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五加(植物)

蜀五加(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蜀五加(學名: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是五加科五加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陝西貴州甘肅四川河南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3,2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灌木叢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蜀五加
  • 二名法: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傘形目
  • :五加科
  • :五加屬
  • 分布區域:陝西省, 甘肅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重慶市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4米;枝無刺或節上有一至數個刺;刺細長,針狀,基部不膨大。葉通常有小葉3,稀4-5葉柄長3-12厘米;小葉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先端短漸尖、漸尖至尾尖狀,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疏生齒牙狀鋸齒或不整齊細鋸齒,側脈約8對,上面不及下面明顯,網脈不甚明顯;小葉柄長3-10毫米,無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或數個組成短圓錐狀花序,直徑約3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長3-10厘米;花梗長0.5-2厘米;花白色;萼無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毫米,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2-2.5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球形,有5棱,直徑6-8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1-1.2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蜀五加

生長環境

生長於灌木叢林中,海拔1000-32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甘肅(天水)、陝西(太白山、寧陝、商縣)、河南(盧氏)、湖北(興山、房縣)、四川(巫山、巫溪、松潘、茂汶、天全、寶興)和貴州(梵淨山)。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理縣。

近種區別

本種和藤五加Acanthopanax leucorrhizus (Oliv. ) Harms近似,區別在於葉通常有3小葉,小葉片革質,全緣或疏生鋸齒,下面灰白色。

參考文獻

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 ex Diels in Bot. Jahrb. 29: 488. 1900; Harms & Rehd. in Sargent, Pl. Wils. 2: 559. 1916; Harms in Mitt. Deutsch. Dendr. Ges. 27: 16. 1918; 鐘心煊, 科學社叢刊1: 188. 1924; 陳嶸, 中國樹木分類學925. 1937; Li in Sargentia 2: 73. 1942; 崔友文, 北研叢刊6: 181. 1947——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Harms) Nakai Fl. Sylv. Koreana 16: 30. 19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