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鏡

觀劇鏡

觀劇鏡(Opera glasses),是一種小型雙筒望遠鏡,主要是要求體積小而價廉,對於放大率和視場的要求則是次要的。觀劇鏡都採用伽利略系統,因為它本身短小而結構簡單。這種系統的主要缺點是出射光瞳在目鏡前面,因此限制了視場。與同等放大率的正象稜鏡式雙筒望遠鏡相比,它的視場要小一半。由於這個缺陷,觀劇鏡的放大率一般都在5倍以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劇鏡
  • 外文名:Opera glasses
  • 發明人物:伽利略
  • 發明時間:1610年
  • 屬性:小型雙筒望遠鏡
  • 放大率:5倍以下
  • 用途:觀劇或看錶演
  • 別稱:戲劇雙筒鏡;伽利略雙筒鏡
定義,公式,歷史發展,

定義

觀劇鏡,也稱為戲劇雙筒鏡伽利略雙筒鏡,是一種小型、低倍率的光學放大裝置。他的名稱來自於他經常執行的事件,通常使用在觀賞戲劇的場合中。為了避免影像的抖動和維持足夠大的視野,放大倍率通常低於5倍,最常見到的組合是3倍。許多現代觀劇鏡的設計仍然是基於19世紀流行的附有手持長柄的形式。
觀劇鏡

公式

物鏡是會聚透鏡,目鏡是發散透鏡。兩透鏡的距離等於物統焦距與目鏡焦距之差;放大率等於物鏡焦距點目鏡焦距之比。觀劇鏡的優點是鏡筒短,便於攜帶,觀察到的是正立而放大的虛象;但其放大倍數不高,視場較小。

歷史發展

黑暗的中世紀,宗教的勢力籠罩著歐洲。"地心說"被教會奉為天文學的"聖經",哥白尼的"天體運動"被列為禁書,科學的真理之停留在少數人的思想中。1608年,荷蘭米德堡地方的一位磨眼鏡師,偶然發現用兩片眼鏡片並在一起“會使遠處東西移動”。義大利學者伽利略加以研究,製成了一架放大率為3倍的望遠鏡。不斷的努力後,又裝成了一架放大32倍的望遠鏡。1610年他首先用它指向天空,發現了月亮上的環形山,太陽表面的黑子,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和金星的盈虧現象,並將銀河分解成恆星。這一切發現,完全駁斥了宗教的謊言,給哥白尼的“日心說”以強有力的支持。
觀劇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