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以穿越漫長古道的冒險經歷和對古老石窟的考察研究在中國西部廣袤的大地書寫了一個外國探險考察者最經典的篇章。享譽世界的敦煌千佛洞讓他名揚天下,也引發了有關文化遺產的聚訟。探險者的經歷、旅行者的見聞與劫驚者的心態盡顯於《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之中。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 作者:蘭登·華爾納 (Landon Warner) 楊鐮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頁數:398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28165834
  • 類型:旅遊與地圖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寫到,塔里木探險考察記,《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是對20世紀以來塔里木探險考察紀實的匯總,梳理了塔里木探險考察的目的、發現、經驗等,從而揭示了塔里木的古代文明和人類對沙埋文明的不斷探索精神。蘭登·華爾納(Landon Warner),近代美國著名的探險家、考古學者。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新疆考古發現與西域文明
中國邊疆研究60年與西域探險考察
第一章難忘的西北之旅
第二章中國古都西安
第三章西行之路
第四章象洞
第五章從六盤山到蘭州
第六章涼州
第七章俄國難民
第八章駝隊
第九章沿黑河而下
第十章額濟納——馬可·波羅時代的城市
第十一章中國沙漠之冬
第十二章吞噬廟宇的沙丘
第十三章敦煌
第十四章千佛洞
第十五章歸途
附錄一萬佛峽:一個9世紀佛教壁畫洞窟的研究
附錄二西行日記
附錄三華爾納與中國文物——《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萬佛峽:一個9世紀佛教壁畫洞窟的研究》和《西行日記》的背景解說
譯後記
編譯說明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蘭登·華爾納(Landon Warner) 譯者:姜洪源 魏宏舉

後記

美國人蘭登·華爾納(Langdon Warner)的名字,早已為許多中國人知曉了,但他當時自北京取道洛陽、西安、蘭州到敦煌揭取莫高窟壁畫的詳細過程,除了敦煌學專家、學者外,恐怕很少有人了解。早在1926年由美國紐約花園城出版社出版的《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The Long Old Road In China),是華爾納在1923年第一次率福格中國考察隊赴敦煌後寫成的考察記,記錄了此行自始至終的詳情。儘管多年來許多學者在研究華爾納來華考察問題時,曾引用過該書英文版的部分內容,但國內尚未見到中譯本。
蒙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榮新江教授的鼓勵並惠賜該書的英文原著,我們不揣淺陋,將它翻譯了出來,為了使讀者詳盡地了解華爾納來華活動的一些更多情況和背景,我們將華爾納在1925年第二次率福格中國考察隊考察安西榆林窟的研究報告《萬佛峽:一個9世紀佛教壁畫洞窟的研究》也翻譯了出來。該報告是第一部榆林窟研究專著,在敦煌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我們將它作為本書的附錄一。華爾納第二次考察的同行者,北京大學陳萬里先生的《西行日記》,對研究華爾納第二次來華考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材料,也是很少見到的當時由中國人寫的西部考察探險著作,我們也將它收人本書,作為附錄二。
譯文由榮新江和南開大學陳海濤兩位先生審核斧正;榮新江先生的序和蘭州大學王冀青先生的長文《華爾納與中國文物》,為本書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學術研究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楊鐮先生自始至終關心本書的出版,並將此書收入《西域探險考察大系》中;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敦煌吐魯番北京資料中心申國美館員、甘肅檔案學校馬春蘭講師等同志提供資料等多方面的幫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譯本第一章至第九章,附錄一的第五章至第八章由姜洪源翻譯;第十章至第十五章,附錄一的第一章至第四章由魏宏舉翻譯。譯者水平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批評指正。

序言

自漢代張騫通西域後,文獻中有了關於西域的正式記載,而歷代對於西域的界定,又大致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西域的主體部分都是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轄範圍。因此,人們往往會把西域——新疆作為同一概念聯繫起來使用。
西域這一片位於中國西部的廣袤地區,自然環境多樣,地理位置獨特。幾千年來,在這裡繁衍生息的人們,與來自中原地區的先行者一起開拓經營,創造了輝煌一時的歷史。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貫穿全境,東西方文明在這裡交會,形成了多民族聚居、多種文化薈萃的特點。然而,自14世紀以後,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世界格局的改變、海運的暢通,以及地緣政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片曾是東西交通樞紐、人類幾大文明的交會之地,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沉寂之後,從17世紀起,在世界列強擴張殖民地、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西域重新吸引了人們關注的視線。隨著中亞地理考察熱的出現與國際東方學的興起,不同國度不同學科的探險考察者紛至沓來,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形成了一個高潮。而在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知識界的覺醒使一批抱著固邊強國願望的有識之士也形成了一股西行考察的熱潮。儘管這些探險考察者的目的不同,一些人的行為受到指斥,但他們以全新的視角和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觀察與探索著新疆,他們讓世界了解了新疆。因此有人說,20世紀是重新發現中國西部的時期。
20世紀末,中國了近2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經濟建設戰略重點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構想被提出,而中國學術界也在西域歷史文化、敦煌吐魯番學與絲綢之路研究等有關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總結100多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西域的探險考察歷史,讓人們真實、準確、全面地認識西域、了解新疆,並為今後的考察與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一些專家學者的共識。從出版者的角度來說,那些考察著述,不僅有著相當高的學術價值,也呈現了雄奇壯闊的西域風光、神秘誘人的古代遺址、多姿多彩的西域風情、驚險曲折的探險經歷,更是難得一覓的出版資源。於是,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紀90年代推出一套大型系列叢書《西域探險考察大系》(第一版)。
叢書第一版總主編宿白,主編馬大正、楊鐮、陳重秋、榮新江,另設編委14人。叢書選題設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外國探險考察者的著述。(2)中國歷史上關於西域考察的著述。(3)現當代中國學者的探險考察及其著述。但由於多種原因,在實際出版過程中,主要實施的是第一項規劃。總計出版了十餘種著作,部分圖書還以精裝和平裝兩種版本面世。在這一過程中,編譯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鍊句結章、索證求實,其艱難程度甚至會超出原創作品;而主編運籌調度、加工潤色、事必躬親的作風也體現了傳統的學者風範。叢書出版後,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隨之而來的相關出版熱潮,促成新疆人民出版社塑造出一個自有品牌
20年之後的今天,人們對西域探險考察的認識更加明確,了解也更為深入。當更多的資料被發現、更多的研究成果呈現在面前時,新疆人民出版社決定編輯出版《西域探險考察大系》第三版。在新版中,除保留原有的部分選題外,又新增了20多種,計畫出版30種。在新版的選題中,學術性與可讀性並重是基本原則。在西域探險考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富於生動細節、符合一般讀者閱讀興趣的著作被優先選用。中國作者原創性著述占有一定的比重,是新版圖書在選題結構上最明顯的變化。圖文合一、相輔並重是這次新版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編輯出版過程中,近年來西域探險考察的研究進展與新的發現是修訂整理的依據;讀者定位與市場反饋是必要的參考:而由主編為每一部著作寫一篇導讀性序言,則是繼續保持的風格。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宿白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大正先生為叢書撰寫了總序,提綱挈領,開宗明義。讀者藉此,不僅可對西域探險考察的性質與意義瞭然於胸,對正確認識中華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發展也將獲益良多。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西域探險考察大系》第三版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併致謝。由於編者水平所限,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