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西安科技大學新興的學院之一,其前身為原西安科技學院礦產綜合利用專業,1993年成立了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現具有礦物加工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和材料加工工程,同時具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礦物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還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所屬地區:陝西西安
  • 類別:公立大學
  • 前身:西安科技學院礦產綜合利用專業
學校建設,教研成果,學科建設,專業介紹,實驗室建設,下屬機構,

學校建設

多年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積極推行質量立院、特色興院、追求一流的辦學理念,在專業設定與學生培養上強調寬口徑、重基礎、學用結合、一專多能。目前,以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專業基礎為平台,形成了以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新型複合材料、新型建築與裝飾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為特色的五大教學與研究方向。
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一批業務精幹、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全院教職工42人,其中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省級突出貢獻的專家5人,副教授5人。2名博士後,9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具有碩士學位。建有高水平的材料基礎實驗室,並建有國內唯一的多熱源多向流高技術材料中試實驗室。實驗室具有掃描探針顯微鏡,冷等靜壓成型機,熱壓燒結爐,綜合分析儀,傅立葉紅外光譜儀等先進的材料製備、加工、測試試驗研究設備總計427台件。實驗室下設有二級實驗室8個,三級實驗室14個。

教研成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承擔了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技術創新計畫項目以及三十多項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和與企業聯合的研究開發項目,累計科研經費達1000多萬元。多項研究成果已在福建、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得到了推廣和套用,累計創產值10億元以上。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6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SCI、EI、ISTP收錄76篇,出版專著9部。高水平的科學研究造就了一支具有紮實的科學理論水平和技術開發與套用能力的教師隊伍,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一高質量的博士、碩士和本科人才,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多年穩定在98%左右。

學科建設

材料加工工程
學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狀和內部組織結構,並將材料加工成人類社會所需求的各種零部件及成品的套用技術學科。材料加工工程學科與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機械、自動控制等學科有著密切的關係,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
學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狀和內部組織與結構形成規律,材料加工的先進技術和相關工程問題,材料的再循環技術,加工過程的自動化、智慧型化及集成化,材料加工過程的質量檢測與控制,材料加工過程模擬及仿真,材料加工的模具和關鍵設備的設計與改進。
學科的研究涉及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側重研究材料的精密成形與處理,材料的特種連線,加工過程的質量檢測與控制以及模具現代設計與製造技術。本學科在我系經過多年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實踐,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理論基礎紮實、教學科研經驗豐富、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的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高級工程師2人,其中10人具有博士學位。具有先進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及高層次人才培養條件。
學科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材料加工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的發展前沿和動態,掌握材料現代實驗技能和計算機技術,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解決工程中局部問題的能力,以取得具有學術意義或套用價值的成果。本學科碩士畢業生適合於在與材料加工相關的研究單位、高等院校或生產部門工作,也可以直接攻讀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
學科研究方向
1.材料熱加工過程的組織與性能控制
2.焊接過程及自動化
3.材料表面工程
4.高分子材料成形與加工
5.無機材料先進設計與製造技術
材料物理與化學
學科從材料的基礎物理與化學特性的研究入手,通過材料的結構和功能設計,實現材料的合成與製備,探索材料性能與組成和結構的關係,構建材料性能與結構的物理與化學模型,研究和開發新型的先進材料和相關器件。
學科以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和固體化學等為理論基礎,套用現代物理與化學研究方法和計算技術,研究材料科學中的物理與化學問題,著重研究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和轉變規律,以及他們與材料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能之間的關係,並運用這些規律改進材料性能,研製新型材料,發展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探索從基本理論出發進行材料設計。本學科主要從事與功能材料和納米材料相關的物理、化學問題的研究,這是當今材料物理與化學及其相關多交叉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
學科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本科專業為基礎,培養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研究生。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穩定的導師隊伍。我校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擁有專門的材料結構分析、性能測試、材料設計、材料加工實驗室,擁有全國唯一的中試規模的高溫材料合成與製品加工實驗室。
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材料物理與化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實驗技能和計算機技術,具有本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勝任相關學科教學、科研、工程技術和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學科研究方向
1.超高溫物理化學
2.納米材料物理與化學
3.功能材料物理
4.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
5.材料表界面
材料學
學科是研究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各種基礎物質(即材料,如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等)的組成、結構、生產工藝、材料性能與套用的一門學科,為各種材料的開發和使用提供理論基礎和套用工藝技術。
材料是各種工業的重要基礎,材料科學與技術是二十一世紀高新技術發展的主要領域之一。
學科是研究材料組成、結構、工藝、性質和使用性能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為材料設計、製造、工藝最佳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為新材料開發提供理論基礎和基本方法與技能。現代材料學更加注重研究各類材料及其相互滲透的交叉性和綜合性,注重與相關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材料學不僅要探討材料的普遍規律,而且要著眼於工程價值;不僅與揭示材料本質和演化規律的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學科相關,而且與提供材料工程技術的材料加工有密切關係。因此,材料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套用基礎學科。我校材料學學科的研究範圍包括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和複合材料,側重於研究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電子、光電子材料、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先進複合材料和納米材料與元器件的合成與製備工藝、組成與結構、材料性質與使用性能等方面的關係,同時,對發展新材料和合理有效地使用材料給予高度重視。
學科碩士點的具體培養目標為:具有堅實的材料學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向,掌握材料學的工藝裝備、測試手段與評價技術,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中局部問題的能力。作出具有學術意義或套用價值的研究成果。熟練掌握運用一門外國語。具有在本領域從事科研或教學的能力。
學科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以及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本科專業為基礎,培養材料學碩士研究生。材料學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碩士學位的教師21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穩定的導師隊伍。我校材料學學科有專門的材料分析、測試、工藝加工實驗室,有全國唯一的中試規模的高溫材料合成與製品加工實驗室。
學科招收材料類、化工類、地礦類、電子學類等各專業的畢業生。
學科研究方向
1.先進無機材料
2.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3.先進複合材料
4.納米材料
5.新型金屬材料

