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舒爾茨

西奧多·舒爾茨

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經濟學派成員、芝加哥大學教授及經濟系系主任(1946-1961年);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從而獲得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奧多·舒爾茨
  • 外文名:Theodore W. Schultz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南達科他州
  • 出生日期:1902年4月30日
  • 逝世日期:1998年2月26日
  • 職業:經濟學家
  • 畢業院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 主要成就:諾貝爾經濟學獎(1979年)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農業研究,經濟研究,原動力,獎勵榮譽,學術貢獻,農業經濟理論,人力資本理論,主要著作,

人物簡介

世界上大多數人是貧窮的,所以如果懂得窮人的經濟學,我們也就懂得了許多真正重要的經濟原理;世界上大多數窮人以農業為生,因而如果我們懂得農業經濟學,我們也就懂得許多窮人的經濟學。
——舒爾茨在1979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賀辭

人物經歷

1902年4月30日,西奧多·舒爾茨出生在美國南達科他州一個德國移民聚居的農場。舒爾茨22歲在他家鄉的布魯克林農業學校畢業,以後考入本州州立學院。三年後領到了一張科學學士的文憑。此後,他又進入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於1928年和1930年分別獲得科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或許是因為受到廣闊草場和良田沃土環境的影響,或許是受到陪伴他度過孩提時代田園風光的薰陶,舒爾茨對農業經濟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他成為美國農業經濟學領域的一位重要人物。

農業研究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和四十年代,舒爾茨集中精力研究美國的農業政策。舒爾茨研究農業政策的成果,集中表現在他從1943~1953年間陸續發表的四本著作之中。這四本書是:《重新調整農業政策》(1943)、《不穩定經濟條件下的農業》(1945)、《農業生產和福利》(1949)和《農業的經濟組織》(1953)。後來他又把注意力轉到人力資本投資問題上。

經濟研究

舒爾茨感興趣的第二大問題是關於經濟成長的理論。他通過自己的著述,向人們解釋應當如何理解經濟成長,怎樣才能促使經濟成長。舒爾茨還注意到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業發展問題,提出了如何提高低收入國家食品生產和增加農業收入的一些措施。對於舒爾茨來說,令人稱道的還不止於科學上的貢獻,他還是一位教育家。
舒爾茨舒爾茨
舒爾茨長期專注於農業經濟和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對於農業經濟學的發展和發展經濟學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舒爾茨最初研究的是農業經濟學,他對農業經濟學所做的第一個貢獻是,使農業經濟學成為現代經濟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擯棄了把農業問題局限在農業的範圍內的傳統。從研究農業經濟中,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舒爾茨就提出並倡導了人力資本論,被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稱為“人力資本概念之父”。他認為,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動等投資所形成的人的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長,也是資本的一種形式。舒爾茨得出人力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的結論,這對整個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解開了戰後日本、德國乃至西方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之謎。

原動力

舒爾茨是最早研究經濟發展理論的學者之一,與一般發展經濟學家的觀點不一樣,他在經濟發展策略上強調的不是工業,而是農業。傳統的農業對經濟的發展是做不出很大貢獻的,但是現代農業則可以。從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策略的成功與失敗的比較中,可以看到,凡是推行“重工輕農的國家無不遭到極大困難,而給予農業足夠重視的國家都取得較大的成績”。農業也可以成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獎勵榮譽

由於舒爾茨在研究農業以及整個經濟的發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1979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除諾貝爾經濟學獎外,舒爾茨獲得的其他獎勵及榮譽還有:1972年被美國經濟學會授予該會最高榮譽勳章——沃克獎章;從1952~1972年退休為止,一直膺選為芝加哥大學的查爾斯·哈琴遜特殊貢獻教授;退休後仍被聘任為芝加哥大學榮譽教授。

