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教育源於1913年的電氣機械科,歷經百年的變遷和發展,堪稱為中國機械工程教育發展的縮影。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機械工程系及機械學系。1956年機械工程系(當時名為機械製造系)隨校遷至西安;1985年成立了機械學系,1994年6月兩系合併成立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是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聚集了眾多機械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及教授,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聲譽。作為機械工程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機械工程學院多年來為祖國的機械工業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機械工程學院有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點和7個碩士點),覆蓋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設計學等7個專業,並設有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院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1913年
  • 高級工程師:16人
  • 在校本科生:1200餘人
學院概況,一級學科,歷史沿革,重點學科,實驗室,研究機構,校友風采,

學院概況

機械工程學院是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其前身為機械工程系機械學系。機械工程系創建於1913年,1956年隨校遷至西安,機械學系成立於1985年,兩系在1994年6月合併組成機械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4個系:工業設計系、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機械電子工程系、儀器科學與技術系。15個研究所和4個教學科研中心,1個機械基礎教學中心,1個教學實驗中心以及1個工程訓練中心。
學院聚集了眾多機械工程領域中在國內外具有很高聲譽的知名專家及教授,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學院現有教職工222人,其中教授48人(博士生導師32人),副教授54人,高級工程師16人,在校本科生1200餘人,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近1000人,在職攻讀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近400人。
學院有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重點學科2001年全國學科評估名列第4,機械設計及理論重點學科2001全國學科評估名列第2。設有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點和7個s碩士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機械工程學院培養的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學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前茅,現已成為國家培養機械工程學科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來,為祖國的機械工業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是該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設,學院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教學和科研中獲得國家級獎勵7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成果近30項,承擔了國家“973”、“863”、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等重點、重大項目200餘項,企業合作項目1000餘項,學院已經形成了創新務實的教學與科研體系。

一級學科

機械工程簡介
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科包括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三個二級學科,是1998年我國首批批准的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點。其中,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通過“211”及“教育振興行動”計畫的重點建設,本學科又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
在科研方面,本學科一直活躍在機械工程學科與技術前沿。在動力機械摩擦學、動力學、故障診斷、CIMS、雷射快速成形、數控技術、雷射紅外等研究方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其中,快速回響製造及摩擦系統學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
科研環境
在科研環境方面,本學科包括 “機械製造系統工程” 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快速成形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現代設計與轉子軸承系統”重點實驗、“863/CIMS質量系統自動化工程實驗室及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人才隊伍
在人才隊伍方面,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科形成了一支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梯隊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科研與教學隊伍。本學科現有教師12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主要目標
面向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要求,向以IC製造裝備為代表的高速、高精密製造裝備、製造信息工程、MEMS和納米技術、生物製造等新領域拓展。開展現代設計及理論、網路環境下的知識工程、工業設計、摩擦學系統工程、非線性動力學、工況監測與智慧型診斷及振動控制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同時,還將以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控制為手段,在高頻響、高精度電液伺服控制技術,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及分散式能源系統(風能、太陽能、燃料電池)的智慧型管理及智慧型控制,機電系統的智慧型控制與智慧型機械等方向開展研究。力爭實現本學科的跨越發展,使本學科成為國際知名的學科。
