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中學

觀音中學

觀音中學是一所具有近70年辦學歷史的完全中學。東與梁平縣接壤,北鄰318國道線,川東名河銅缽河環繞校園。校園環境幽雅,辦學設施設備齊全。學校占地面積110餘畝,建築面積40000m2,新建男、女生公寓及高中教學樓、學生食堂達萬多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音中學
  • 外文名:Guanyin Middle School
  • 占地面積:110畝
  • 創辦時間:1942
  • 所屬地區:四川達州
  • 學校地址:四川大竹縣觀音鎮北大街178號
  • 簡稱:觀中
  • 郵政編碼:635112
  • 校訓:廣博氣度 通達穎悟
  • 校風: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 學風:勵志厚識 勤行問道
  • 現任校長:趙雲建
  • 學校類型:公立高完中學
  • 學校屬性:四川省重點中學
簡介,概述,歷年沿革,歷任校長,近年榮譽,觀中文化,攜手七中,發展規劃,近期目標,

簡介

華麗雅致的新校區廣場,堪稱全縣一流。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教室、計算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音體美等設施設備齊全。
大竹縣觀音中學是大竹縣首批“名學校”,“最佳文明單位”。達州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市級綠色學校、達州市實驗教學示範學校、達州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達州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體育先進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四川省綠色學校。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如今正在積極爭創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全校現有在校生2500餘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專任教師200餘人。大學本科182人,中學高級教師47人,中學一級教師84人。獲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優秀教師稱號計70餘人。全校以立足於竹鄉,面向達州,走向全省,創一流辦學條件,創一流管理水平,創一流教育,