學術貢獻

農業經濟理論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經濟學家普遍重工輕農,他們把經濟發展等同於工業發展,認為農業對經濟成長無所裨益,甚至還拖了工業的後腿。舒爾茨堅決反對輕視農業的觀點,在他看來,農業絕不是那么消極無為,相反,它可以成為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但舒爾茨同時也強調,對於經濟成長,傳統農業很難做出什麼貢獻,惟有現代化的農業,才能像發射衛星的助推器,推動經濟騰飛。因此,如何把傳統農業改造成現代農業,也就很自然地成了要討論的中心問題。
傳統農業究竟“傳統”在哪裡呢?舒爾茨認為,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竭力阻礙技術進步,壓制工業發展,農民變革屢受打擊後,思想被禁錮得像能發酵的死麵疙瘩,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對技術創新失去興趣。他們世世代代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技術水平長期在原地踏步,生產已經形成定局,不可能進一步增加產量。這是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徵。它的直接後果是生產率低,由此導致產出低,農民收入微薄,生產出來的東西,除了填飽肚子外,所剩無幾。
但貧窮是否就意味著資源配置效率低呢?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許多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的觀點,幾乎是眾口一詞,他們認為,農民之所以貧窮,是因為農民既沒有經濟頭腦,又缺乏管理知識,不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因此,如果派專家深入到農村中去,把農民組織起來,幫助他們重新配置現有資源,採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那么,效率可以大幅提高,產量也會隨之增加,貧窮落後的農村就可以烏雞變彩鳳。舒爾茨的觀點卻與此針鋒相對,他認為,即使在傳統農業中,農民也並不愚昧,他們精明能幹,錙銖必較,時刻盤算著怎樣才能少投入,多產出,生產要素在他們手裡,被配置得恰到好處,達到了最佳狀態,即便是學識淵博的專家,也不可能再作哪怕是一小點改進。所以,企圖通過重新配置現有生產要素,來改變傳統農業,只能是一廂情願。
既然傳統農業中資源配置合理,那它為什麼停滯落後,不能成為經濟成長的源泉呢?人們一般認為,這是因為農民鋪張浪費,沒有節約的習慣,特別是婚喪喜事大操大辦,逢年過節山吃海喝,另外,缺少精明、善投資的企業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儲蓄少,投資低。舒爾茨認為,投資低的現象的確存在,但其根源不在於儲蓄少或缺少企業家,而在於投資收益率太低,刺激不了人們投資的積極性,結果傳統農業就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機。
作為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因素,新的生產要素有供給者,也有需求者。供給者開發新的生產要素,並提供給農民。由於氣候、土地等條件的限制,已開發國家的農業生產資料,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不是拿來就可以用,而是要經過研究和改造,才能使之適應於傳統農業社會,能夠擔當起這一重任者,就是新生產要素的供給者。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利用現有的科學知識,生產出新的生產要素。因此,舒爾茨認為,是這些新生產要素的供給者掌握著經濟發展的“鑰匙”。
一隻巴掌拍不響,有了供給,還要有需求,農民是否願意接受新的生產要素,關鍵是看是否有利可圖,而一旦農民接受這些要素,就要學會如何使用,以便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這必然要求農民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獲得知識和技能需要付出成本,從本質上看,它們就是人力資本投資。
人力資本是農業增長的主要源泉,這是舒爾茨反覆強調的一個觀點。他多次借鑑歷史事實,來論證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例如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傷痕累累,一片廢墟,但它很快就擺脫了戰爭的陰影,重振往日雄風,這頗為出人意料。因為,在當時的經濟學家看來,物質資本受到如此重創後,國民經濟已經元氣大傷,短期內很難恢復原狀。他們沒有估計到倖存下來的人力資本對經濟恢復的巨大作用,因而對西歐經濟前景過於悲觀。相比之下,他們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潛力又估計過高,因為他們只考慮到物質資本的增加,而忽視了人力資本的匱缺,而後者又正是經濟成長的關鍵。
舒爾茨還指出,西歐早期工業化中,沒有文化的勞動者的確功勞不小,但這是因為當時資本極為缺乏,而且技術水平低下。在今天,此路已經不通。如果農民素質跟不上物質資本的要求,傳統農業不可能舊貌換新顏。他做了一個構想:如果像印度這樣的窮國,在一夜之間獲得了美國那樣先進雄厚的物質資本,那么僅靠現在技術水平和知識儲備,印度農民能套用自如嗎?顯而易見,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之間的鴻溝實在太大,有了金剛鑽,沒那手藝,照樣攬不了瓷器活。
在人力資本投資中,學校教育是最大的一塊。當農業是依靠開闢新土地,拓寬市場而增長時,學校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但當技術進步成為推動農業前進的主要力量時,學校教育就至關重要。如果不大力興辦教育,1870~1900年丹麥的農業就不可能出現飛躍,日本今天的高科技農業,也只能是海市蜃樓。按照成本收益分析,初等教育最為有利,因為成本最低,而學生完成初等教育後,就不再是睜眼瞎,他們能夠讀書看報,這可以大大降低普及農業技術,推廣農業信息的成本。但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農民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否則就會阻礙農業進步。
舒爾茨樂觀地指出,農業可以成為經濟成長的發動機,這已不容置疑。但是,政府必須向農業投資,這不僅要注意投向,還要對農民給予指導和鼓勵。“一旦有了投資機會和有效的鼓勵,農民將把黃沙變成黃金。”

