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阿萊格里亞

西羅·阿萊格里亞

秘魯小說家。1934~1946年因反政府活動兩次被捕,後又長期流亡國外。其作品體現了對秘魯印第安人的深刻了解和深切同情,反映了秘魯印第安人對貪婪的白人的反抗。主要作品有《金蛇》(1935)、《餓狗》(1938)、《廣漠的世界》(1941)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羅·阿萊格里亞
  • 國籍秘魯
  • 民族:土著
  • 代表作品:《金蛇
簡介,人物生平,代表作品,作品欣賞,

簡介

西羅·阿萊格里亞Ciro Alegria,1909-1967) 秘魯土著小說作家。出生於秘魯瓦馬丘科省薩廷班巴村。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廣漠的世界》, 中篇小說金蛇》 、《餓狗》。同時還創作有《革命詩歌集》和短篇小說

人物生平

西羅·阿萊格里亞出生在一個莊園主家庭,從小便同印第安人一道勞動,十分熟悉他們的生活,對他們有深刻的了解。1930至1934年大學期間他開始參加政治活動,不久便成為“大學改革運動”的領導人,並因此被校方開除。1932 年因參加“美洲革命人民同盟”進行反政府活動而被捕。1934 年被流放到智利,在那裡,他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48年因對“美洲革命人民同盟”的活動感到失望而退出。曾長期流亡智利、美國、波多黎各古巴等地。60年代回秘魯,在利馬去世。

代表作品

阿萊格里亞的最主要的文學成就是小說創作。其中比較重要的小說有三部:《金蛇》(1935 年)、《飢餓的狗》(1938 年)、《廣漠的世界》(1941年)。中篇小說《金蛇》(1935),描繪馬拉尼翁河谷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同嚴酷的大自然的鬥爭,寫一個來自利馬的工程師計畫在這裡開發一個擬名為“金蛇”的金礦,但礦未開成就被金黃色的毒蛇咬死。中篇小說《餓狗》(1938)寫安第斯山高原上牧羊的印第安人在大旱的荒年中所遭受的苦難,他們的馴服的牧羊犬成了狼一般咬羊的野狗。《廣漠的世界》使他蜚聲西方文壇,並獲得了美國紐約一家出版社組織的拉丁美洲文學競賽大獎。

