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街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

西湖街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

在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美麗富饒的錢江畔,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湖街道。它處在杭州市西湖旅遊核心景區,東連西湖、南連錢塘江、西臨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北靠高新技術開發區;街道轄區面積48平方公里,下轄雙峰、龍井、九溪、梵村、茅家埠、滿覺隴、楊梅嶺、翁家山、梅家塢9個行政村,金沙、南山2個股份經濟合作社,淨寺、三台山、九溪、棲霞嶺、金沙港、靈隱6個社區,總人口3萬餘人,農業人口5562人;擁有4780畝茶園、3萬餘畝山林,是西湖龍井茶原產地的一級保護區域。杭州市南北兩條旅遊線穿境而過,杭州市風景旅遊點有72%在西湖街道境內,區內有大小景點50多處,是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特別是2003年杭州市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以來,梅家塢茶文化村、茅鄉水情、金沙醇濃、龍井茶文化景區的相繼建成開放,梅家塢、雙峰、茅家埠、龍井等地真正成為景區中的村莊,為街道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湖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
  • 所屬地區:杭州市西湖區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6個社區
  • 電話區號:0571
  • 郵政區碼:310000
  • 面積:48平方公里
  • 人口:3萬
  • 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 火車站杭州火車東站
  • 車牌代碼:浙A
街道概況,歷史沿革,風景名勝,名優特產,

街道概況

在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美麗富饒的錢江畔,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湖街道。它處在杭州市西湖旅遊核心景區,東連西湖、南連錢塘江、西臨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北靠高新技術開發區;街道轄區面積48平方公里,下轄雙峰、龍井、九溪、梵村、茅家埠、滿覺隴、楊梅嶺、翁家山、梅家塢9個行政村,金沙、南山2個股份經濟合作社,淨寺、三台山、九溪、棲霞嶺、金沙港、靈隱6個社區,總人口3萬餘人,農業人口5562人;擁有4780畝茶園、3萬餘畝山林,是西湖龍井茶原產地的一級保護區域。杭州市南北兩條旅遊線穿境而過,杭州市風景旅遊點有72%在西湖街道境內,區內有大小景點50多處,是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特別是2003年杭州市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以來,梅家塢茶文化村、茅鄉水情、金沙醇濃、龍井茶文化景區的相繼建成開放,梅家塢、雙峰、茅家埠、龍井等地真正成為景區中的村莊,為街道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杭州市西湖街道辦
近年來,西湖街道從實際出發,遵循保護和發展並舉、經濟與管理並重的工作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景區管理建設為重點,以為民服務為宗旨,以維護社會穩定為根本,緊緊抓住杭州市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的新機遇,大力發展都市農業旅遊三產服務業,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和社會同步發展、具有西湖街道特色的新路子。2005年街道企業總產值達到2.8億元,實現總稅收 2531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54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676元。社會各項事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街道被杭州市評為農業豐收獎十佳鄉鎮;2003年被評為杭州市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建設先進集體; 2004年被評為杭州市衛生街道、再就業先進工作單位、雙擁模範示範街道;2005年被評為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先進集體、浙江省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還獲得了浙江省“十五”期間計畫生育先進集體、杭州市四五普法教育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路18-3

歷史沿革

西湖街道1949年曾分為金沙、三台山、茅家埠、龍井、雲棲5個鄉,1958年合併為西湖公社,1984年改稱西湖鄉。2002年4月,西湖鄉撤鄉建街,和原西湖區南山街道合併成立西湖街道。2002年9月,為進一步理順西湖風景區的管理體制,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將西湖街道交由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
西湖街道歷史悠久,由於盛產西湖龍井茶而聞名遐邇,從元朝起就有《游龍井》詩,特別是明清時期,由於人們對龍井茶的喜愛而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著作,有記載故人陸游、楊萬里的“分茶”樂事,有陸羽所著的《茶經》,有蘇東坡等詩人的詠茶詩、詞等。更有乾隆皇帝當年留下的“十八棵御茶”印記和當代孫中山先生留下的足跡。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杭州西湖街道視察,與老百姓一起採茶、品茗。九十年代末,西湖街道將毛澤東主席採過的龍井茶樹移栽到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專程赴西湖街道梅家塢村視察,並參觀了周恩來總理紀念室。2006年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專程赴西湖街道梅家塢村和龍井村視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
由於盛產西湖龍井茶,西湖街道構成了獨具一格、富有名山、名泉、名勝、名人與名茶內涵的龍井茶文化與人文景觀。在西湖街道區域內有90年代中期先後建成的“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有陶行知首創的國小,蓋叫天故居,都錦生故居,章太炎紀念館;有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謙、岳飛、張蒼水和清末革命家秋瑾、徐錫麟等都埋骨於境內。諸多的人文景觀和歷史積澱,造就了西湖街道“聚山水之靈氣,集旅遊之精華”的勝地。
由於盛產西湖龍井茶,周恩來總理曾5次赴西湖街道梅家塢村視察,他生前最愛喝龍井茶,與西湖街道茶農交誼很深,每次來杭,必去龍井、梅家塢等地訪問茶農,了解茶事民情,同幹部座談規劃,同採茶能手在茶園裡聊天,鼓勵茶農努力增加產量,提高質量,以弘揚祖國的茶文化,使龍井茶能為國內外更多的人士所享用。1993 年為了紀念周總理,梅家塢村由民間和集體共同投資45萬元,在梅家塢村建成了“周恩來總理紀念室”,並成為杭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風景名勝

