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17井

在土山連綿的隴東董志塬的平坦遼闊是造化的奇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17井
  • 位置:董志塬
  • 諺語:地上大糧倉,地下大油倉
  • 性質:發現井、功勳井
這裡的人常說一句話:董志塬大得沒有邊邊!近些年,隨著一架架抽油機在這裡的出現,當地又誕生了一句新諺:地上大糧倉,地下大油倉。  提起長慶西峰油田,人們總能想起一個叫白馬的地方,總能想起這裡的一口井——西17井。西17井是西峰油田的發現井、功勳井。那是2001年,在隴東的大山里找了30多年的石油人,在董志塬上定下了一個井位,立起了鑽機。這一年的金秋十月,西17井出油了,一天就冒出了30多噸油。接著,又部署了新井位,在同樣的深度,獲得了同樣的油層。從石油地質勘探的角度講,這等於拿下了一個油田。測評下來,還是一個大傢伙,比想像的還要大。從此,在西17井,抽油機安裝上了,石油的泉眼汩汩而流,涌動著黑色的金子。從此,在董志塬上,鑽塔一個個豎立起來,身著紅工服的石油工人,也一群群在鄉野出現。
過了一年的年初,當地政府組織的會議上邀請油田領導作報告,當說到開發西峰油田既要造福當地,還要保護環境,把油田建設成和諧典範的時候,會場掌聲如雷,把大禮堂頂子上的土都快震下來了。
“驅車陝甘訪長慶,石油酬國識英雄。隴上人歌動地詩,邊區高標創業情。入夜鑽機鳴遠山,信是鐵人吶喊聲。當年延長一涓流,匯成浩蕩石油軍。” 這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時任蘭州軍區政委的肖華老前輩來到隴東時揮毫寫下的詩句。這位將軍詩人要是能看到西峰油田現在這么大的場面,一定會寫出新的詩章的。
西17井
17井
如今,在西17井不遠的地方,又新打了油井,7台抽油機一字排開,都忙著。這種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姊妹井。管理這些油井的工人,在井場上很難見到。他們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只要移動滑鼠就可以對油井生產數據進行處理,牆上還掛著大顯示屏,幾十個井場的實景,全部在上面變化。
最美不過夕陽景,金色的陽光加金黃色的土地,將西17井的抽油機染成了金黃色。村莊上空的炊煙,一縷縷升起、擴散。牛羊歸來的聲音,狗叫的聲音,使這個沉積著天下最厚的黃土的大塬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目前,這口井以4.5毫米油嘴自噴生產,日產液量9.5噸,日產原油6.7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