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 /181
12.3 協整 /185
12.4 案例分析 /192
本章小結 /195
學習建議 /195
核心概念 /196
課後思考與練習 /196
上機實驗 /196
附錄A 標準常態分配表 /198
附錄B t分布表 /200
附錄C χ2分布表 /203
附錄D F分布表 /205
附錄E DW檢驗臨界值表 /210
參考文獻 /2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