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補骨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瘍科選粹》卷八。具有《雜病源流犀燭淨》:補骨之功效。主治①《瘍科選粹》:跌傷,夾傷。②《雜病源流犀燭》:跌扑夾傷,筋傷骨損。

基本介紹

  • 名稱:補骨散
  • 出處:《瘍科選粹》卷八
  • 組成:古銅錢、乳香、沒藥
  • 功用:《雜病源流犀燭淨》:補骨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古銅錢二百,乳香、沒藥(為細末)各一兩(30g)。

用法用量

先將銅錢用銅絲並穿,以活桑木為柴,燒錢至紅,在米醋一大碗內淬之,再燒再淬七八十次,取碗底沉下銅銹屑,就以醋洗淨炭灰,瓷瓶收貯。用時以黑雄雞一隻,清水煮熟,去肉用骨,以醋炙酥,為末,加入乳香、沒藥末,銅屑亦研極細,和勻,取患人頂心發一縷,燒灰,和前藥末二分五厘,好酒調,止一服,如吐再一服。痛止不可再用。

功用

《雜病源流犀燭淨》:補骨。

主治

①《瘍科選粹》:跌傷,夾傷。②《雜病源流犀燭》:跌扑夾傷,筋傷骨損。

方義

古銅錢續筋接骨;乳香、沒藥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三味配伍,對跌扑夾傷,筋傷骨損者,可收續筋接骨、祛瘀止痛之效。

使用注意

終身忌食荸薺。

附註

《濟陽綱目》將本方改為丸劑,名“接骨丹”。(《實用中醫三味藥方》)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雜病源流犀燭》:“補骨散,古錢二百,銅絲穿桑柴燒紅,米醋淬七八十次,取碗匠沉下銅銹層,就以醋洗淨炭灰,磁瓶收。用時以黑雄雞一隻,清水麥熟,去肉用骨,醋炙為末。加乳香、沒藥各一兩研,銅層亦研細和勻。取患人頂心發一縷,燒灰,和藥末二分五厘。酒下,止一服,如吐再一服,痛止不可再用。但終身忌貪荸薺。但成藥止用二分五厘。乳、沒何必各用一兩,今特斟酌良法。莫若各末各自收貯,臨時配合,骨一分,乳、沒末各六匣,銅末三厘為妙,或作丸,臨時酒化服亦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