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葉榕(原變種)

藤狀灌木,老枝無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葉兩列,薄革質,全緣,長橢圓形,長 7-11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稀圓形,乾後褐色,表面無毛或 沿中脈或小脈疏被柔毛,背面幼時被柔毛,後脫落,基生側脈不延長或延長至葉片1/3處, 側脈每邊5-7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褐葉榕(原變種)
  • 外形:老枝無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
  • 海拔:400-880米
  • 分佈:廣西、廣東
中國植物志系統位置,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

中國植物志系統位置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蕁麻目 Urticales
桑科 Moraceae
波羅蜜亞科 Subfam. ARTOCARPOIDEAE
榕族 Trib. Ficeae
榕屬 Ficus
無花果亞屬 Subgen. Ficus
薜荔榕組 Sect. Rhizocladus
薜荔榕系 Ser. Plagiostigmaticae
薜荔榕亞系 Subser. Plagiostigmaticae
褐葉榕 Ficus pubigera

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老枝無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
葉兩列,薄革質,全緣,長橢圓形,長7-11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稀圓形,乾後褐色,表面無毛或沿中脈或小脈疏被柔毛,背面幼時被柔毛,後脫落,基生側脈不延長或延長至葉片1/3處,側脈每邊5-7條;葉柄長約1厘米,微被柔毛;托葉披針形,長約4厘米,早落。
榕果生於落葉小枝葉腋,球形,直徑1-2厘米,表面疏生瘤狀小凸體,被柔毛,頂部微臍狀,基生苞片腎形,被柔毛;無總梗,榕果內壁花間散生針形剛毛;雄花具柄,生於內壁近口部,花被片4,不相等,倒披針形,雄蕊2枚,花葯長圓形,具短尖,花絲極短;癭花具柄,花被片4,不相等,近匙形,花柱近頂生;雌花,生於另一榕果內,近無柄,花被片4。瘦果長橢圓形,稍扁,長2-2.5毫米,花柱近頂生,柱頭小。
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880米(雲南達1600-2300)石灰岩山地。

地理分布

雲南、廣西、廣東。
尼 泊爾、錫金、不丹、印度(西北至東北)、緬甸、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