科學與技術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全國高校中較早具有碩士、博士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包含有精密儀器及機械和測試計量技術兩個專業方向。本學科現有博士導師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其中博士學位人員超過60%,教授中45歲以下的超過40%,形成了一支梯隊合理的高水平學術隊伍。本學科開展了MEMS、虛擬儀器、光電檢測、智慧型診斷、智慧型感測器系統等學科前沿課題研究,已建立精密工程實驗室、光學工程實驗室、動態測試虛擬儀器實驗室和西安交大-韓國三星聯合實驗室、西安交大-凌華科技聯合實驗室,承擔了國家“九五”攻關、“十五”攻關、973、863、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重點等重點、重大項目十餘項,取得了國家級科研成果2項,省部級成果7項。
研究方向
該學科的研究方向有:微型機械電子系統(MEMS)、精密測試與計量、智慧型感測器系統理論與技術、智慧型儀器與測試、光電測試技術、面向現場的計算機智慧型監控、機電設備網路化監測診斷、計算機虛擬儀器技術等,特別在MEMS、網路化診斷、光電檢測等方面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總體學術水平屬於全國領先水平。
主要目標
今後,我們的主要目標是:①緊跟學科前沿,如MEMS與納米器件,光學生物檢測方法和技術,虛擬儀器,網路化診斷,保持學科的持續發展。②在重大工程領域作出有影響的成果。③注重科研成果產業化、工程化。以成果換資金、建基地、促發展。開展科研,促進成果轉化。④注重隊伍建設,加強本科教學和研究生培養的水平。⑤積極對區域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設計藝術學簡介
設計藝術學在我國屬於“文學”學科,其一級學科是藝術學。它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新型學科,以技術哲學、工業社會學、心理學、工業生態學、生態美學、藝術史論、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等為基礎,以各種工程技術為背景。
主要發展方向
我院設計藝術學主要發展方向包括:
1.以我國現代化為目的,探索“以自然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概念,探索規劃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的生活概念、生產概念、能源概念、交通概念、城鄉概念、人居環境等。
2.人與物的關係研究。當前主要以人機界面為研究方向,其基礎研究主要包括動機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知工程和交流理論。涉及到用戶調查研究、用戶模型研究、工業環境中人與環境的關係研究。
3.設計方法研究:包含(並不限)設計史論和藝術史論,傳統的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宜人化、跨文化等方面的設計方法研究。
4.審美心理學研究。這是從傳統美學中發展出來的一個新方向。
5.科學造型研究。以仿生為基礎,從自然形態中獲取有益的形態和結構,我們在雷射快速成型方面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6.信息設計研究。其基礎是認知心理學和符號學,信息設計主要包括信息表達研究(CAD、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套用),信息設計研究(信息含義、信息流、信息結構、信息理解)。
學位
我院設計藝術學設有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和工程藝術設計博士學位。

歷史沿革

中國近代高等機械工程教育並非憑空產生,那是因為舉辦近代大學教育必須要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為基礎。交通大學(前身是南洋公學)從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舉辦近代新式教育始,就是立志要創辦一流高等教育。在國內首創師範教育,以解決中國小新式教育的師資問題,然後次第舉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在漸進漸長中,相繼開辦了具有專門提高性質的經濟班、政治班、商務班等。1900年,添設鐵路班,標誌具有工科性質的教育開始萌芽。
1906年學校將鐵路班升格為鐵路科,1908年增設電機科,1909年增設航海科,可以說這三個專科為舉辦高等機械工程教育準備了師資、教材等辦學條件,而依次遞進的初等、中等教育為創辦大學準備了合格的生源。
1913年初,遵照教育部指示,改電機科為電氣機械科,同時調整了課程設定,由此被視為交大高等機械工程教育的開端。
1915年,電氣機械專科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
1921年8月1日起,該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除原有的電機科外,新增設了機械科。機械工程科四年級分機廠工務、鐵路工務、工業管理等三門。
1928年,機械科擴充為機械工程學院。1934年,機械工程學院添設汽車工程門。1935年又將汽車工程門改為自動機工程門,分設汽車組與飛機組,其中“飛機組”成為後來“航空系”、“航天航空學院”的前身。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受特殊戰爭環境的影響,交通大學一度是兩地(渝校與滬校)辦學,渝校為交通大學本部。1941年,渝校機械系下設鐵道、汽車、航空、造船四組。1943年,渝校增設4系,其中與機械工程教育相關的有造船管理系、工業管理系;同時增設輪船、駕駛兩專科。
抗日戰爭勝利後,渝校復原回上海,滬校與渝校兩校合一。1946年,組建工學院共有10個系2個專修科,機械工程系為其中之一。
新中國成立前,機械工程系設機械製造、動力、汽車、機車等4個專業,當時在校生2305人。
1952年,我國開始進行院系調整,交大被定位為一所以機電為主的工科型大學。動力部分調出,成立動力機械製造系。同濟大學機械系調整到交通大學。調整後的機械工程系更名為機械製造系。仿蘇聯模式,機械製造系下設5個專業1個教研室,即機械製造專業、鍛壓專業、鑄造專業、焊接專業、金相熱處理專業及金工教研室。
1956年,交大開始西遷,機械製造系隨遷至西安。經過解放後第八次院系調整,學校的院系設定為5個系:機械製造系、動力機械系、運輸起重系、電工器材製造系、電力工程系。學校共有22個專業,其中,機械製造類包括機械製造工藝金屬切削工具機及工具、鑄造工藝及其機器、金屬壓力加工及其機器、金屬學熱處理及其車間設備、焊接工藝及設備、起重運輸機及其設備、車輛製造、蒸汽機車製造、內燃機車製造、鍋爐製造、渦輪機製造、內燃機製造、壓縮機及制冷機製造等13個專業。
1957年,西安動力學院併入西安交通大學,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共有7個系:(1)工程物理系,(2)無線電工程系,(3)電力工程系,(4)電工器材製造系,(5)運輸起重機系,(6)動力機械系,(7)機械製造系。
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發出檔案要求:“交通大學上海、西安兩個部分分別獨立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至此,獨立建校後的西安交通大學,共有7個系32個專業。
1980年,機械製造系更名為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系),設有機械製造工藝、設備及自動化、金屬材料、鍛壓、鑄造、焊接、液壓傳動及控制等7個專業。
1983年,將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從機械製造工程系(簡稱機械系)分出,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機械製造工程系(簡稱機械系)設機械製造工藝,設備及自動化,鑄造,鍛壓,焊接,液壓狀態及控制6個專業。
1986年,與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系)相關的科研機構是機械工程研究所(國家教委批准),下設工具機基礎理論研究室,液壓及機械控制研究室,模具研究室,機械故障診斷研究室,雷射與紅外技術研究室,CAD和CAM研究與開發中心,耐磨材料研究室。
1987年,增機械學系,設機械設計與製造1個專業;設機械設計與製造、機械原理與零件、工程畫3個教研室;設機械原理與零件、計算機製圖2個實驗室。