人力資本理論

首先提出人力資本理論並對經濟發展動力做出全新解釋的是舒爾茨。他在長期的農業經濟研究中發現,促使美國農業產量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勞力或資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與知識的提高。同時,他發現工人工資大幅度增長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釋。他將這一部分歸功於人力投資的結果。於是,舒爾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資本學說,其中心論點就是,人力資源的提高對經濟成長的作用,遠比物質資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同年,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學第73屆年會所作的“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講,被稱作人力資本理論創立的“憲章”,證明了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
所謂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指的是勞動者投入到企業中的知識、技術、創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種資源總稱。它的最主要特點是人力資源天然屬於個人,可以交易。而企業,就是財務資本和人力資本的一種契約關係。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促進經濟成長的各種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些經濟學家不再滿足於把勞動力看做是一種被動的、只能為資本所僱傭的要素,而是提出了勞動同樣是資本的看法。
其一,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超過物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與物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是有相互關係的,認為人力資本與物力資本的相對投資量,主要是由收益率決定的。收益率高說明投資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資;收益率低,說明投資量過多,需要相對減少投資量。當人力資本與物力資本二者間投資收益率相等時,就是二者之間的最佳投資比例。在二者還沒有處於最佳狀態時,就必須追加投資量不足的方面。當前相對於物力投資來說,人力資本投資量不足,必須增加人力資本投資。
其二,人力資本在各個生產要素之間發揮著相互替代和補充作用。舒爾茨認為,現代經濟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自然資源和人的體力勞動,生產中必須提高體力勞動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腦力勞動者的成分,以此來代替原有的生產要素。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在經濟成長中會更多地代替其他生產要素。例如,在農業生產中,對農民的教育和農業科學研究、推廣、套用,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進經濟的增長。
其三,具體數量化計算。進一步加以證明人力資本是經濟成長的源泉。舒爾茨運用自己創造的“經濟成長餘數分析法”,測算了美國1929~1957年國民經濟成長額中,約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做出的貢獻。
教育促進經濟成長是通過提高人們處理不均衡狀態的能力的具體方式實現的。所謂處理不均衡狀態的能力,是指人們對於經濟條件的變化、更新所作出的反映及其效率,即人們根據經濟條件的變化,重新考慮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種資源,如財產、勞動、金錢及時間等。舒爾茨稱這種“分配能力”為處理不均衡能力。這種能力的取得與提高,主要是由於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的作用。這種“分配能力”可以帶來“分配效益”,從而促進個人或社會的經濟成長,增加個人和社會的經濟收入。

主要著作

舒爾茨的主要著作有:
《關稅對大麥、燕麥、玉米的影響》(1933);
《訓練和充實農村地區社會性工作者》(1941);
《改變農業》(1943);
《農業生產和福利》(1949);
《人力資本的投資》(1960)等。
在發展經濟學方面,其代表作有:
《改造傳統農業》(1964);
《不穩定經濟中的農業》(1945);
《農業的經濟組織》(1953);
《世界農業中的經濟危機》(1965);
《經濟成長和農業》(196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