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懋功

袁懋功

袁懋功(1612—1671),字九敘,順天府香河(今河北省香河縣)人。順治三年進士,歷任禮科給事中、刑科給事中、太常寺少卿、通政司通政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光祿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雲南巡撫山東巡撫等職,康熙十年卒,年六十。謚清獻。

袁懋功為人溫良易宜,生平無疾言遽色。遇疑事,剖以一言立解。講習吏治,務在休養生息。對待屬吏嚴而不刻,推誠接物,人罔敢以欺售者。條上便宜,前後以什百計,皆關國家大計。撫滇九載,政績為諸省冠。性尤孝友,與兄袁懋德敬愛甚摯。兄弟卒後並祀鄉賢。與其父袁邦化並在縣誌有傳。

基本介紹

  • 本名:袁懋功
  • 字號:字九敘
  • 出生時間:1612
  • 去世時間:1671
生平概略,佚事輯錄,

生平概略

據《清史稿》袁懋功列傳記載:袁懋功,字九敘,順天香河人。順治三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疏請慎簡學官,磨勘文體,釐定禮制。又以前明廢官援恩詔踵至,請敕吏部會都察院嚴覈才品。累擢戶部侍郎。十七年,世祖諭懋功才品敏練,授雲南巡撫。時雲南初定,懋功令降卒入籍歸農,墾無主之田。編保甲,以時稽察。奏減屯田糧額,請停派部員履勘田畝。撫雲南九載,政績大著。以父憂去。服除,起山東巡撫。康熙十年,濟南五十六州縣衛新墾地被淹,懋功疏請展限一年起科,部格不行,上特允之。調浙江,未行,卒,謚清獻。
袁懋功
上述記載較為簡略。其實袁懋功在外任巡撫之前擔任過很多官職,並且兩次被降官降級。其在順治三年任禮科給事中,五年任刑科給事中。順治十年,以集議總兵任珍罪,坐黨附鐫級。不久就擢任太常寺少卿,累遷至通政司通政使。順治十二年,擢刑部侍郎,尋調任吏部侍郎。十三年,以議免員外郎朱世德虧稅事,降光祿寺少卿。十六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年底又擢戶部右侍郎。
順治十七年,滇中初定,特簡袁懋功為雲南巡撫,賜袍、馬並帑金三千以俾治裝。清朝封疆大吏一般都有兼銜,袁懋功任雲南巡撫時領兵部左侍郎銜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袁懋功至滇後,宣布恩信,整治瘡痍,恢復生產,加強治安,並令土官子弟赴學宮訓課,其優者並許應試。行之九載,頗有成效。時吳三桂驕橫有異志,袁懋功鎮之以靜,其部曲皆愛重之,無敢犯其法者。
康熙六年,以父憂歸。九年,起授山東巡撫。聖祖召見,詢問慰勞,賜蟒服、鞍馬。在任仁慈廉靜,正己率下,一如撫滇時。十年五月,黃河決口,濟南大水,五十六州縣衛新墾地皆被淹,袁懋功疏請展限一年起賦,格於部議。袁懋功於病中口占遺疏,猶剴切爭之,疏中有“臣即填溝壑,死無恨”之語,聖祖感動,如所請行。康熙十年秋九月卒,年六十,賜祭葬如例,謚清獻。

佚事輯錄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記載:袁懋功撫滇時,丁外艱歸,轎圍用白氈。或曰:“昔某公遭艱歸,於轎頂之中,為一小龕,奉紙位一,載而行。”懋功將用之,一友曰:“公非宗子。神所依之主在六完老先生所,若公復奉一主,是神有二矣。此禮,惟長房長子得行,公奔走可也。”懋功拜而謝之。
袁懋功
山東巡撫袁懋功與浙江巡撫范承謨都是康熙初年著名的清官,有“南范北袁”之稱。袁懋功不僅為官清廉,而且確為地方經濟之才。其撫山東時,浙江巡撫范承謨因病請辭,朝廷擬以袁懋功改任浙江巡撫,山東各界通過官府奏請將袁懋功留任山東,詔下之時,袁懋功已積勞成疾,康熙特在詔書御批令袁懋功“臥治山東”。
袁懋功卒後歸葬之時,山東沿途哭拜者不絕於路,有數百人護送靈柩到香河。袁懋功被安葬於香河縣大王莊村前的袁家祖墳內,墓前有石碑,上面刻著保和殿大學士李霨撰文、兵部尚書朱之弼書丹的《袁清獻公墓志銘》。
袁懋功與魏象樞為同榜進士。袁懋功卒後,魏象樞曾作《挽袁九敘同年巡撫山左卒於官》詩曰:節鉞重開撫二東,清操惠政許誰同。百年鼎望歸梧鳳,數載深勞起澤鴻。風雨漫催雙鬢老,弟兄真惜此人空。回思滕館分襟日,蕭索秋心寄野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