1992年,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系)下設本科專業為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鍛壓工藝及設備,焊接工藝及設備,鑄造,機械電子工程(5年制)。機械學系下設本科專業為機械設計與製造。
1994年6月,我校形成10個學院外加工程與科學研究院辦學體制,由機械製造工程系、機械學系兩系合併成立機械工程學院。
1999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工業設計系。
2001年,工程院潤滑理論與軸承研究所、CIMS研究所併入機械工程學院。
2003年,鑄造及焊接專業調整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4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儀器科學與精密製造系。
2008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車輛工程系。

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其前身是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創建於1953年,1981年成為全國第一批“機械製造”博士學位授權點,1985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後流動站,1988年、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8年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1992年經國家批准建立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試驗室。這些年來,本學科開展了機械故障診斷CIMS、雷射快速成形、五軸聯動數控、MEMS製造技術與微器件開發、IC壓印光刻技術與設備等學科前沿課題研究。
研究方向
本學科有以下研究方向:(1)快速回響製造。該方向以雷射快速成形集成製造為核心,研究成果國外矚目、國內領先。該方向正在向重大工程套用(汽車開發、節水農業)及生物製造等方面發展。(2)現代設計與現代集成製造系統。在CIMS中質量工程自動化方面作出了國內領先、國際上獲得高評價的研究。在我國863計畫CIMS方面為質量系統自動化帶頭單位。發展方向為基於網路的設計與製造。(3)機械設備狀態監測與控制。主要研究故障診斷、振動衝擊噪聲的控制,研究歷史悠久,成果國內領先。該方向可望在智慧型監測與診斷、新型阻尼機理與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4)數控技術與機電控制方向。在多軸聯動和虛擬軸工具機的控制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論,並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IC壓印光刻技術與設備的研究。(6)MEMS製造技術與微器件開發,新開展的MEMS研究在微型感測器方面已有重要突破,並已獲得工程套用,新的發展方向為納米器件。
今後的主要目標
今後的主要目標是:①緊抓學科前沿,如MEMS與納米器件,生物製造等,保持學科的持續發展。②在重大工程領域作出有影響的成果。如製造業信息化、汽車車身開發、數控、RP/M、IT製造裝備等。③要注重科研成果產業化、工程化。以成果換資金、建基地、促發展。特別是擬在IT製造裝備及數控方面建設基地,開展科研,促進成果轉化。④注重隊伍建設。⑤注意對區域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本學科點的核心機構始建於1958年,1963年開始培養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為機械學博士點。本學科點有院士1名, 兼職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8名,教授17名,副教授19名,形成了一支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學術梯隊。經常進行廣泛的國際交流。國際上同行的知名專家幾乎都到此訪問過,本學科的教授也曾應邀赴英、美、日、韓、港、台等國家和地區講學和做特邀報告。
科學研究與實驗
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建成“潤滑理論及軸承轉子系統”國家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1999年成為“現代設計與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教育部首批網上合作研究中心“現代設計與製造網上合作研究中心(西安)”。自1958年以來,對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壓縮機等三大機組的摩擦學、動力學問題進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把摩擦學從單個摩擦副的研究推向摩擦學大系統的研究,提出了摩擦學系統系統工程的概念,並注重於摩擦學與動力學的耦合作用的研究,為我國三大機組摩擦學、動力學分析提供了大量分析程式、計算數據和試驗技術。並制定了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兩個部頒標準。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並證明了可傾瓦軸承不是天然穩定的,在國內做了許多首創性的工作。在上述方面的研究居國內同行科前列,並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系統和摩擦學與動力學耦合為特色成為我國摩擦學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
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點多年來一直倡導基於知識的現代設計的研究和教育,特彆強調新知識獲取是創新設計過程的核心,並初步形成了一個理論和方法體系。這個學科點在支持產品創新的基礎理論,如摩擦學設計、摩擦學系統的系統工程、納米表面工程、流體潤滑理論及軸承技術、轉子軸承系統動力學、機械電子系統的控制、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等諸多領域有著長時期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歷史。本學科涵蓋內容還進一步拓展到結構振動控制和工業設計研究等方面。並開展了基於知識的現代產品設計和基於網際網路的異地合作設計、資源集成與共享這個前沿領域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所有這些,都為基於知識的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和教育提供了豐厚和堅實的知識基礎,並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建設的主要目標
今後建設的主要目標:保持本學科點在若干研究方向上保持國內領先,並爭取在有些研究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的思路為通過學科建設,高質量完成已有的各項國家科研課題並爭取新的國家科研項目,培養和引進一批年輕學術帶頭人;藉助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進一步將本學科在摩擦學、動力學、振動與噪聲控制、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機械電子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融入基於知識與網路的現代設計中,形成比較系統的基於知識和以知識獲取為核心的產品創新的理論體系,形成新的學科交叉點;使本學科成為我國培養高級產品創新人才並能解決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的重要基地。

實驗室

