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疾病

血管外科疾病指除腦血管、心臟血管以外,涵蓋所有外周血管,即四肢、胸腹部、頸部發生的動、靜脈疾病,是外科領域一門新興的獨立學科——血管外科研究的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管外科疾病
  • 疾病分類:動、靜脈血管疾病及血管其他疾病
  • 常見疾病:動脈硬化閉塞症、腹主動脈瘤等
  • 檢查:血管超聲檢查可進行初步診斷
疾病分類,常見疾病,檢查,鑑別診斷,治療原則,

疾病分類

人體除毛髮、指甲、角膜以外,血管遍布全身。血管外科涉及人體血管疾病的範圍很廣,大致可分為3類。
1. 動脈血管疾病
(1)擴張性疾病: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
(2)缺血性疾病:動脈硬化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栓塞、頸動脈狹窄症、腸系膜血管病變。
2. 靜脈血管疾病
(1)倒流性疾病: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
(2)回流障礙性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布加綜合徵、Cockett綜合徵、靜脈血栓後遺症。
3. 血管其他疾病
(1)動靜脈瘺:先天性動靜脈瘺、腹主動脈腔靜脈瘺、先天性肺動靜脈瘺、後天性肺動靜脈瘺、直接型頸動脈海綿竇瘺、間接型頸動脈海綿竇瘺等。
(2)血管畸形:腦動靜脈畸形、先天性靜脈畸形、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第Ⅱ和第Ⅲ型脊髓血管畸形、第Ⅳ型脊髓血管畸形等。

常見疾病

1. 動脈硬化閉塞症
醫學上將動脈硬化所導致的全身動脈阻塞性疾病統稱為動脈硬化閉塞症。好發於某些大中型動脈,如腹主動脈下段、四肢的動脈,是中老年患者動脈狹窄、閉塞或動脈瘤性病變的主要原因。下肢動脈發病最常見,患肢有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死等肢體缺血症狀。
2. 腹主動脈瘤及各種周圍動脈瘤(頸動脈、內臟和四肢動脈)
常見症狀為病變部位出現搏動性腫塊,可伴有疼痛。瘤內常出現附壁血栓,血栓脫落後可導致瘤體遠端動脈栓塞。瘤體增大可壓迫臨近的組織和器官。瘤體破裂大出血可危及生命。
3. 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患者主要表現為突發劇烈胸痛、高血壓、呼吸困難等症狀,隨時有生命危險,診斷後應儘早治療,多數患者可通過介入治療治癒。
4.急性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
患者可突然出現患肢劇烈持續性疼痛,伴有肢體皮膚蒼白、麻木和運動障礙,是血管科急症,最好能在發病6~8小時內手術取栓,否則可出現肢體缺血壞死並危及生命。
5. 下肢淺靜脈曲張
多為大隱靜脈及其屬支病變,是外科的常見病。主要是淺靜脈曲張,伴有患肢腫脹、脹痛、酸脹或沉重感,小腿皮膚皮炎、濕疹、色素沉著和潰瘍。
6. 下肢深靜脈血栓
多為外傷、手術或長時間臥床後發病,多為左下肢。主要表現為患肢疼痛和腫脹,並短時間內進行性加重,嚴重時出現股青腫。一旦懷疑有深靜脈血栓,患者應臥床,進行血管超聲檢查明確診斷,並儘早抗凝治療,必要時行溶栓、取栓及濾器置入治療。
7. 其他疾病
包括雷諾綜合徵、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足、各種類型大動脈炎、血管損傷、動靜脈瘺、血管畸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肺栓塞、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徵、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徵、淋巴系統疾病等。

檢查

通過血管超聲檢查可進行初步診斷,進一步可進行核磁共振、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等檢查。

鑑別診斷

下肢動脈狹窄、閉塞或動脈瘤性病變常需要與椎間盤突出症進行鑑別。檢查時可發現下肢皮溫低,動脈搏動減弱或者消失。

治療原則

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療根據不同情況選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微創治療。對缺血性疾病,藥物治療的主要作用在於控制疾病繼續發展,緩解疼痛。
1. 靜脈曲張
微創治療包括雷射閉合術(EVLT)、電凝術、射頻閉合術、刨吸術(TRIVEX)、內鏡下交通靜脈離斷術(SEPS)等。
2. 動脈瘤
採用覆膜支架瘤腔內隔絕術。
3. 動脈狹窄、閉塞
採用頸動脈支架(CAS)治療頸動脈狹窄,採用股淺動脈的介入治療、膝下長球囊技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4. 靜脈血栓
採用置管溶栓術、髂靜脈介入開通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