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簡介,病因,臨床分類,主要類型,介紹,併發症,防治,預防措施,

簡介

主要發生於 5歲以下的兒童。臨床表現為消瘦、水腫等,體內物質代謝的變化也引起生化指標的改變,如血中總蛋白降低、血漿胺基酸的變化等,可導致兒童生長發育障礙、機體抵抗力降低,重者死亡。

病因

非母乳餵養或餵養時間過短,斷奶後未及時供給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另外,兒童患腹瀉、感染或某些傳染病時,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發生障礙,而體內對蛋白質的需要又增加,結果造成蛋白質營養水平下降。胎兒時期營養不良、早產兒、出生體重過低的新生兒、孿生兒也易於發病。社會經濟水平低下、食物供給不足 、文化教育不普及、衛生事業不發達也是造成本病的原因。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貧困地區均有發病。嚴重病例需要住院治療,尤其是伴有感染和脫水的病例,要及時給予飲食和對症治療。中度患者主要是供給足量的優質蛋白和能量,並控制感染。

臨床分類

在實際研究中,常採用某種標準分類方法,如戈麥斯分類法(一種以達到標準的百分率為評定指標的分類法),按照患兒體重,將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分為三個等級。第1度:患兒體重為同性別年齡兒童預期體重的75~90%;第2度:患兒體重為預期體重的60~74%;第3度:患兒體重低於預期體重的60%或雖高於60%但同時伴有水腫。關於“預期體重”(又稱“理想體重”),國際上常採用世界衛生組織 (WHO)制定的標準──國際通用的兒童生長發育標準。每個國家又有自己的生長發育標準。

主要類型

介紹

作為國際性的統一分類,WHO建議將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分為以下主要臨床類型:
夸希奧科病 原文“kwashiorkor”來自非洲的土語,意為“被取代的孩子”,指由於弟妹出生而未能受到餵養照料的孩子。本病是一種蛋白質嚴重缺乏而熱能供應尚可維持最低水平的惡性營養不良。也稱斷乳期營養不良。多見於斷乳期的嬰幼兒。患兒表現體重下降,頭髮變紅,皮膚暗紅、增厚,脫皮。表情淡漠,震顫。肝臟脂肪浸潤壞死,血漿白蛋白濃度可降至20g/L,甚至10g/L。水分滯留組織間隙,造成水腫,以下肢為甚。消化道及心、腎功能均有改變。急性病程,不治療可於短期內死亡,治療及時可於數周后轉愈。

併發症

本病常伴有其他營養缺乏症。尤以維生素 A缺乏症為多見,可有眼角膜軟化,甚至穿孔。也可出現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口角炎,重者出現營養性貧血、脫水和電解質嚴重紊亂、各種感染及傳染病等。
營養不良性消瘦病 蛋白質和熱能長期攝入不足引起。患兒表現體重明顯下降,極度消瘦,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縮,面部呈“老人面容”。煩躁、血漿白蛋白濃度可降至25g/L,常伴有腹瀉。慢性病程者即使不予處理,也可持續數月而無明顯病情變化。病發率遠較夸希奧科病為多,常見於非洲、亞洲、南美洲等經濟不發達的地區。
嚴重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主要指“消瘦病-夸希奧科病”,本型兼有兩者特點,患有消瘦病的患兒,遇有突然飲食惡化或感染時,便出現急性蛋白質缺乏,表現水腫、消瘦等混合症狀。另外,還有第3度營養不良(戈麥斯氏分類法)。發病原因除蛋白質和能量缺乏外,常伴有維生素、礦物質缺乏。
中度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主要指第 2度營養不良(戈麥斯氏分類法),為長期蛋白質、熱能缺乏造成。患兒體重低下,體力活動減少,表情淡漠,對周圍反應減弱。

防治

嚴重病例需要住院治療,尤其是伴有感染和脫水的病例,要及時給予飲食和對症治療。中度患者主要是供給足量的優質蛋白和能量,並控制感染。蛋白質要達到3~4g/kg體重,不需要更大量的蛋白質,熱能供給要達到100~200kcal/kg體重。

預防措施

嬰兒儘可能給予母乳餵養,斷奶時間不要過早;採用含蛋白質豐富的斷奶食品,及時添加輔食;改進飲食衛生、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控制兒童的腹瀉和感染;進行有計畫的營養調查和監測,及時採取衛生保健措施。
Kwashiorker 氏征:指能量攝入基本滿足而蛋白質嚴重不足的兒童營養性疾病。
Marasmus 氏征:指蛋白質和能量攝入均嚴重不足的兒童營養性疾病。(惡性營養不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