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於1995年建成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目標是將現代信息技術、管理工程與製造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和管理工程等領域的新成果,發展製造業的新工藝和新技術。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研究開發適合國情的先進制造理論和技術,形成一個製造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基地。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也為跟蹤和推廣先進制造技術以及為企業培訓適用人才做出貢獻。實驗室根據國民經濟和製造業發展的需要不斷拓寬和調整研究領域,在先進制造及相關的多個領域開展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標誌性成果。
現任實驗室主任為西安交通大學長江特聘教授李滌塵趙玉龍、高峰教授任實驗室副主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13名國內著名專家組成,主任為浙江大學院士譚建榮教授,副主任為高金吉教授、管曉宏教授。
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個跨學科的實驗室,主要支撐學科是西安交通大學的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系統工程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這三個學科均是國家重點學科。在2001年底進行的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估中,系統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學科排名全國第四。同時,實驗室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學科建立了比較緊密的合作關係。
實驗室現有在編固定研究人員48名,教授3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1人) ,副教授10人。研究人員中, 中青年占73%。專職研究人員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IEEE Fellow1人,長江特聘教授3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4人(B類2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全國優秀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4人。同時,有2個研究團隊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實驗室主要從事: 先進制造理論及技術 (敏捷製造虛擬製造並行工程、快速工程、反求工程、質量工程等); 製造信息化與製造系統工程 (現代集成製造技術、製造系統建模、仿真和最佳化調度、網路信息系統、資料庫、計算機協同工作系統、網路信息安全等); 製造系統與設備的控制與集成 (工業系統與設備的動態分析及故障診斷、先進機械控制技術、機器人、微型機械電子系統與光、機、電一體化等); 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與決策 (發展戰略、虛擬企業、供應鏈等) 。這些研究方向是國際同類研究的前沿,有多學科交叉、技術綜合等特色,對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驗室共承擔研究課題231項,累計科研經費(到款)11091萬元;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和發明獎20項,其中一等獎14項、二等獎6項;授權發明專利72項;出版專著16本,發表國際期刊論文235篇,國核心心學術期刊論文958篇。
現代設計與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機構始建於1958年, 1963年開始培養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為機械學博士點,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建成潤滑理論及軸承轉子國家 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1999年成為教育部現代設計與轉子軸承系統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摩擦學研究的三大基地 之一。實驗室的支撐學科為機械設計及理論重點學科。實驗室現任主任由國際知名微納米摩擦及表面工程專家 刁東風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教授擔任。
實驗室的發展目標
建設以現代設計、摩擦學、轉子軸承系統動力學機械電子工程、納米機能等研究 方向為核心的機械設計及理論的自主創新科技平台,形成以機械設計及理論為研究方向的國際高層次專門人才 的培養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
(1)現代設計重點研究現代設計理論體系,產品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與套用,產品 性能特徵的提取與表征,分散式設計資源的集成與共享等。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設計特別是可靠性、可監測診 斷性、可維修性、可回收性設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基於知識和以知識獲取為核心的 產品創新的理論體系,通過網路向企業提供產品創新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具體內容包括:支持產品創新設計的 知識獲取,產品性能特徵參數體系研究,網路環境下分散式資源的組織、集成與共享。
(2)摩擦學自1958年以 來,對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壓縮機等三大機組摩擦學、動力學問題進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把摩擦學 從單個摩擦副的研究推向摩擦學大系統研究,提出了摩擦學系統的系統工程概念,並注重摩擦學與動力學的耦 合作用的研究,為我國三大機組的摩擦學、動力學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分析程式、計算數據和試驗技術。以系統 和摩擦學與動力學耦合為特色,成為我國摩擦學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具體內容包括:摩擦學及表面工程,摩 擦學系統工程,現代潤滑理論及軸承技術。
(3)轉子軸承系統動力學主要進行大型複雜轉子系統動力學、磁懸浮 軸承轉子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重點研究大型旋轉機械的耦合動力學問題,包括系統線性、非線性 動力學建模、系統辨識系統仿真、現場實驗、振動分析及振動控制等。具體內容包括:軸承轉子系統非線性 耦合動力學,電磁軸承轉子系統,密封動力學。
(4)機械電子工程面向工業過程控制,建設了機械電子系統仿真 和快速控制開發平台,進行了混合控制理論、方法的研究和軟體“零件”的開發;建立了多智慧型主體仿真平台 ,開展了機群系統混雜控制和信息集成方面的研究;建設了基於多現場匯流排的機電設備測控網路體系。具體內 容包括:機械電子系統建模與仿真,快速控制工程,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理論和方法。