專業介紹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培養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生產技術管理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材料、冶金、建材、輕工、機械、電子、石化、航空航天等領域從事科研、生產、管理和教學等工作。(授工學學士學位)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主要課程: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無機材料工程基礎、無機材料物理性能、粉體工程、無機材料測試方法、無機材料熱工設備、無機材料工藝學、複合材料、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等。(本科四年)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培養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材料、石油、化工、電工、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從事科研、生產、教學和管理等工作。(授工學學士學位)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反應工程基礎、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等。(本科四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業培養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生產技術管理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材料、機械、電工、電子、冶金、建築、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從事科研、生產、教學和管理等工作。(授工學學士學位)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課程: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研究測試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學性能、金屬熱處理原理與工藝、材料成型原理與工藝、金屬材料學、金屬腐蝕與防護、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複合材料等。(本科四年)

實驗室建設

先進無機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以博士生導師、教授、材料系主任、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王曉剛博士為帶頭人,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8人、博士6人、碩士12人、大專以上學歷的高級管理人員5人。
多年來,王教授帶領研究所人員,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技術創新推廣項目和十餘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及重點技術項目,承擔來自企業的委託研究項目20餘項;創建了國內唯一的多熱源多向流先進無機材料中試實驗室,建成了多個高水平新材料製備與測試分析實驗室;開發了十餘項新技術;成功研發了5種新產品。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5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餘篇,出版專著3部,申請發明專利6項。其中的多芯爐生產SiC新技術和雙電源多熱源爐生產SiC新技術已在我國寧夏、青海、福建、新疆、內蒙和陝西等地推廣套用,已建和在建生產線11條,經省級專家鑑定技術水平達國際領先,在國內外碳化矽及相關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有力的推動了行業的科技進步。技術推廣套用創產值5億多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屬機構

膠粘劑材料研究所
膠粘劑材料研究所是從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和光電子信息材料的需求出發,通過研究計畫的實施,使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的能力和水平有顯著提高,切實做到研究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
膠粘劑材料研究所現承擔橫向課題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累計科研到款50餘萬元。
在未來的三年里,本研究所在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基礎上,著重立足於電子器件的高分子封裝和微連線材料,高分子再生原材料XPS保溫板,高分子建築膠粘劑,環氧樹脂改性材料的研發工作。和國內外公司合作,大力推進研發產品服務於產業。同時為專業建設和本科生就業的需要,在實驗建設的基礎上,準備在開設《覆銅板技術》和《半導體封裝工程》,拓寬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在電子信息材料方面的知識。 在實驗室建設中,建成校級開放實驗室,每年增開綜合型實驗和設計型實驗2個以上;每年培養研究生2-4人,承擔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驗工作10人左右。在科研工作中,爭取每年科研經費10萬元以上;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篇以上,培養碩士研究生10人以上。
在未來3-5年內擬開展工作:
1、 高分子封裝和微連線材料
確立LCD和OLED的電子封裝材料,IC和PCB板的微連線材料作為目標,著重研究樹脂改性和膠粘劑的製備,建立物性的測試和電子器件的失效分析。
2、高分子再生原材料XPS保溫板
和陝西世紀陽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聚苯乙烯再生料發泡生產XPS建築外牆保溫板大工業生產線技術。
3、高分子建築膠粘劑
研究用於XPS建築外牆保溫板的膠粘劑,使產品具有使用方便,環保,性價比高等優點。
4、環氧樹脂改性材料
改性用於覆銅板雙酚A環氧樹脂,使其有高阻燃和高玻璃轉變溫度。
功能高分子研究所
功能高分子研究所是從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需求和企事業機構實際需要出發,通過研究計畫的實施,使高分子材料學科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有顯著提高,充實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內涵,達到材料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水平,並在此基礎上,通過立足高效研究陣地,做好教學帶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教學科研促進項目培育和產業轉移,在促進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功能高分子等相關學科的發展的同時,重點培育新的產業技術,培養具有一定科研技術能力和較強科技產業適應能力的創新型、管理型人才,將我校面向產業套用的研究開發工作在高分子材料學科領域拓展、深入。
計畫中的功能電子材料研究所現承擔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和國有大型企業研究項目3項,目前正在積極爭取省、市級科技創新項目和更多的企業項目,累計縱向科研到款10餘萬元。
在未來的三年里,本研究所預期在學科建設中形成以催化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特種粘合劑和特種複合材料為重點的學科發展方向和研究隊伍;為我系獲得材料學博士學位授予權;高質量完成《高分化學》校級精品課程的建設並申報省級級精品課程。在實驗室建設中,建成校級開放實驗室,力爭申報省市基重點實驗室;每年增開綜合型實驗和設計型實驗2個以上;每年培養研究生2-4人,承擔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驗工作10人左右。在科研工作中,高質量完成已承擔的科研任務,並以此為基礎,以服務企業、研究所等國民經濟發展第一線為主要方向,爭取每年橫向科研經費10萬元以上,爭取專利授權2項以上;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篇以上,其中SCI源刊物3篇以上,培養碩士研究生3人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