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王洞

蠻王洞

蠻王洞,位於沿河自治縣北部新景鄉烏江西岸岩壁,洞下是奔騰的烏江,這裡是堪稱烏江第一險灘的龔灘,對岸屬重慶市酉陽龔灘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蠻王洞
  • 位於:沿河自治縣北部新景鄉烏江西岸
  • 堪稱:烏江第一險灘的龔灘
  • 洞口高:30米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蠻王洞,陝西漫川關蠻王洞,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蠻王洞

蠻王洞因洞內供有“蠻王”神像而得名,相傳古代有一位蠻王藏兵於此,後人為紀念他的歷史功績,在洞內建廟塑像,安置住持僧,常年焚香膜拜。寺廟和神像建於何時已無可考,清鹹豐元年(1851)曾進行維修。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為朝拜蠻王日,這天,香客雲集,遊人如織,香菸繚繞,方圓幾十里的土家、苗、漢各族民眾前來焚香獻貢,祈禱蠻王保佑平安。
蠻王洞蠻王洞
蠻王洞洞口高30米,寬12米,平直深15米。洞口左邊有自然立石,高約3.2米,寬約1.6米,石下半部有高約1米、寬0.7米摩崖,刻有花邊,正中書“蠻王洞”三字,其餘文字已風蝕不可辨。據志書記載,洞內距洞口9米處是蠻王像台,高15米,寬3米。泥塑的蠻王像為站姿,高約5米,甚是威武。像台基石上雕刻展翅欲飛的雄鷹和盤子花圖案。洞口建三層木質結構樓閣,名“財神閣”,內有蠻王畫像。洞外左側岩壁上書“拍岸驚濤”四個大字,筆跡遒健,相傳為清代書畫家孫清彥所書。民國31年(1942年)一雲遊僧人在洞口石壁上銘刻書文,右書“無上金剛大曼茶羅”,中書三行梵文,左落“那左釀左書”。神像和樓閣可惜於20世紀70年代被毀。
驚濤拍岸摩崖石刻驚濤拍岸摩崖石刻
如今,來往船隻可直達洞口停泊,不需要再費周章。梵文摩崖石刻已被淹沒在水中,“驚濤拍岸”四個大字略高於水面,在水中形成倒影。
“蠻王”到底為何神?蠻王,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首領。“蠻”,具有勇敢、強悍、機智的意思,“蠻王”,是一位有功於民的首領,生為人傑,死為鬼雄。蠻王並非確指一人,各民族、各姓氏所拜祭蠻王各有不同。在沿河,人們信仰的蠻王主要有廩君、盤瓠、田宗顯、冉安昌、楊再思、張恢等。
蠻王洞梵文摩崖石刻蠻王洞梵文摩崖石刻
洞口寺廟名叫“財神閣”,說明蠻王又是人們心目中的財神。土家族人信仰的財神,流傳於烏江流域有“酉溪四財神”傳說:在很久以前,土家先民在嚴、羅、冉、唐四大首領的帶領下,沿著烏江來到酉溪,為了生存,他們叫手下用檀香木生火,並向天神祈禱,保佑平安,他們的行動感動了天帝,賜給他們每人一塊金磚,成為財神。這個傳說被土家人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並且在堂屋神龕上寫上“酉溪顯化求財有感四官位”。四大財神是否與財神閣有關,不得而知,不過,在蠻王洞周圍確有“嚴”、“羅”、“冉”、“唐”四姓人家居住,如龔灘鎮就有大量的羅姓和冉姓人家。