(5)納米機能的設計及理 論以微電子工業、情報機械系統、微機電系統超精加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裝備的關鍵技術開發為背景,以 納米摩擦學及表面納米材料形狀加工和超精密控制為基礎,自主創新設計完成了表面、接觸面以及所組成的機 械繫統的納米科學和技術的研究體系。具體內容包括:浮動微納粒子空間下的摩擦學系統的服役行為特徵提取 和防護標準,電子迴旋共振電漿下的納米機能表面的形成和評價,接觸界面摩擦學性能的納米精度測量理 論和方法。
陝西省微型機械電子系統(MEMS)研究中心成立於2001年3月,掛牌於西安交通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蔣莊德教授任中心主任,趙玉龍任副主任。
陝西省有西安交通大學、航空618所、航天16所、驪山微電子研究所(771所)、寶雞感測器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等多家單位在不同的套用領域開展了MEMS的研究。為了推動陝西省的MEMS研究,陝西省MEMS研究中心作為組織協調機構,主要目的是發揮各單位的技術優勢,取長補短,防止低水平重複研究;建立以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為龍頭,以IC企業為骨幹,研學產緊密結合的若干個國家級MEMS發展基地;使陝西省MEMS研究基礎或西部地區的MEMS研究提高到較高的水平,為進一步爭取國家級的MEMS研發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創造良好的條件。
該中心擁有MEMS潔淨室、各種MEMS加工設備(包括LPCVD、ICP、PECV、MCP等設備)、MEMS軟體平台CoventorWare。現主要從事MEMS設計與工藝、各種MEMS器件、MEMS感測器和相關係統的設計和製作。已申請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兩項發明、八項實用新型已授權。完成科技論文五十餘篇。
陝西省MEMS中心自成立以來,承擔了以下項目中的課題任務:
“耐高溫微型壓力感測器實用化開發”,863重大專項(2002AA404470);
“耐高溫壓力感測器技術研究”,863預啟動項目(課題編號:101-01);
“棉條檢測FP感測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13研究所;
“集成微光機電系統研究課題-微機械材料力學特性相關問題研究”,973項目
“針對高深寬比矽微結構電漿低溫刻蝕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205020);
“具有高寬比微傳動機械零件的研製”,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
“光碟表面微觀形貌線上檢測技術的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套用原子力顯微鏡進行納米結構樣板的製造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
“微觀表面形貌測量技術”,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
“基於計算機視覺反饋的微操作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博士論文基金;
MEMS技術與套用”,陝西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微型火工引爆系統MEMS安全與解除保險裝置研製”,中國兵器工業第213研究所;
“組織微陣列製備儀的開發製作”,陝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機構

精密工程與光學測試技術研究所
所 長:蔣莊德
副所長:趙玉龍 趙 宏
精密工程與光學測試技術研究所於2009年由原精密工程研究所和雷射紅外套用研究所合併而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MEMS與微納製造技術、納米測量技術與精密儀器、感測器技術、智慧型型光電檢測技術及儀器、數控與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機器人視覺和反求工程技術、生物儀器與測試技術、智慧型型光電檢測技術及儀器,光學無損檢測,三維形貌測量,光纖檢測技術,光學圖像信息處理,電子和數控技術,機器人視覺和反求工程技術等。該所是機械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該所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講師以及工程師6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人,“騰飛人才”特聘教授2人。研究所已培養畢業博士50餘人,碩士160餘人。讀博士後及博士生50餘人,碩士生100餘人。
該所承擔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畫)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防科工委國防項目、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陝西省及西安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以及航空航天部國家及省部委科研項目數十項。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錄300多篇。相關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省部科技進步獎10餘項。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等60餘項、軟體著作權20餘項。
該所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國內的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多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有數十人次參加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和訪問學者計畫。
模具與先進成形技術研究所
模具與先進成形技術研究所前身為創辦於1952年的鍛壓教研室。研究所現有在編人員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研究生100多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精幹、多學科交叉的教學科研隊伍,承擔著全院關於模具與先進成形技術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和相關科研任務。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有:模具設計、材料先進成形技術、材料成形過程的數值模擬、材料成形設備智慧型控制、流體傳動與控制、嵌入式計算機測控技術、三維光學測量技術、逆向設計等。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 項,發明專利 12 項,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EI、SCI、ISTP收錄的論文100餘篇,承擔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在教學改革和教材編寫方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6項,國家級優秀教材2本。
電動汽車與系統控制研究所
電動汽車與系統控制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其前身是西安交通大學電動車研究開發中心, 曹秉剛教授歷任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長。研究所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4人,特聘教授1人,副 教授5人,講師3人;博士與研究生100餘人。、橫向科學研究課題。