概述

大竹縣觀音中學創立於1942年春。
觀音中學,是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由大竹縣的一些社會賢達仁人志士在周家、觀音、石橋等地募捐學田、籌措經費私人興辦的。開辦之初,校名為“干城中學”,其名緣於《詩經.周南.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義。“干城”為捍衛之具。在那樣的時代潮流中,取那樣的學校名稱,辦學的主觀思想(宗旨)是顯然的。開辦之初,校址設在原觀文國小(觀音橋頭的文昌閣),而觀文國小則遷至觀音正街東側的禹王會議室、會客廳。正殿右端廂房,樓下為教導處辦公室、保管室,樓上也是教室。正殿前面兩邊是一樓一府的書樓,樓上為學生寢室,樓下為學生食堂。教師寢室散落在廟宇四周或正殿、神龕角落。舊式的廟宇,簡陋的校舍已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以上、下兩個四合院為主體建築群的高大建築:上四合院主要為教學用房,下四合院為學生住房,原正殿右側是兩幢教工宿舍樓,之外是禮堂(兼作學生食堂)。
男生公寓男生公寓
觀音中學,校名曾幾經變易。開辦之初稱大竹縣私立干城初級中學;1953年人民政府接管之後稱大竹縣初級中學;縣內其它中學相繼建立之後,稱大竹縣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辦成高完中之後,稱大竹縣觀音中學;文化革命運動期間,隨觀音區更名為立新區而更名為立新中學;粉碎“四人幫”後,恢復原來名稱,觀音中學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干城中學開辦之初,就有黨的地下工作者支持,從而使師生受到共產黨的良好影響。那時,學生對極為苛酷的軍訓制度的抵制,對嚴厲體罰的反抗,乃至以後投筆從戎,奔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第一線英勇殺敵,全國解放後,又積極投入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的鬥爭,所有這些都無不受益於共產黨思想的影響。
校園廣場花園校園廣場花園
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學校相繼建立了黨團組織,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從學生看,由解放前的單班招生而漸次增加到四個班,到1958年增設高中,學校建成高完中體制。文化革命運動期間,學校發展雖受到一些干擾,但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發展速度加快,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1978年被確定為達縣地區二十一所重點中學之一,同時也為大竹縣的重點中學。在黨的領導下,學校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不斷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堅持進行教學改革,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培養了無數各種不同層次的人才。學校多次被縣委、縣府授予“文明單位”、“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工會、團委也被上級機關評為“職工之家”,“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集體”、“工會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團支部”、“先進集體”。近幾年來,全校有數十名教職員工先後被國家教委、省、地、縣、區評為“模範教師”,“地區新長征突擊手”,“優秀黨務工作者”。學生的德、智、體諸方面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幾年來,每年都有三、四名學生被達縣地區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新長征突擊手”。數百史學生被評為縣三好學生。有一名學生參加省運動會曾獲得三枚金牌、兩枚銀牌、一枚銅牌。高、國中畢業生,升學的比例也有一定提高,全國一些重點大學都有觀音中學畢業的學生。81高一個農家子弟的學生,第一次敲開了中國科技大學的校門,升入大學的,不少人成了高層次的科技人才,有的遠渡重洋,留學在外;有的在科研機構,刻苦攻關。沒能升學的,他們回到家鄉,大都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自己積極的貢獻,成為一代有文化、有理想的新型農民。不少人成了勞動模範,專業大戶,民辦教師,區鄉行政幹部,也有不少人經過實踐的鍛鍊,在縣上有些部門擔負了領導職務,更有不少優秀青年,應徵入伍,守衛著祖國的邊疆海防,保衛著祖國的四化建設。數十年來,學校工作成績顯著,“觀音中學”被登入1988年國家教委編印的《全國中學名錄》一書。
五十年來,觀音中學形成了自己的傳統,辦出了自己的特色,集中起來,主要的就是:
一、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解放後,對教育方針的表述,儘管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提法,都認真學習全面貫徹執行。在教育界,在學校,除“四人幫”在“文革”期間的蓄意破壞外,其餘的則是一些或左或右的干擾而已。不管是1960年前後的自然災害,或是1974年“文革”中颳起的“開門辦學”之風的影響,觀音中學在那極其艱難的環境裡,都始終沒有放棄“狠抓教學質量”的工作。文化革命運動後,在恢復招生制度考試之前,曾實行“推薦”升學的做法。觀音中學仍然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觀音中學的日出觀音中學的日出
二、是在艱難困苦中滿懷信心地求得發展。觀音中學,在開辦之初,由於屬私立性質,僅靠募捐所得實難維繫,曾數度瀕臨停辦、解體狀態。當時在冊教師中不少人受共產黨思想影響,以為民族培養人才為重,主動提出“只要有飯吃,學校就可以辦下去”的要求,面對經費的困難,他們自動放棄了薪金,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堅持辦下去,直到迎來全國的解放。
五十年代的觀音中學,面臨的困難多。學校要發展,對教師數量,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當時一方面要配合參加黨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觀音中學從領導到教師,認真分析研究增添措施,提出“三年改變落後面貌”的奮鬥目標。由於勤懇踏實的工作,艱苦奮鬥,逐年改變面貌。此後的55初、57初,質量穩步上升。有了這樣的基礎,到1958年招生首屆高中生,學校發展成為完全中學。1978年確定為地區重點中學。
三、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觀音中學的領導和廣大教職員工是有艱苦奮鬥的精神的,共產黨員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包括在地下黨內擔任過一定的領導職務的同志。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裡,由於叛徒告密,有的同志暫時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繫。解放後,由於歷史的原因,或者某種誤會,他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儘管如此,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仍然恪守職責,忠誠黨的事業。全校教師,以黨的事業為重,以培養人才為自己的天職,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教學規律,大膽實踐,認真總結,從而使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是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觀音中學都十分注意充分調動全校教職員工積極性,在工作中大膽使用,從思想上幫助他們,在政治上關心他們,在業務上不光給他們加擔子,還給他提供各種進修學習的機會,他們很快成為教學的骨幹。學校還從教師中大膽提拔中層以上幹部,有的還向主管部門推薦,供上級選拔使用。
五、是學校內部管理嚴謹,科學系統,有條不紊。學校工作有它的自身規律。上課、下課。開學、放假,這是表象。怎樣組織教學,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才是實質。觀音中學的領導幹部是學有專長的,大多是學校一門學科教學的帶頭人。就某一學科講。他們不愧為行家裡手。但他們並不滿足於這一點,而是有著更高層次的追求,這主要表現在對學校的管理,對教學工作的組織與領導,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從理論上去研究,從更深層次去探索學校工作的規律。對領導政治思想、教學行政管理、後期等工作都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從不紊亂。為了使工作從一開始就走上正軌,學校特別重視對計畫的擬訂,對執行計畫情況的檢查,期末各項工作的總結,歷年來,這些都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工作的盲目性。特別是工作總結,更有利於將零星的點滴經驗深化一個學期、任何一個部門、任何個人的計畫、總結來。
觀音中學雖經歷坎坷,但卻是蓬勃向上的七十年!今天,全校師生正以滿腔的熱情,學習黨中央的指示,領會黨的教育方針的精神實質,堅持深化改革,努力辦好學校,爭取培養出更多的祖國四化建設所需要的各類人才。
今天的觀音中學,已是桃李芬芳,春色滿園。明天,觀音中學的前程將更加光輝燦爛!

