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惠華

虞惠華,長期進行電子學實驗教學,從事電子學基礎、數字電路、微型計算機套用、計算機接口技術、可程式邏輯器件、虛擬儀器原理和套用、微機套用實驗、專業英語等課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鐵電不揮發存儲器測試研究工作,以及在非破壞性讀出“ MFIS 存儲單元”的項目中用虛擬儀器進行存儲器性能測試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虞惠華
  • 國籍:中國
  • 職業:復旦大學微電子學系副教授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簡介,工作經歷,

簡介

虞惠華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系副教授
基本情況:
1982年2月:復旦大學物理系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2年至今:電子工程系、微電子學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5年8月~1996年7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Albany 分校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人體科學的實驗探索。與北京航天醫學工程院、日本富士通公司及日本科技廳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進行過合作和交流。設計和開展人體特異功能的測試實驗,論文在有關雜誌上發表後,獲得一些中外專家的好評。曾在日本東京電機大學召開的第五屆生命信息科學研討會和韓國舉行的人體科學研討會上作特邀報告。
科研方向:
1)電路和系統的設計與套用
2)嵌入式微處理器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套用
3)無線多媒體通信技術的研究以及電路與系統的技術開發,積體電路實現技術
發表論文/著作:
“鐵電存儲單元的研究與進展”、“虛擬儀器(VI)-計算機在儀器領域中的套用”、“虛擬儀器在存儲元件記憶特性測試中的套用”、 “基於 CPLD 的通用並行接口設計” 、“新型鐵電不揮發性邏輯電路的分析和實現”等論文。翻譯(合譯)美國 Michael John Sebastian Smith的專著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專用積體電路)一書(2004年1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合著《電子系統設計》(2004年9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微機系統與接口實驗)和《微機系統與接口實驗》(2005年3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參與編輯《第一屆國際ASIC會議論文集》 ( 電子工業出版社,1994年), 《第二屆國際ASIC會議論文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第三屆國際 ASIC 會議論文集》(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年);《第四屆國際 ASIC會議論文集》(郵電出版社,2001年);《第五屆國際ASIC 會議論文集》(IEEE 出版社,2003年)。
學術活動:
參與組織第一屆(1994年)至第六屆(2005年)國際專用積體電路會議(ASICON_01-06),任秘書長、組織委員會 Co-Chair;參與組織2005 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亞太地區設計自動化會議(ASP-DAC 2005),任 Publicity 委員會主席;第 17 屆國際集成鐵電會議(ISIF 2005)任 Local Arrangement 委員會主席;第八屆國際固態電路和技術會議(ICSICT 2006)任組織委員會Co-Chair。
IEEE 會員; IEEE SSCS Shanghai Chapter 秘書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