曹秉剛教授是國內最早研究電動汽車技術的專家之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曹教授及其團隊在電動汽車技術、汽車節能新技術、 機器人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工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200多篇學術論文;有2項國際發明已被正式受理,授權國家發明21項。研究所王晶教授現任交大工程坊主任,其指導的交大機器人隊在國際大學生機器人競賽中多次奪冠。
研究開發中心與研究所在985項目建設的支持下,先後完成了交大電動汽車1號(XJTUEV-1)和2號車(XJTUEV-2)的研發,並參加了當年11月舉辦的中日“新絲綢之路”挑戰活動,完滿完成任務。2007年成立了蘇州研究院電動汽車與系統控制技術實驗室,並被評為“蘇州市重點實驗室”。
2009年學校成立了車輛工程系,曹秉剛任系主任。研究所承擔了“3D機械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工程傳動與控制”等課程的本科課程教學,並同時為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開設了“機電系統控制”和“電動汽車技術”等課程。
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
所長:丁玉成
研究所是1994年由我國機械工程領域著名教授顧崇銜創辦的機械製造工藝組發展形成的教學科研合一機構,現有教師與工程技術人員28人,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20餘人。
研究團隊以盧秉恆院士為學術帶頭人,是教育部“增材製造技術”科技創新團隊,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8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和新世紀人才5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研究所屬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國家重點學科,建有博士後流動站,依託研究室建設有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快速成形製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所承擔“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先進制造技術”和“產品設計與開發”方面的本科教學課程。
科研方向:(1)高速高精度工具機:研究工具機動、靜、熱特性建模與結構最佳化、工具機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工具機誤差前饋、補償技術。(2)快速製造技術:研究快速製造的新原理、新工藝、新材料,研究快速成型與快速模具製造系統,研究與信息系統集成產品快速開發技術。(3)生物製造技術:將製造技術與生物醫學相結合,探索製造技術為製備生物體的新方法與新原理。(4)微納製造技術:研究微納製造中的新工藝新方法,為積體電路製造探索新方法;研究微結構環境下流動特徵與結構設計的關係,並在節水器件中開展工程套用。(5)大構件裝配技術:以飛機裝配為背景,研究飛機數位化柔性裝配關鍵技術及核心裝備的研製。(6)複合材料鋪放技術:研究樹脂基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構件的原位光固化鋪放原理與關鍵技術,研製複雜複合材料構件自動化原位光固化鋪放裝備。研究所注重學科交叉與工程實踐,獲得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
製造系統與質量工程研究所
製造系統與質量工程研究所是陝西省質量與可靠性工程技術中心、國家863/CIMS質量系統自動化工程實驗室所在單位。 現有教職工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工程師1人、科研秘書1人。在校研究生65人,其中博士14人、碩士生51人。擁有企業套用伺服器、大型關係資料庫、實時資料庫、大型有限元計算工作站、三座標測量機、數控加工中心、雙工質冷卻實驗室、光測量實驗室等較為完善的教學及科研條件。
主要研究方向:
n 質量自動化及檢測技術
l 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技術
l 大型裝備關重件的質量評估技術
l 光機電一體化智慧型檢測技術
n 工業系統安全可靠性分析
l 工業系統安全分析技術
l 工業系統故障分析技術
n 大型裝備維護維修技術
l 先進維護、維修理論研究
l 智慧型維修技術研究
開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
n 企業信息系統設計
n 機械設計軟體套用
n 數控加工自動編程
n 電子製造技術
n 五軸聯動數控加工技術(實驗)
n 現代集成製造系統
n 製造系統建模、性能分析與最佳化
n 設計及製造質量工程
n 工程光學
n 光學信息處理
承擔的科研項目:
n 大型動力裝備製造基礎研究超溫服役環境調控機理與雙工質冷卻新原理(973)
n 石化設備群的故障診斷與健康狀態管理系統研究及開發(863目標導向)
n 面向化工生產裝置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與風險控制技術研究(863)
n 基於特徵動態分解的三維工藝規劃技術研究(863)
n 支持知識融合的複雜產品協同設計方法與技術研究(863)
n 面向約束元層的裝配工差網路生成技術研究(基金)
n 虛擬企業集成質量系統信息主動共享及安全機制研究(基金)
n 測量數據的直接數控刀軌生成和工藝最佳化新技術研究(基金)
n 提高並行式共焦測量系統信噪比和靈敏度的新技術(基金)
n 直驅式工業平縫機控制系統研製(西安市科技局)
n 東汽企業集成質量系統二期工程(企業)
n 渭化采供與設備管理系統開發(企業)
n 薄壁箱體類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研究(企業)
裝備智慧型診斷與控制研究所
裝備智慧型診斷與控制研究所於2009年由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數控技術研究所、振動與噪聲控制工程研究所和CAD/CAM研究所合併而成,是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的重要教學和科研實體,是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重要組成單位和機械工程學科博士點之一。
裝備智慧型診斷與控制研究所下設CAD/CAM研究室、數字控制與裝備技術研究室、裝備動態分析與智慧型診斷研究室、振動與噪聲控制工程研究室。現有教師30人,其中長江學者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9人,高工1人,講師3人,實驗員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在讀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00餘人。
承擔了《數控技術》、《測試技術》、《工程製圖》、《現代信號處理及工程套用》、《CAD/CAM基礎理論與套用》、《機械系統集散控制》、《面向製造工程的計算智慧型方法》、《機械系統故障診斷》、《有限元分析及工程套用》等20多門研究生與本科生課程教學。其中《數控技術》、《測試技術》、《工程製圖》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與面上項目、國家973計畫、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計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基金、國家青年教師基金、教育部留學人員基金、教育部骨幹教師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0餘項,校企聯合橫向課題50餘項,教學改革項目多項。科研成果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與教學成果2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600餘篇(SCI收錄1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30餘項。
