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尾艾蛛

裂尾艾蛛

裂尾艾蛛,Cyclosa senticauda (Zhu et Wang,1994),蜘蛛目園蛛科艾蛛屬的一種蜘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裂尾艾蛛
  • 拉丁學名:Cyclosa senticauda (Zhu et Wang,1994)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園蛛科
  • 亞科:園蛛亞科
  • :艾蛛屬
  • :裂尾艾蛛
  • 分布區域中國(陝西)
形態描述,雌蛛,雄蛛,特徵,

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6.10—7.20。體長7.20者,頭胸部長2.10,寬1.60;腹部長5.10,寬3.00。前中眼基部略前突,額部向下後方傾斜。兩眼列均後曲。前中眼間距等於前中側眼間距(0.10:0.10),後中眼間距大於後中側眼間距(0.03:0.18)。
中眼域前邊大於後邊(0.35:0.30),長等於寬(0.35:0.35)。後中眼>前中眼>前側眼=後側眼(0.15:0.13:0.10:0.10)。
背甲黑褐色,胸區兩側的中央黃色。頸溝、中窩凹陷明顯。螯肢黃色,有淺黑褐色素,前齒堤4齒,後齒堤3齒。顎葉、下唇胸甲黑褐色。步足黃色,有黃褐色環紋。足式為:1,4,2,3。
腹部前端尖圓,中段寬,後端圓形,近末端的兩側各有一突起。背面正中心臟斑黃褐色,兩側銀白色,其前、中及後部各鑲有一黑色斑。腹部末端銀白色,也鑲有黑色斑點。腹部側面黃色,沿體軸有黑色斜條紋。腹部腹面正中黃色,呈長方形,其兩側各有一黑色縱條斑。
超越紡器後的突起的腹面,呈黑色,正中有一銀白色斑點。外雌器橢圓形,垂體短,三角形,其長度約為外雌器長的一半。

雄蛛

體長3.70,頭胸部長1.90,寬1.50;腹長1.20,寬1.00。腹部背面銀白色,前、後兩端部黑褐色,心臟斑黃褐色。足式為:1,4,2,3。第Ⅱ步足脛節內側刺兩列,每列6根。觸肢器的中突背側有3個突起,中間的一個最長。

特徵

本種與雙錨艾蛛Cyclosa bianchoria Yin et al.,1990(Yin et al.,1990:59,圖148—155)形態相似,但有如下幾點不同:(1)垂體形狀不同;(2)後者的腹部後端鈍圓;(3)觸肢器的中突、頂突形狀兩者不同。本種的外雌器構造還與銀斑艾蛛Cyclosa argentataTanikawa et Ono,1993(Tanikawa&Ono,1993:59,圖10—12)相象,但本種的外雌器基部兩側隆起間距寬,兩種腹部形狀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