在沿河的田姓人家堅持認為,蠻王姓田,也就是他們的一個遠祖田茂獲,“茂”與“孟”在當地方言中讀音相同,歷史上有沒有田茂獲,還有待考證。據史志記載,田氏早在南朝時期就成黔中一帶的強宗大姓。隋朝時,21歲的田宗顯就任黔中剌史。在民間傳說中,他機智而神武,時有陝西天鵝山金頭和尚叛亂,田宗顯(或說為田宗顯十四孫田祐恭)變成狗將其殺死,為國家和人民除去一大禍害,後來又飄洋過海,冒著生命危險帶來谷種,讓土家人吃上大米,他是一個值得人們敬重的蠻王。
洞內有石碑兩通,皆被破壞成數塊,雖殘缺不全,但字跡清晰可認,碑的正上方刻有“永垂不朽”四個大字。其中一碑較為完整,落款時間為鹹豐元年十月,碑序錄於下:
蠻王洞石碑蠻王洞石碑
常思神以民為主,而民因之起敬,神遂從而賜之以福。則是神,是以民實相維繫益相依附者也。庚戌秋,余等同遊河西蠻王洞,見其神像傾□,身首異地,心傷者久之。詢其住持,則云:像系泥塑所刻,洞頂石漿滴下以致浸壞。嗟夫,神既以民為主,而忍令其敗壞乎?於是商及同游□,欲易之首,成金其身,亦僅助得金身之費,而洞頂不能絕其浸漏,則洞頂之年而仍敗壞不止,徒費□□之財,究竟不能妥神龕於久遠矣。乃欲絕洞頂之浸漏,約計磚瓦之費,工匠之資,非數十金不為功。茲得仁人君子傾襄樂助,共成其□,致令神像煥然一新,則神靈丕顯,均叨福佑於無疆矣。因將眾善姓字上□石,以昭來世,此為序。
……
鹹豐元年小陽春□浣……
另一石碑相對古老一些,四周刻有花邊,文彩較為優美,可惜只剩下右邊一小半,殘存的碑序如下:
蠻王洞
古有蠻王洞者,岡陵疊翠,屏障嵯峨,石壁臨江,魚龍爭躍,洞門無鎖,猿鶴來游,此雖天造地設以成一勝景,而因洞立廟經營,拮据前人之力居多。值□祀之秋,雖未能丹楹桷塗金埡綃,上為神色而以補葺之微芳,繼創始之□功,務期翼……堪歷久遠,茲既功成一旦,眾□□沒爰為……以志不朽雲……
從現存的碑文來看,蠻王是一位深受世人敬仰,為人民帶來福祗的英雄人物。據清道光《思南府志》之卷三:“財神閣,在龔灘,去城北四百里,東岸屬酉陽,西有蠻王洞,峭壁陡絕,深且無際,俗傳孟獲藏兵於此,因以名,洞口肖有孟獲像。”孟獲為三國蜀漢時期南中一帶的少數民族首領,因其審時度勢歸順了諸葛亮,為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作出了貢獻,被後人尊之為神。
在蠻王洞的最深處有一小洞,似乎被人鑿過,下面有一堆黃泥,人們稱這個小洞為梭米孔。關於梭米孔的來歷,在當地有一個傳說:戰國時代,楚國和秦國較為強大,經常欺負毗鄰的巴國。為了躲避戰亂,在巴國的貴族中,有五個首領流入五溪,其中一支率部族數百人溯烏江而上,被圍困於洞中。由於糧草斷絕,只能坐以待斃。一日,巴蠻酋在夢中聽見王母娘娘說:“每到寅卯時分,可跪在那個小石孔前,小孔會流出米來,去接吧!”蠻王醒來,依囑行事,果然從小石孔里源源不斷流出米來,這個小孔就是梭米孔。巴蠻酋又在在神仙的指點下,與當地土著居民和好,派出人員幫助他們耕耘種植,傳授耕作技術。從此,巴蠻與當地百姓互通往來,和睦相處,互相通婚,融合在一起了。關於那個梭米孔,後來被一個貪心的和尚鑿大,就再也不流米了,流出來的只是一些泥沙。對此,後人在洞壁題詩寫道:
梭米洞前話古今,
可笑愚僧太痴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
鑿洞不如去農耕。
神像後有一橫行暗洞,可通7千米處的土坨子。洞頂邊緣有鐘乳石,千姿百態。峭壁離地七八米處有一斜形小縫,人們每逢“蠻王”香會時,都要爬行至洞中取來細膩粘滑的棕紅色泥土,做成各種玩具,堅硬美觀,經擊不碎。洞口石壁兩旁,歷代騷人墨客多題詠其上,可惜年代久遠,只有兩首句可辨。一首為清代秀才楊芝田的七絕:
洞口森森樹色青,
洞中樓閣半藏形。
樓下大江東逝水,
浪花翻處白如銀。
另一首為清代學者羅次仁的七律:
上一屋樓又一樓,
目空兩岸氣橫秋。
波濤滾滾魚龍化,
山徑幽幽草木柔。
洞口風狂鳴鐵馬,
灘頭霧密起沙鷗。
笑他亂石頑如我,
甘臥江中讓各流。
在洞口四周的懸崖上古樹成林,風景獨特,特別是那些黃桷樹,根枝緊貼石壁,顯示其堅韌頑強的生命力,叢林中隅爾有群猴嬉戲。令人傷感的是,這些古樹卻正遭砍伐。洞的左側懸崖有棵黃桷樹,主桿被斬,根枝被截,只剩下裸露在石壁上的根須,樹樁有被鐵絲拉扯的痕跡,可能是因為貼得太緊吧,才沒有被連根拔走。據推船的劉老闆說,蠻王洞一帶的山坡已被當地村民長期租給了對面的龔灘鎮,說是為了開發龔灘古鎮的旅遊業。由於無人管理,這一片的枯藤古樹便成了奇貨可居,常有人過河砍伐,枝幹用作木柴,根部用作根雕。劉老闆平時以渡船為業,由於過河人少,在閒空時便挖樹根賣,雖然樹根的價格一直上漲,但好的樹根卻越來越少。
蠻王洞蠻王洞
在務川,也有一個洞名叫麻王洞(蠻王洞),有麻王仙姑的傳說,很久以前,一位農家姑娘被白虎引渡成仙,有一年,烏江流域一帶發生瘟疫,當地的土家、仡佬、苗族廣大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仙姑及時顯靈,趕走瘟疫,治好疾病,人們感謝仙姑的大恩,在洞中建廟紀念,今遺址尚存。
蠻王洞,作為民族歷史文化的見證,本應該大力保護,不能因目前的一點點利益而破壞。發展旅遊本是好事,但如果以破壞生態的代價來發展旅遊,其結果是得不償失的。保護烏江文物和生態環境,黔渝兩地責無旁貸,希望能達成一致共同保護,禁止砍伐,保護文物。

陝西漫川關蠻王洞

蠻王洞系一天然石洞,位於漫川關鎮與法官鄉交界處的蠻王寨下,與姨娘寨隔河相望。傳說南宋一地方土匪頭子號稱蠻王,占山為王,為非作歹,與前來圍剿的楊八姐交戰時,曾盤踞此洞頑抗,因而此山得名蠻王寨、此洞得名蠻王洞。蠻王洞對面的"姨娘寨"、前店子村的"蠻王頭"、"箭河村"、湖北黃雲鋪的"絞腸關"、"蠻王墳"等風物景點地名均與"楊姨娘智斗蠻王"有關。蠻王洞深60餘米,寬80餘米,高近10米,可容納千餘人。洞中央頂部垮塌巨石,洞內現存蓄水池長約4米,寬近3米,深約2米,以儲雨水備用。洞外山岩陡峭,地勢險要,出入艱難,當地人為躲避戰亂多隱匿於此。傳說因洞內有巨蟒出沒,又被訛傳為"蟒王洞"。每逢雨季,洞口水珠垂簾,雲霧繚繞,時有彩虹呈現,堪稱奇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