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第2版)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第2版)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第2版)》是2015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第2版)
  • 作者:楊庚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定價:39.5 元
  • ISBN:97873024153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與技術,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體系結構、數據通信技術基礎,以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套用層等層次的基本概念與功能,同時還包含了計算機網路新技術、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等相關的內容。各章後面附有練習題。
本書注重基本概念,從實際套用出發,突出重點,敘述清楚,深入淺出,論述詳盡,通過較多的例題來說明概念和理論,便於教和學,是國家精品課程“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配套教材。本書內容覆蓋了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程——“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中“計算機網路”課程的大綱範圍。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計算機網路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和科技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第1章概論1
1.1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發展過程1
1.1.1主要發展過程1
1.1.2我國的網路發展現狀3
1.2計算機通信與網路基本概念5
1.2.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6
1.2.2計算機網路的組成6
1.3網路的類型及其特徵7
1.3.1根據網路拓撲結構分類7
1.3.2根據網路覆蓋的範圍分類8
1.3.3無線網路9
1.4計算機通信協定與網路體系結構10
1.4.1通信協定與分層體系結構10
1.4.2OSIRM體系結構12
1.4.3TCP/IP體系結構15
1.4.4OSIRM和TCP/IP體系結構的比較17
本章小結18
練習題19
第2章數據通信技術基礎21
2.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21
2.1.1數據、信息和信號21
2.1.2數據通信系統22
2.1.3傳輸媒體24
2.1.4數據通信系統的技術指標28
2.2數據傳輸方式31
2.2.1並行傳輸與串列傳輸32
2.2.2異步傳輸與同步傳輸32
2.2.3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傳輸34
2.2.4模擬傳輸和數字傳輸34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第2版)2.3數據傳送技術35
2.3.1數據序列的電信號表示35
2.3.2信道容量的概念38
2.3.3基帶傳輸39
2.3.4頻帶傳輸39
2.3.5數字數據傳輸40
2.4.1頻分復用42
2.4.2時分復用42
2.4.3碼分復用44
2.4.4波分復用45
2.5數據交換技術45
2.5.1電路交換45
2.5.2報文交換47
2.5.3分組交換47
2.6差錯控制技術49
2.6.1差錯控制的基本原理49
2.6.2差錯控制的方式50
2.6.3奇偶校驗碼51
2.6.4漢明碼51
2.7數據通信接口特性55
本章小結58
練習題59
3.1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61
3.1.1數據電路和數據鏈路61
3.1.2鏈路的結構62
3.1.3數據鏈路層的功能63
3.2流量控制和差錯控制64
3.2.1流量控制的作用64
3.2.2停止等待方式流量控制66
3.2.5選擇ARQ協定77
3.2.6差錯控制79
3.3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協定79
3.3.1數據鏈路層協定概述79
3.3.2面向比特的傳輸控制規程80
3.3.3Internet中的點對點協定85
3.4多路訪問信道的數據鏈路層89
3.4.2競爭系統的介質訪問控制技術91
3.4.3環型網介質訪問方法94
3.4.4令牌匯流排介質訪問方法97
3.4.5無線區域網路介質訪問控制方法98
本章小結98
練習題100
第4章區域網路與廣域網102
4.1區域網路的基本概念102
4.1.1區域網路的定義102
4.1.2區域網路的技術特性103
4.1.3區域網路的相關標準105
4.2.1乙太網概述106
