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成立於1895年8月,位於台中市霧峰區。負責台灣的農業試驗研究工作。本所占地145公頃,其中建築面積17公頃,主要建築包括行政大樓,試驗研究大樓及各種附屬建築等。農場面積128公頃,灌溉排水設施完善,為全國首善之農業試驗研究環境。

基本介紹

沿革,歷任首長,日治時期,民國時期,組織,內部單位,行政單位,業務組,附屬單位,合作機構,國際組織,國內機構,

沿革

1895年8月,台灣總督府成立水稻試作所,最初設於今台大醫院新館址。
1900年,改為台北縣農事試驗場
1901年,改為台灣總督府台北農事試驗場(另有台中及台南農事試驗場)。
1903年5月16日,遷至台北廳大加蚋堡頂內埔莊(後為富田町329番地,土地涵蓋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館,原廳舍址為今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區營業處址,農業試驗所昆虫部廳舍仍被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使用)。11月17日,合併台中及台南農事試驗場,改為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1921年8月2日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成立,原農事試驗場與糖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畜場整並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農業部底下設有種藝、農藝化學、植物病理、套用動物及畜產等5科,仍用原農事試驗場廳舍和試驗場;台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遷入農事試驗場全面取代原本的農事講習,招收豫科、農業科及林業科學生。
1925年成立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昆蟲標本館(1939年一併改為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昆蟲標本館)。
1939年4月28日中央研究所裁撤,農業部改制為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下轄育種農藝、農藝化學、病理昆蟲、畜產、園藝等5科和總務課。
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稱“台灣省農業試驗所”,直隸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9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台灣省政府,農試所改為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農業試驗所
1977年12月,該所原位於台北公館的機關全部遷移台中縣霧峰鄉萬豐村(今台中市霧峰區萬豐里)現址。
1999年7月1日精省,改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2012年農業部成立後,將改為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歷任首長

日治時期

藤根吉春:1903年11月17日-?

民國時期

趙連芳:民國34年11月-35年3月
凌立:民國35年4月-36年7月
湯文通:民國36年7月-39年1月
徐水泉:民國39年1月-58年12月
萬雄:民國59年4月-75年10月
杜金池:民國75年11月-84年8月
林俊義:民國84年8月-97年2月
陳炳輝:民國97年3月-97年8月
劉大江:民國97年8月-99年9月
陳駿季:民國99年9月-現任

組織

所長 副所長 主任秘書

內部單位

行政單位

秘書室
人事室
會計室
政風室

業務組

作物組:設有稻作、雜糧與特用作物、果樹、蔬菜、采後處理、作物生理與逆境、生物統計、作物資訊研究室。
生物技術組:設有生物安全、分子遺傳、組織培養、產品開發研究室。
農業化學組:設有“土壤及植物體營養診斷中心”及“台灣土壤陳列館”。
植物病理組:設有真菌、病毒、細菌及線蟲等四個作物病害研究室,及專責食用及藥用之菇類研究室。
套用動物組
農業工程組
農業經濟組
作物種原組
技術服務組
農場管理組

附屬單位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1]:設有農藝系、園藝系及植物保護系。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2]:設有熱帶果樹、蔬菜、植物保護及經營利用等四個系。
花卉研究中心[3]
關西工作站

合作機構

有雙邊簽署合作備忘錄或協辦各項國際會議的機構

國際組織

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SA(亞太種子協會)
APO(亞洲生產力組織)
AVRDC(世界─亞洲蔬菜中心)
APAARI(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
ATCWG(亞太經濟合作協會)
AARDO(亞非農村發展組織)
IRRI(國際稻米研究所)
美國普渡大學

國內機構

亞洲大學 (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