西湖街道是杭州市特殊的街道,位於西湖風景名勝區內,倚山傍水,藍天白雲,茶園連綿,寺院林立,擁有得天獨厚的風景旅遊資源。境內有名揚天下的江南古剎靈隱寺、淨慈寺、六和塔、岳王廟等著名的勝景,還有名聞遐邇的西湖十景中“雙峰插雲”、“曲院風荷”、“花港觀魚”、“南屏晚鐘”和西湖新十景的“黃龍吐翠”、“虎跑夢泉”、“龍井問茶”、“雲棲竹徑”、“玉皇飛雲”、“九溪煙樹”、“滿隴桂雨”等主要名勝古蹟,集江、河、湖、溪、泉、山、洞、林、寺、塔等十大景色,山水風景、古都名城,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兼備,一直是海內外人士嚮往的旅遊勝地。特別是近年來實施梅家塢茶文化村、湖西綜合保護及龍井茶文化景區整治工程後,街道境內又增添了茅鄉古道、龍泓澗景區、五峰草堂、禮耕堂、三台閣等新景點,梅家塢、雙峰、茅家埠、龍井等村也成為了景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西湖美景錦上添花。

名優特產

西湖街道的山水不僅造就了一方的人傑地靈,也蘊育了一方的物華天寶——土特產。這些物產,不僅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湖人,而且已經成為西湖街道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物產不僅出自大自然的奉獻,更是歷代西湖人聰明智慧的結晶。這些物產就是西湖龍井茶和桂花樹。
1、西湖龍井茶
全國有十大名茶,譽滿古今中外的,要數西湖龍井茶了。由於龍井茶產自特定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使它天生優質,加上最好的制茶、飲茶方法得以充分顯示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而獨步天下,並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使其以歷史悠久、品質超群而馳名中外, 被人們稱之為茶中珍品、歷史貢品、國家禮品。
西湖街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
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早在我國唐代“茶聖”陸羽所撰寫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記載著天竺、靈隱二寺產茶事宜。“龍井茶”始於元、明,興於清代。宋代,茶區已經基本形成,天竺產的茶已被列為貢品;元代,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清代時,龍井茶發展較快,尤其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遊龍井,在胡公廟老龍井品茶後,廟前的18棵茶樹被封為“御茶”,從此,龍井茶更是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將相一直為之頌吟。
西湖街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這一歷史名茶,把龍井茶列為國家禮品茶。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陳毅副總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生前多次親臨龍井鄉視察。1963年4月28日,毛澤東主席在杭州劉莊採摘龍井茶時,曾深情地說:“虎跑水泡龍井茶,天下一絕”。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由周總理陪同在杭州品飲龍井茶,他也讚不絕口。1986年10月,江澤民總書記陪同英國女皇伊麗沙白二世在上海豫園品茶。1991 年4月,杭州首次舉行了“杭州國際茶文化節”,建立了中國茶葉博物館;1996 年6 月西湖鄉被國務院發展中心發展研究部、中國農業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龍井茶之鄉”。
西湖街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
改革開放使西湖街道龍井茶生產獲得了新的生機,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通過承包到戶,理順茶類結構和龍井茶內部等級結構關係,同時通過制茶技藝“鬥茶”活動等,極大地調動了全街道廣大茶農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龍井茶生產的發展。至2005年全鄉4780畝茶地,生產西湖龍井茶達230噸,產值達到5097萬元;同時,西湖街道還每年向國家提供禮品茶950斤左右。龍井茶的生產與發展成了當地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更重要的是茶文化的發展,帶動了全街道以旅遊為主的“三產”經濟迅速發展。
2、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每到金秋時節,桂花盛開,香飄千里,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的“滿隴桂雨”就位於西湖街道境內,僅滿覺隴一處上百年的桂花樹就達幾千株。早在唐、宋時期,滿覺隴就大批栽植桂花,當地村民以賣花為業,並已有相當的名氣了。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桂”與“貴”諧音,加之桂花總是逢月圓時開放,因此,杭州人視桂花為吉祥物,訂婚、結婚都要吃桂花糖。當地村民還把醃製過的桂花和白糖拌在一起,做成糖桂花;從桂花中提煉香精,做成桂花糖、桂花茶,釀成桂花酒;還將桂花入菜、配點心等是當地村民的看家菜,如:桂花藕粉、桂花栗子羹等都是有名的點心,賞桂的遊客在此一飽口福,然後盡興而去。
被村民視之為吉祥的“桂花”,最重要的是帶動了一方的旅遊經濟。從1983年起西湖街道就利用丹桂飄香的季節,舉辦一年一度的“桂花節”,開展旅遊經貿活動,名聲一年勝似一年,國家、省、市等領導及知名人士均前往賞桂品茗,旅遊活動極為豐富,每年那一帶的村民可從中增收上百萬元。98年底起,滿覺隴村與一公司合股投資1.1億元,開發和建設了滿隴桂雨特色公園、滿隴桂雨大酒家,不僅為“國際金秋旅遊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也為“山上片”村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