歷年沿革

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國社會的巨在變化,同時,在思想、文化,教育各界也都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特別是教育思潮的震盪,對後來教育事業的發展,留下了可貴的歷史經驗。
許多民主革命先驅,循著“廢科舉、興學校、育人才、強中國”的思路,謀求中國的近代化。在民族命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該,源於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南京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將“軍國民教育”列入民元教育方針在全國推行。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振盪下,觀音中學於抗戰極為艱苦的一九四二年創立了。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大竹山後周家、觀音、石橋一帶的鄉賢、鄉紳、地方軍人等有識之士,眼見祖國瘡痍滿目,決心興辦教育實業,以拯救國家、民族的危亡。幾經醞釀協商,決定以原觀文國小舊址,即觀音橋的文昌閣為校址,籌備、創辦一所私立中學。創辦干城中學的契機是王以道的兒子沒被大竹中學錄取為國中新生。這種怨氣促成了有類似經歷的人的志氣的產生。李孝庭、周執經、孟浩然等在王以道、顏繼鄒等人的遊說下,聯絡大竹山後的紳耆、軍人興辦起了這所學校。
開初,以募捐方式籌措經費,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得學田七百餘石(約合四百餘畝)。1949年底,籌備工作基本就緒,共商校名定為“大竹縣私立干城初級中學”。學校名緣五《詩經。周南。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義。學制定為三年。每年春秋兩季招收始業生,共五十二人。正月16日開學,18日正式行課。課程設定有國文、數學、物理、化不、史地、公民、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童訓等。學校辦起之後,賡即呈文四川省政府教育廳核准,成為當時全省僅有的九十七所中學之一。
干城中學成立之初,王以道、李孝庭為校董會董事長。由成都高等師範學堂畢業的賴肇文任校長,至國民三十三年(1944),賴肇文卸任,王以道任校長,接管幹城中學直至解放。
私立大竹縣干城初級中學,自創辦至解放,總共招新生16個班,796人,畢業12個班,畢業生587人。
解放後,王以道因學校經費沒有著落,本人曾任偽職,備文辭職。董事會公推杜仲英為主任委員,學校性質仍屬私立。因經費來源枯竭,學校曾一度瀕臨解體狀態。鑒於縣內其它國中相繼停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川東行署批示,干城中學繼續辦下去。由人民政府撥款8000萬元(相當於人民幣現值8000元)重點扶持。全校教職工以學生學業為重,在生活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主動放棄薪金,(學校只供給膳食,不再發放工資),因此學校得以保留。
1953年1月,大竹縣人民政府接管私立干城中學,學校改為公辦,並派羅興旅代表政府辦理接管工作,大竹專署派尤學五任副校長,沈揚長英繼任教導主任。
1953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中學暫行規程》(草案)。根據這個檔案精神,觀音中學廢除春季始業,只在每年秋季招收學生。並相繼成立青年團、少先隊、學生會、教工會等組織。1958年招收第一屆高中(即61高)學生。
“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69三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69年5月,觀音中學教職工集中到大竹師範學生,“清理階級隊伍”。1971年春,大部分教師陸續返校工作,學校恢復招生。少數教職工留下繼續學習、勞動以後分期分批回校任課。
1978年6月,觀音中學被確定為達縣地區重點中學(同時也列為大竹縣重點中學)。同年,根據上級指示,觀音中學將國中二年級制改為三年制,到1983年,將高中二年制為三年制。1978--80年,觀音中學初高中生在大竹山後五個區範圍內拔尖錄取新生。1988年,載入國家教委編印的《中國著名中學》名錄。
近十多年來,觀音中學得到巨大的發展,學校新建了新教學區、新教學大樓、膳食中心、多媒體室、語音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圖書室等教學設施。學校也被評為達州市名學校、綠色學校、省級校風示範學校等多種榮譽稱號,學校每年高取本科人數也不斷增加,2007年高考錄取本科人數占全縣農村中學第一名。同時,秋季招生人數也達到了一個高峰,全校學生達到了4300多人,教學班達61個。
在2007年秋季,觀音中學正在報審成為省級實驗示範學校、省級現代信息教育示範學校,為觀音中學創省級示範學校(省級重點中學)而不斷努力!