4.2.2乙太網的MAC層107
4.2.3乙太網的工作參數110
4.2.4乙太網的信道利用率110
4.2.5乙太網的連線方法112
4.3區域網路的擴展113
4.3.1在物理層擴展區域網路113
4.3.2在數據鏈路層擴展區域網路113
4.4.1100BASET乙太網117
4.4.2千兆乙太網118
4.4.3萬兆乙太網119
4.5.1虛擬區域網路的概念120
4.5.2虛擬區域網路的工作原理120
4.6.1無線區域網路的概念122
4.6.2無線區域網路的物理層124
4.6.3無線區域網路的MAC層124
4.7廣域網128
4.7.1廣域網的基本概念128
4.7.2廣域網中的分組交換129
4.7.3X.25分組交換網131
4.7.4幀中繼132
本章小結135
練習題136
第5章網路層與網路互連137
5.1網路層概念137
5.2網路互連139
5.2.1分類的IP位址139
5.2.2IP位址的分配與使用140
5.2.3網際網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142
5.2.5IP數據報144
5.2.6無連線的數據報傳送149
5.3差錯與控制報文協定(ICMP)152
5.3.1ICMP報文152
5.3.2目的不可達報文153
5.3.3逾時報文154
5.3.4源抑制報文154
5.3.5回應請求與應答報文155
5.4子網編址及無分類編址與CIDR155
5.4.1子網編址156
5.4.2子網轉發158
5.4.3代理ARP159
5.4.4無編號的點對點網路160
5.4.5無分類編址與CIDR161
5.4.6使用CIDR時的路由查找算法162
5.4.7專用IP位址163
5.5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協定164
5.5.1自治系統與路由選擇協定分類164
5.5.2內部網關協定RIP166
5.5.3內部網關協定OSPF169
5.5.4外部網關協定BGP176
5.6IP組播180
5.6.1IP組播基本概念 180
5.6.2IP組播地址和IP協定對組播的處理181
5.6.3IP組管理協定183
5.6.4組播轉發和路由選擇184
5.7移動IP186
5.7.1移動IP的概念186
5.7.2移動IP的通信過程187
5.8專用網路互連(VPN和NAT)189
5.8.2網路地址轉換190
本章小結192
練習題193
第6章傳輸層195
6.1傳輸服務195
6.1.1傳輸層的功能195
6.1.2傳輸層編址197
6.1.3無連線服務和面向連線服務197
6.2無連線的傳輸層協定UDP198
6.2.1UDP概述198
6.2.2UDP首部格式198
6.2.3UDP實例199
6.3面向連線的傳輸層協定TCP200
6.3.1TCP概述200
6.3.2TCP首部格式200
6.3.3TCP連線管理202
6.3.4TCP可靠傳輸205
6.3.5TCP流量控制208
6.3.6TCP擁塞控制209
6.3.7TCP實例211
6.4套接字212
6.4.1套接字的概念212
6.4.2套接字編程213
本章小結214
練習題215
第7章套用層217
7.1網路套用模式217
7.1.1以大型機為中心的套用模式218
7.1.2以伺服器為中心的套用模式218
7.1.3客戶機/伺服器套用模式218
7.1.4基於Web的客戶機/伺服器套用模式219
7.1.5P2P模式221
7.2網路基本服務221
7.2.1域名系統221
7.2.2遠程登錄226
7.2.5引導程式協定與動態主機配置協定229
7.3電子郵件系統與SMTP230
7.3.1電子郵件系統的組成230
7.3.2SMTP231
7.3.3POP3和IMAP4232
7.3.4MIME233
7.4全球資訊網與HTTP238
本章小結244
練習題245
第8章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247
8.1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247
8.1.1網路管理的發展及邏輯結構247
8.1.2網路管理標準化250
8.2網路管理的主要功能250
8.3.1網路管理協定的產生與發展253
8.3.2公共管理信息協定(CMIP)254
8.4網路安全概述262
8.4.1網路安全性的威脅因素262
8.4.2網路安全的目標263
8.4.3安全服務與安全機制265
8.5.1對稱密鑰密碼技術267
8.5.2非對稱密鑰密碼技術269
8.6用戶身份認證270
8.6.1基於共享密鑰的用戶認證協定271
8.6.2基於公開密鑰算法的用戶認證協定271
8.6.3基於密鑰分發中心的用戶認證協定272
8.6.4數字簽名273
8.6.5報文摘要274
8.7IPSec與虛擬專用網274
8.8高層安全278
8.9其他安全技術280
8.9.1防火牆技術280
8.9.2入侵檢測系統281
本章小結282
練習題282
第9章網路技術發展動態284
9.1基於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284
9.1.1IP網的QoS技術284
9.1.2基於IPv6的NGI288
9.2基於軟交換/IMS的下一代網路291
9.2.2軟交換相關協定294
9.2.3IMS298
9.3可信網路和普適服務302
9.3.1可信網路302
9.3.2普適服務305
本章小結307
練習題307
主要參考文獻3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