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是西藏民族學院於二十一世紀初組建的理工類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含師範方向)、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網路工程、土木工程、數字媒體技術8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校級品牌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2個專科專業和西藏民族文化保護碩士研究方向,各層次在校生近1300人。目前學院專任教師7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1人,博士導師1人,碩士導師4人;博士17人,碩士3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比例73%,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比例23%,是學校專業數量最多,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學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民族學院
  • 英文名: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校訓:愛國,興藏,篤學,敬業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中國 陝西 鹹陽
  • 類別:公立院校
  • 學校類型:民族
  • 學校屬性:省部共建
  • 主要院系:信工學院、文學院、法學院、財經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
  • 現任校長:扎西次仁
  • 知名校友:丹增、羅梅、巴桑、肖懷遠、陽軍
地圖信息,
學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獲得資金196萬,學校配套41萬),主持或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獲得資金109.4萬,學校配套6萬),省部級以上科研經費總數352.4萬元(其中學校配套47萬),校級科研經費73萬元;另外學院教師與其它高校合作主持國家863重點項目子課題一項、橫向子課題一項,橫向總金額279萬;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0多篇,核心期刊30餘篇,被SCI、EI等收錄40餘篇;獲得國家專利5項。學院堅持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學生的生源背景,教師們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研究教學方法,近年來發表了教學研究論文40餘篇;教學研究項目10餘項,其中省部級兩項;重點課程建設4項;獲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省部級4項,;主編、副主編教材10餘部。有三位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獎,獲“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學院科研環境和條件得到改善,2010年由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資助200萬建成了《西藏大氣環境光信息處理與套用實驗室》,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資助200萬建設了《西藏民族學院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中心》,2012年通過國家獎補資金90萬建立了《多維空間數據處理與可視化科研平台》,與西北民族大學合作設立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藏語語言資源建設研究中心。這幾個平台的建設為科研團隊和博士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
學院現有公總計算機基礎教學機房7個,物理基礎實驗室( 含物理電磁、物理力學、物理光學實驗室),計算機技能訓練實驗室(含計算機組成原理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現代網路與通信工程(含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通信綜合實驗室,手機組裝與維護,DSP,高頻電子電路),電子設計實踐實驗教學中心(含單片機與接口技術、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子工藝及貼片實驗),工程製圖實驗室,機械設計與加工平台實驗室,電子設計與製作實驗平台(PCB)和計算機網路與安全存儲實驗室。其中物理基礎實驗室和計算機技能訓練實驗室屬自治區高校教學實驗室,現代網路與通信工程屬自治區教育廳重點實驗室,電子設計實踐實驗教學中心屬於自治區教育廳教學中心。實驗室總數19個、機房7個,總面積3350m,總價值1600多萬。
近年來學院著力於加強學風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鼓勵、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課外學術競賽及實踐活動,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學院近五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等多項全國性大賽,獲得國家級獎項二十餘項,省、自治區、賽區獎數十項。其中“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一項三等獎,數學建模競賽獲得過兩次全國二等獎,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獲得全國三等獎,第一次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獲得一項全國二等獎;近三年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立項8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8項,自治區級31項;學生獨立或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其中EI檢索4篇。近五年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60餘人,考取985、211高校28人。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達 90% 以上,部分畢業生在新浪、京東、騰訊、網易、百度等大型企業已成為業務骨幹,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地圖信息

地址: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文匯路街道文匯東路6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