潤滑理論及軸承研究所
潤滑理論及軸承研究所隸屬於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1994年,經批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潤滑理論及轉子系統開放研究實驗室,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改名為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相關領域中對國內外學者提供開放研究環境。 由於研究所已經在摩擦學和動力學領域進行了40多年的研究工作,並得到國家和省部委的自然科學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30餘項,因此實驗室在上述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研究所的研究範圍已經超越了其名稱所能表達的含義,幾乎覆蓋了高速旋轉機械的所有方面。同時,一些上述未提及的項目也正在研究所中進行。例如,現代設計和機械電子控制。承接大項目和前沿項目並能及時完美地完成項目是本實驗室的特色。
在40年的工作中,研究所擁有了一批團結、奮鬥、工作能力很強的能面對任何挑戰的研究人員。12位工作人員中有9位教授(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和1位副教授。研究所開設了一系列的博士及碩士學位課程,每年大約可以招收40名左右研究生在所攻讀博士或碩士學位。
研究所與工業界有著廣泛的合作。所有提出的研究項目都是用於解決我國的能源問題的。例如,在鋼鐵製造石油化工以及電力和機器製造工業領域。
長期以來除了參加本室主辦的兩個國際性會議外,每年均有多人次參加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10人次左右參加各種學術會議
邀請和接待了包括 H.P.Jost 等著名學者來實驗室訪問、交流或講學,一名英國學者來實驗室作短期合作研究。實驗室和英國Cranfield大學、美國南加州理工大學、華盛頓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韓國市高等技術學院等對口系、所進行了學術交流,並簽訂了長期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協定。
智慧型檢測與儀器研究所
智慧型檢測與儀器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現有教授2人(博導1人),副教授4人(博導1人),講師5人。已畢業博士5人、碩士40餘名。本所是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的組成單位,同時與企業合作建立了“西安交大--凌華科技虛擬儀器實驗室”。
研究所主要從事監測診斷、智慧型機器人、嵌入式儀器等技術的研究。主持國家“863”目標導向項目、國家工具機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陝西省工業攻關計畫、總裝部和橫向課題等10餘項;所開發的監測診斷和維護系統已廣泛套用於石化、電力、鋼鐵等行業,產生經濟效益5千多萬;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項;發明專利三項、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承擔的本科生課程:《機械故障診斷學》、《測試技術》、《智慧型儀器電路設計》、《智慧型儀器設計課程訓練》、《虛擬儀器設計》、《虛擬儀器設計專題實驗》、《工程製圖》。
承擔研究生課程:《嵌入式系統及其電路的開發設計》、《智慧型信息處理與識別技術》 。
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的其前身是成立於1978年的液壓及機控教研室,1981年獲全國首批“流體傳動與控制”博士學位點。1994年教育部調整專業目錄,原流體傳動與控制二級學科改為機械電子工程。本研究所秉承流體傳動與控制研究中將設備本體和控制方法緊密結合的特色,把握機械電子系統發展的最新趨勢,不斷拓寬研究領域,在液壓伺服系統控制、輪式移動機器人設計、嵌入式控制系統開發、視覺監控套用、複雜機電系統的故障診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果。
研究所現有在編人員8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1人、講師3人,在讀碩、博士研究生40餘人。研究所形成了一支由機電產品設計、狀態監測、系統控制等領域專業人員共同組成的教學科研隊伍,承擔著機械工程學院《機械控制工程》、《機電系統控制》、《現代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原理》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任務,承擔省級教改項目2項,編寫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4本。2005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研究所參與“973”、“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多項,企業合作科研項目二十餘項,申報專利十餘項。發表SCI、EI檢索的論文70餘篇。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體傳動與控制系統設計、移動機器人設計及路徑規劃、複雜機械系統的分析/設計/監控、新型驅動裝置的開發與套用、現代加工製造過程控制與嵌入式系統開發、基於視覺的智慧型機器等。
智慧型儀器與監測診斷研究所
智慧型儀器與監測診斷研究所是國內最早從事機械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研究、診斷儀器的單位之一。研究所以機械工程學科為基礎,融合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以計算機技術為依託,利用信號傳輸、分析、識別等先進技術,進行機械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單位成立後在已故屈粱生院士的帶領下,獨創了全息譜理論和方法。全息譜理論和方法通過信息集成和融合,提高了監測診斷的準確性,在迴轉機械的監測診斷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全息譜理論和方法在企業中得到了廣泛套用,取得了顯著效益。之後又將全息譜理論用於傳統的機械動平衡中,發明了全息動平衡理論和技術,提高了動平衡精度,縮短了動平衡周期,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研究所有教師8人,均為博士畢業,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20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了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機械信號處理,智慧型化監測診斷儀器與系統集成,設備全息動平衡及智慧型維護。
在科研方面研究所先後承擔了國家基金、基金重點、國家攻關、863、973項目13項,博士點基金、省攻關等項目6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近10項。以全息譜為核心的旋轉機械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系統被列為“八五”、“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研究成果在烏魯木齊石化、揚子石、蘭州煉油廠、荊門煉油廠、鎮海煉油廠、內蒙豐鎮電廠、瀘州天然氣化學工業公司、天津石化公司、渤海石油鑽井公司、齊魯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廠、山西化肥廠、石家莊煉油廠、獨山子煉油廠、寶鋼、燕山石化公司、陝西蒲城電廠、陝西渭河電廠、長嶺煉油廠、陝西渭南化肥廠、新疆克拉瑪依煉油廠、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西安504研究所、東方汽輪機廠、中國船舶公司703研究所、陝鼓動力等幾十家企業得到套用。研究所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與的國家973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工具機重大專項項目2項以及省部級研究項目多項。
