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法學院

西北大學法學院

西北大學法學院是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法學院之一,其前身是成立於1907年的陝西法政學堂。1953年全國高等院校大調整後,西北大學法律系是全國僅保留的四所重點綜合大學法律系之一,1958年法律系併入中央政法幹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北政法學院。1987年西北大學法律系恢復重建,2002年7月正式成立法學院,2005年成立了西部地區首家智慧財產權學院,並與法學院合署辦公。目前,西北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已發展成為西部地區規模較大、特色鮮明、極具影響力的法學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大學法學院
  • 簡稱:NWULS
  • 創辦時間:1907年
  • 所屬地區:中國陝西省
  • 類別:公立大學
  • 前身:陝西法政學堂
  • 院長劉丹冰 
發展現狀,師資力量,學生文化,學院領導,專業培養,精品課程,民法學概論,經濟法學概論,科研成果,

發展現狀

近五年來,西北大學法學院教師及其研究人員,主持各類研究課題182項,其中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以及國際合作項目68項。先後出版了學術專著和教材50餘部,在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80餘篇,榮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第五、六、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等優秀科研成果獎80餘項。另外,學院教師還積極參與有關立法和參政議政工作,先後參與起草和論證的法律、法規達300餘部,為國家立法特別是為地方立法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始終堅持“多渠道、多層次、質量立身”的原則,培養了一大批套用型、複合型法學專業人才。學院法學本科教育現有全日制與輔修兩個層次、法學和智慧財產權兩個方向;研究生教育有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兩個類別。擁有法學碩士一級授予權,設定了國際法學、經濟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等四個二級碩士學位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目前學院在校學生近千人。
學院現設有法學系、法律碩士教育中心、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經濟法研究中心、國際經濟法研究所、國家智慧財產權培訓(陝西)基地等多個教學、科研和培訓機構,擁有西北地區首家模擬司法實驗室以及模擬法庭,圖書資料室等教學輔助機構。
西北大學法學院正以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在促進陝西乃至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師資力量

西北大學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結構合理。學院及其研究機構現有教師及其研究人員58人,其中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職稱者31人,博士學位獲得者23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10人,獲得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教師占師資總數的87%。另聘請有著名法學家陳光中、梁彗星、吳漢東、沈四寶等近40位兼職教授,強化人才培養。20餘名教師在全國性法學研究學會中擔任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職務;學院教師中有10餘人擔任省、市兩級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學院教師還積極參與有關立法和參政議政工作,先後參與起草和論證的法律、法規300餘部,為國家立法特別是地方立法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模擬法庭模擬法庭

學生文化

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了模擬法庭,辯論賽等一系列極具特色的學生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個人能力,在所參加的省和學校一系列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更為日後的升學和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就業形式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法學院一直保持著較高的一次性就業率,先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三千餘名各類優秀法律人才。培養的學生以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業務能力獲得了用人單位的一致肯定和讚揚。

學院領導

院 長 劉丹冰 教授
黨 委 書 記 胡征俊
黨 委 副 書 記 馬麗
科 研 副 院 長 曾加 教授
教 學 副 院 長 鄭輝 副教授
行 政 副 院 長 成劍

專業培養

法學專業
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受到良好的法律教育,具有法律理論功底,能熟練掌握憲法、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和經濟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通曉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技術,能在法律或相關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或實務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律基本理論、法律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通過系統法學培訓和案例教育,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1)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法學觀,能運用辯證唯物論分析各種法律問題和法律現象,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分析研究和解決具體案件;
(2)掌握我國現行各項法律、法規,並了解它們在貫徹實施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3)全面通曉我國在對外開放中所涉及的各項國際性法律,包括調整國家與國家關係的國際公法、處理涉外法律衝突的國際私法和規範國際經濟貿易關係的國際經濟法,了解各有關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
(4)了解我國立法和國際立法和新趨勢;
(5)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能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撰寫有一定理論水平的論文或調查報告;
(6)通曉一種外語,能開展對外交流和翻譯資料;
(7)掌握經濟學和管理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8)能熟練使用計算機,掌握資料查閱和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
課程結構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刑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公司法、契約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1.實習:熟悉公檢法司系統,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公司、企業法律實務工作程式和內容,參與司法實踐,將法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起來。
2.模擬法庭:由教師指導,學生自行組織模擬實施案例司法程式。
學分要求:總學分168學分。其中:通修課程41學分,學科核心課程34學分,學科方向課程15學分,通識課程12學分,選修課程40學分,實踐教學環節16學分,課外附加學分10學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學位

精品課程

民法學概論

民法學是法學本科專業十四門核心課程之一,其課時量一直多於其他專業基礎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法本身的重要性突現,加重民法學課程的比重,重視民法學課程體系建設已成為各大院校進行法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我院也不例外,現已將民法學分解為民法學概論、契約法學和婚姻家庭與繼承法學三門課。由於各大院校在民法學課程設定上的差異,導致教材內容編排上的不同,造成選用教材困難。民法學概論重點課程體系建設的啟動,既可以將我院教師多年研究積累的成果融會在出版的教材中,以體現我院教學研究的實力與水平,又能與我院有關民法學概論課程設定的要求相配合。
本項目的研究,注重知識創新、難點突破,通過編著教材,將我院教師多年研究所積累的成果融會其中,以期在國內民法學的教學研究中占據一席之地,充分體現我院的實力與水平,並與我院民法學概論課程設定的要求相配合。

經濟法學概論

經濟法學是我校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法學院經濟法碩士專業的主幹課程,對培養複合型法律、經濟及管理人才意義重大,亦是當前專業調整和教學內容改革的重點。
目前國內這方面的教材大都比較陳舊,且觀點凌亂,沒有反映國內外最新立法成果和學術思想。我院近年來在《經濟法學》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改革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國家教育部的要求還相差較遠,需要進一步強化努力。
本項目擬先進行廣泛調研,對該課程的體系、結構、內容和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並召開多種類型的研討會,認真聽取同行專家的意見,充分借鑑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擬定出新的完整科學的教學大綱、教學計畫和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建構新的《經濟法學》課程體系,力爭在經濟法的價值、目的、原則等基礎理論問題以及經濟主體法、市場軌製法和巨觀調控法研究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科研成果

出版專著
審理論與實務 張煒達 尉 琳 合著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9年
中國證券法 張煒達 參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
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金融法 劉丹冰 主編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8年
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 曾 加 獨著 商務印書館 2008年
國際私法學 曾 加 主編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8年
國際私法(雙語教程) 曾 加 主編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農村低保供養法律指南 曾 加 主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
契約法 楊麗珍 參編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8年
中國企業破產法適用 張煒達 參編 西安地圖出版社 2008年
簡明經濟法教程 劉丹冰 合著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年
人身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楊麗珍 主編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中國法律思想史綱 段秋關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7年
國際貿易中的法律問題 王 芳 主編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7年
農村房屋·宅基地·鄰里糾紛法律指南 王思峰 主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
農村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律指南 田紅梅 主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發展經濟學 劉丹冰 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法理學 張曉芝 合著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6年
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研究 鄭 輝 主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國際法 張曉芝 主編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5年
憲法學 何寧生 副主編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4
法理學——法與社會發展關係研究 張曉芝 獨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3年
入世後,中國金融法律的理論與實 劉丹冰 獨著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君主論導讀 何寧生 合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
聯邦黨人文集導讀 何寧生 合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
銀行實務與法律 劉丹冰 合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年
經濟法學綱要 劉丹冰 合著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