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黃絨尺蛾

角斑黃絨尺蛾

角斑黃絨尺蛾 geometrid moth 鱗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昆蟲。為世界性分布的大蛾,。其幼蟲稱為尺蠖(measuring worm),故成蟲或稱尺蠖蛾。尺蛾體細長,翅寬,形似枯葉,常落在顏色與其翅色一致的環境中;某些種類具顯著的花紋,是為警戒色;有的種類的雌蟲無翅,如冬尺蛾(Operophtera brumata)。用醋栗尺蛾(Abraxas grossulariata)進行研究,導致性連鎖特徵(即由性染色體基因決定的遺傳特徵)的發現。樺尺蛾(Biston betularia, 胡椒尺蛾)的黑色型用以研究工業黑化。 角斑黃絨尺蛾類幼蟲僅有2對腹足(含尾足),爬行時彎腰造橋,故又名步曲、造橋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角斑黃絨尺蛾
  • 拉丁學名:Psyra cuneata matsumurai
  • 別稱:步曲,造橋蟲
  • :動物界
  • :鱗翅目
  • :尺蛾科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湖北、重慶、四川、台灣等。
簡介,特徵及生活習性,1、角斑黃絨尺蛾,2、大造橋蟲,

簡介

角斑黃絨尺蛾
Psyra cuneata matsumurai (Bastelberger 1909 )
分類:鱗翅目(蛾類) Lepidoptera(moths),尺蛾科 Geometridae。
形態特徵:展翅40-45mm,外觀近似密斑黃絨尺蛾但本種除了前翅2枚 較大的黑色角狀斑外,其餘斑點都較小或消失,其中位於後緣近基部的斑點為三角狀,與密斑黃絨尺蛾密布大小不一的黑斑不同。本種又稱黑三角黃絨尺蛾。
分布:主要分布於中海拔山區;東北、華北、湖北、重慶、四川、台灣。

特徵及生活習性

1、角斑黃絨尺蛾

(Calospios suspectaWarren)又名大葉黃楊尺蛾,華南、華北、西北及華東地區均有分布,主要危害絲木槿、大葉黃楊、榆等,其中以大葉黃楊危害嚴重。
(1)形態特徵成蟲體長約33mm,翅白色,有淡灰色和褐色斑紋,其中外橫線呈一行淡灰色斑,上端分岔,下端有一黃褐色大斑,翅基有一深褐色、灰色花斑,腹部金黃色,又由黑色組成的條紋7~9行。卵橢圓形初黃綠色,後黑色。老熟幼蟲體長33mm左右,體黑色,前胸黃色,上有方形黑斑5個。蛹棕褐色,紡錘形,長13~15 mm。
(2)生活習性北京1年2代,浙江地區1年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5月成蟲羽化,卵多產於葉背、枝幹及縫隙,初孵幼蟲常集結危害,啃食葉肉,3齡後食成缺刻,3~4代幼蟲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入土化蛹越冬。

2、大造橋蟲

(Ascotis selemaria Schiffermuller et Denis) 又名尺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為要危害錦葵、薔薇、月季、菊花、一串紅、山茶花、扁桃、泡桐、香樟、水杉、榆等植物,刺蟲為間歇爆發性害蟲。
(1)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5mm~20mm,體色變異很大,有黃白、淡黃、淡褐、淺灰褐色,翅上橫紋和斑紋均為暗褐色,雌成蟲觸角細長,雄成蟲値齒狀,每節有叢毛中室斑紋的外圈有環,前後翅的4個星斑及內外線未暗褐色,及翅上各線及附近的窄帶外,翅底面為白色,另有很多褐色小點,卵長橢圓形,長0.73mm, 寬0,4mm,青綠色,有深黑色,灰黃色斑紋。幼蟲體長38~39mm,體色變化較大,由黃色至青白色,背線寬,淡青至青綠色,氣門上線深綠色,氣門下線黃色雜有黑色細縱線,氣門下線只腹部末端淡黃綠色,第2、8腹節有2個較為明顯的毛瘤,蛹長14mm,深褐色,有光澤尾端尖,有臀棘2枚。
(2)生活習性長江流域1年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份出現成蟲,成蟲白天潛伏於枝葉間或其他暗處,夜出交尾、產卵。卵堆產於枝幹、分枝及葉背等處。每雌產卵1000~2000粒,初孵幼蟲吐絲隨風飄蕩。幼蟲不太活躍,擬態性強,在被害植物形似枝條。5~10月間均可見幼蟲危害,10~11月入土越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