機械電子與信息系統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及信息系統研究所成立於1998年,簡稱機電信息所。研究所現有研究人員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學位的5名。自研究所成立以來,共培養博士18人,碩士100餘人。在讀研究生近50人。研究所主要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機械電子工程”學科方面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磁懸浮技術、機械電子學、轉子系統動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複雜監測裝備與系統集成技術等。
機電信息所擁有多種支撐的高速轉子試驗系統、快速控制開發平台dSPACE、數字邏輯測試系統、DSP開發平台、多現場匯流排測控平台、機電信息綜合分析軟體等,具有進行複雜機電系統方面的教學和科研的條件和能力。承擔包括國家基礎研究、國家863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發改委研發在內的10餘項基礎研究及套用基礎研究項目以及多項企業研發項目。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1996年,是在工程製圖教研室、機械原理及設計教研室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學校“211工程”重點建設的10個校級教學實驗中心之一。承擔全校機、動、電、醫、管等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工作,為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重點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實驗。2008年被評為陝西省示範實驗教學中心,並批准建設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機械基礎教學實驗中心主任何正嘉教授,中心擁有專職和兼職教師70人,實驗用房1800平方米,設備總值1000餘萬元;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工程製圖”和6門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開設課內基礎和小型設計實驗50餘項、CDIO綜合實驗10餘項和科研創新實踐10項;正式出版教材39本,自編實驗講義及實驗指導書31本;承擔各種教改項目52項、科研項目190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校級獎12項;近五年獲得國家科技二等獎3項、省部級獎5項;指導大學生獲得包括亞太機器人國際大賽冠軍等國際、國家獎15項。

校友風采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1911年出生,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張德慶(1900.8~1977.10),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上海寶山縣人。
顧崇銜,1915年3月生於江蘇松江,1939年前中央大學機械系學士。曾任西安大學校務委員、“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
談鎬生(1910.12-2005.9),著名力學家和套用數學家。193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長期從事流體力學、稀薄氣體力學和套用數學研究。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擴散模型;發現了格線湍流負二次冪衰減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邊界層激波馬赫反射馬赫波錐相互作用和分離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70年代以來,他強調了力學學科的基礎性,並積極 指導和支持力學的基礎研究,首先提出在我國建立分兩級培養研究生的制度,對我國力學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
許國志(1919.4-2001.12),運籌學家和系統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4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
李天和,1946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賓夕法尼亞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教授。1975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陽含和江西南昌人。長期從事機械製造生產自動化教學和研究工作,高炮跟蹤模擬系統和珩磨機自運應控制加工系統 的研究取得成果。著有《機械控制工程》。
陳先霖,四川遂寧人, 1928年9月出生,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54年至今任教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歷任機械系冶金機械教研室主任、機械系 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1995年被評為全國 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並授予人民教師獎章。
唐九華(1929.10-2001.10),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應洛,著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永茂,核反應堆工程專家。浙江省鎮海縣人。
阮雪榆壓力加工專家,1933年1月出生,195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廣東省中山市人。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塑性成形工程系主任。我國冷擠壓技術的開拓者。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秦裕琨,熱能工程、燃燒學專家。江蘇省揚州市人。1933年5月出生,1953年交通大學機械學畢業。曾任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曹春曉,中科院院士,材料科學家。1934年出生,1956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常委等職。
李鶴林,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屬材料專家。
熊有倫,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北省棗陽人。
蔡睿賢,1956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動力機械系,現任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是我國著名的工程熱物理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