歷任校長

姓名 籍貫 職務 在職時間
賴肇文 大竹 校長
王以道 大竹 校長
杜仲英 安徽 主任委員
余國華 鄰水 校長
劉文佐 大竹 校長
李明 大竹 校長
白益權 大竹 校長 2002.2--2010.4
黃恆 大竹 校長 2010.4--2014.8
陳金龍 大竹 校長 2014.8--2017.6
趙雲建大竹校長 2017.6至今

近年榮譽

獲獎名稱 獲獎時間 授予單位
1、達州市“文明單位” 2004. 達州市市委、政府;
2、大竹縣“最佳文明單位” 2004. 大竹縣縣委、政府;
3、二零零六年度教育行風建設先進集體 2007.4 大竹縣教育局黨組;
4、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2007.9 大竹縣教育局、人事局;
5、二零零六年度項目活教先進集體 2007.4 大竹縣教育局;
6、大竹縣“迎奧運”2008年元旦環城跑比賽高中男子組團體第二名 2007.12.20 大竹縣縣委、政府;
7、大竹縣“迎奧運”2008年元旦環城跑比賽高中女子組團體第三名 2007.12.20 大竹縣縣委、政府;
8、大竹縣2007年度高考成績一等獎 2007.8 大竹縣縣委、政府;
9、達州市第七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國中組)第五名 2006.4 達州市市教育局、體育局;
10、模範教工之家 2004.2 達州市市總工會;
11、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4.4 達州市教育局;
12、二零零五年大竹縣“百島湖”杯中學生籃球運動會國中男子組第六名 2005.12.26 大竹縣教育局、文體局;
13、二零零五年大竹縣“百島湖”杯中學生籃球運動會國中女子組第二名 2005.12.26 大竹縣縣教育局、文體局;
14、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 2007.12 四川省教育廳;
15、達州市第五屆中小學生田徑比賽國中組團體總分第六名 2004.4.11 達州市教育局、體育局;
16、達州市第五屆中小學生田徑比賽體育競賽進步獎 2004.4.11 達州市教育局、體育局;
17、2006年高考質量二等獎 2006.8 大竹縣縣委、政府;
18、達州市第六屆中小學生田徑比賽國中組第五名 2005.4.17 達州市教育局、體育局;
19、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2004.9 大竹縣縣委、政府;
20、達州市第八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國中組第七名 2007.4 達州市教育局、體育局;
21、2007年中小學生“煌歌杯”田徑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 2007.11 大竹縣教育局、文體局;
22、2007年中小學生“煌歌杯”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二名 2007.11 大竹縣教育局、文體局;
23、四川省綠色學校 2006.4 四川省環保局、教育廳;
24、大竹縣第二十三屆元旦環城跑比賽高中男子組第二名 2008.12.29 大竹縣縣委、政府;
25、大竹縣第二十三屆元旦環城跑比賽高中女子組第三名 2008.12.29 大竹縣縣委、政府;
26、2006—2008年度教育技術準備工作先進集體 2008.12 達州市教育局;
27、二零零八年度學校後勤與勤工儉學先進集體 2009.4
大竹縣教育局、勤工儉學領導小組辦公室;
28、組隊參加達州市第一屆運動會成績突出榮獲優秀獎 2008.8 大竹縣縣委辦、政府辦;
29、大竹縣第六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國中組團體總分第四名 2009.3 大竹縣教育局、文體局;
30、大竹縣第六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三名 2009.3 大竹縣教育局、文體局;
31、達州市第一屆運動會(青少年組)曲棍球比賽第四名 2008.8 達州市第一屆運動會組委會;
32、二零零八年高考先進集體 2008.9 大竹縣縣委、縣政府;
33、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 2008.3 四川省教育廳;
34.達州市綠色學校 2004.3 市環保局、教育局;
35.達州市依法管理示範學校 2004.12 市教育局
36.大竹縣首批名學校 2004.9 縣委、縣政府;