作品欣賞

廣漠的世界》描繪了一個印第安部落魯米公社的三代人,為保衛土地,保衛自由生活而進行的武裝鬥爭。反映了印第安人的苦難生活和悲慘處境,以及他們的英勇鬥爭,揭露批判了封建莊園主及其他統治階級人物的貪婪和殘暴,其中許多風景和風俗習慣的描寫具有秘魯特色和印第安人的傳統,為作品帶來了魅力。在小說中,作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印第安人土著居民公社“魯米”在老酋長羅聖多·馬基的領導下,維持著古樸、簡單、和諧、優美而寧靜的田園生活。但是大莊園主阿爾瓦羅·羅梅納瓦爾企圖把社員趕到他開辦的礦上去做苦工,於是開始了他的兼併陰謀。他偽造人證,偽造邊界線,勾結官府,硬說魯米公社的土地是他的財產。為了捍衛自己公社的權利,老酋長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合法的、不合法的途徑同大莊園主進行鬥爭:在法庭上據理力爭,同時依靠土匪的武裝力量保護公社財產。但是莊園主、官府、法官和律師串通一氣,在不公正的法律保護下強搶、掠奪,為所欲為。結果老酋長被捕入獄,不久便被亂棒打死。公社被吞併,社員們被紛紛趕出家園,遷徙到一個高寒荒原上生活。由於那裡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無法維持生活,許多人只好背井離鄉,外出謀生。有的去礦山,有的去古柯種植園,有的去當割膠工..但沒有一個能擺脫貧苦、受罪、悲慘的命運。最後,馬基的養子、混血兒貝尼托·卡斯楚領導社員奮起反抗,也被政府軍野蠻地鎮壓下去,古老的魯米公社慘遭血洗,終於被徹底摧毀。
《廣漠的世界》封面《廣漠的世界》封面
小說主題具有鮮明的社會傾向。它通過描寫印第安人遭受迫害和摧殘,來說明這個世界雖大,印第安人卻無安身之處。作者的創作動機,就是希望以這部作品喚醒自己沉睡的同胞,使他們起來反飢餓,反剝削,反對在所謂維護社會秩序的幌子下進行的一切卑鄙的、非正義的勾當,“誰也不要想到失敗就膽怯,因為戰死總比當奴隸強”。作者鼓動性的思想見解也表現得十分清楚。小說在藝術技巧上也是成功的。首先,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尤其表現在對老酋長羅聖多·馬基的描寫上。在第一章,作者勾畫了老酋長的形象,並揭示了他的內心世界。在他行進的路上穿過一條黑蛇,這使他感到十分沉重,幾乎不能繼續走路了。這是因為在印第安人中,蛇是邪惡的預兆。為了驅邪,他“像一隻好動的老獵狗一樣嗅著”,“拿著大刀輕輕鑽入樹叢。”這樣。通過老酋長的思想邏輯,迷信及一系列的動作,描寫他對公社的忠實,同時也預示著未來的不祥。
在這一章,作者通過老酋長的登山活動,表現他對家鄉的熱愛,他那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讚揚他廣闊的胸懷和奮鬥的精神。這段描寫充滿詩意和抒情性,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風景畫和風俗畫,為作品增添了濃郁的地方色彩,同時也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並且有助於讀者對主人公的了解。小說出色地通過景物來反映人物的心理狀況,達到情景交融。當老酋長下山回家時,“崎嶇的道路彎彎曲曲,向下延伸就好象是另一條還沒有下完坡的蛇。”用蛇形小路暗示老酋長煩燥不安的心情,但是“突然,一片麥浪展現在他眼前,麥浪從遠處掀起,柔和起伏,停頓在他胸前。”頓時,“酋長感到心頭重壓煙消雲散,一切那樣美好,象麥浪那樣令人鼓舞。”自然的美景緩解了老酋長心頭的鬱悶,他得到了片刻的歇息。作者也由此表明了自己的愛。
《廣漠的世界》《廣漠的世界》
小說的語言也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尤其是比喻、擬人等手法的出色運用,不僅對寫景大有好處而且對人物的刻劃也有助益。作者描寫:“蹲伏著的獅子山,就象頭即將騰躍著的美洲獅”、“粗魯暴烈的烏埃爾卡峰,好似同變幻風雲不斷周旋的戰士”、“墩實的蘇尼山它秉性溫良,夾在它的鄰居中間有些不自在”、“牧歌式的媽媽山,它展開錦緞羅裙,鋪開那色彩斑斕的莊稼地,幾乎沒露出一塊岩石可供憑藉來窺視遠方。”作者還用地形、自然景色來比喻人的面貌。第一章對老酋長的描寫是那樣新穎、準確而深刻。如“羅聖多·馬基蹲著就象一尊老印第安人偶像..他像樹、像人、又像石頭..眉毛似起伏的山巒..使人的面孔具有山脈的特點。他斑白的鬢角就象是積雪的烏爾比雅山。”這樣,作者將大地景色與人物揉和在一起,刻劃出了羅聖多·馬基的仁慈、容忍、沉著、安詳,同時又嚴肅、堅定、不屈不撓的個性特徵。
小說中,可以看出作者善於運用詼諧、幽默的筆調講述故事,讓人笑過後往往又能體會到一絲苦澀。他常常用了了數語便能講出一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有些章節就象完整的短篇小說,但情節又是圍繞主線展開。這樣的小說結構方法,顯然是繼承了西班牙小說的藝術傳統。小說中,單純的景物描寫也很出色。這些描寫,具有詩情畫意,如一首首田園牧歌:快樂的雞鳴、多情的青年騎士、健美的擠奶姑娘、情人間暗暗交流的甜密的目光。“啊,黑眼睛,黑眼睛的姑娘!黛玉般的眼睛,看著我,別轉頭向山巒望去。”這些抒情描寫同小說的主題似乎不相協調,其實它們是獨具匠心。旨在說明一個真理:同這些美麗迷人的風景一樣,印第安人也是一個勤勞、聰明、能幹、熱情的民族,並非殖民者宣傳的那種下等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