觀中文化

一、核心理念:
觀海齊量 聽濤知音
二、基本理念:
1、學校精神:虛懷若谷 上善若水
2、校 訓:廣博氣度 通達穎悟
3、校 風: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4、教 風:兼愛潤心 大善啟悟
5、學 風:勵志厚識 勤行問道
6、學校形象定位:博大包容、文化豐厚、勤奮求真、互勉共進的知音樂園。
7、發展願景:把學校建成開闊眼界、啟迪智慧、涵養靈性、海納知己的書香人文校園。
三、治學理念:
1、辦學理念:卓識啟智 養靈悟慧
2、特色教育理念:知音教育
3、辦學方略:構建知音樂土 生成靈性智慧
4、培養目標:厚德尚美 篤志好學的求索學子
5、師資目標:致知文雅 睿智善教的勤勉教師
四、文化理念:
1、文化主題:河伯觀海·伯牙學琴·師生知音
2、文化載體: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3、學校口號:成就觀海夢想 引領青春飛翔

攜手七中

大竹縣觀音中學為了做大做強,打造成川東一流的農村中學,決定引進成都七中優質資源,進行全日制遠程同步直播教學,讓觀音中學的學生打破時空限制,與成都七中的學生一起同步學習,共享成都七中優質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在觀音中學讀成都七中的夢想。
觀音中學與成都七中攜手,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觀音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掌握成都七中好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打開思維空間,增強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觀音中學師生對這次與成都七中攜手有三心:誠心、恆心、決心。誠心就是親七中之師,信七中之道,相信成都七中優質教學資源和網校全日制遠程直播教學的全新教學形態;恆心就是不畏艱難,永不言棄的態度;決心就是學校師生統一認識,嚴格遵從直播教學的客觀規律,以直播教學成效帶動學校的整體發展。
校園迎賓大道校園迎賓大道
成都七中創建於1905年,是首批四川省重點中學,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成都七中擔任遠程直播教學的教師素質非常高,很多都是具有博士、碩士等高學歷的青年教育專家,他們的理念非常前沿,教育教學手段非常新穎,觀音中學教師與成都七中老師協作完成教學任務,對觀音中學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大有好處。實施成都七中全日制直播教學項目,不僅是打造高中優質教育一個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大竹縣觀音中學的全面發展。

發展規劃

2005——2010發展規劃
1、新建學生膳食中心,改善學生的就餐環境,提高生活質 量。(已完成)
觀中發展規劃圖觀中發展規劃圖
2、新建學生公寓一幢,解決學生的住宿問題。(已完成)
3、新建教師宿舍一幢,解決教師的住宿問題。(已完成)
4、撤除四合院,建設400米環形跑道和足球場。(正在建設中)
5、加快綠化美化校園的進程,擴大綠化面積,五年內力爭綠化
比例達40%。(正在建設中)
6、新建會議中心。(已完成)
7、新建一幢綜合教學樓。(已完成)

近期目標

大竹縣觀音中學2010年9月學校發展方向
辦學目標:逐年穩步提高辦學水平,爭創一流市級示範學校
辦學思路:安全是第一,育人是根本,教學是中心,質量是生命,時間、過程、穩定是關鍵
管理目標:民主、科學、高效、規範、精細
質量目標:超越自我,年年上台階
規模目標:國中1600——2000人,高中2400——2600人,合計 4500人
德育目標:遵章守紀、習慣優良、舉止文明、秩序井然
教學目標:面向全體、注重基礎、提高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力爭兩年內建立一支數量足夠、教學所需、結構合理的優質教師隊伍
大竹縣觀音中學2019年學校工作思路:
內凝心外塑形保優勢補短板促改革謀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