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封

蘭封

蘭封縣,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地名。即現在的蘭考縣城關鎮、儀封鄉等周邊地區。金朝析東明縣6鄉設蘭陽縣,屬曹州。元朝時期,蘭陽縣改屬汴梁路。明朝將蘭陽縣治移至今蘭考縣城所在地,縣屬開封府。清朝前期承襲明制,道光四年(1842年)改縣名為蘭儀縣,宣統元年(1909年)改縣名為蘭封。中華民國時期,於1914年將蘭封縣劃歸開封道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蘭封
  • 地理位置:今河南省蘭考縣西部
  • 屬性:清朝和民國地名
  • 歷史名人:王廷相、張伯行
  • 著名事件:蘭封會戰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蘭封會戰,歷史名人,中原哲人王廷相,張伯行,

地理位置

蘭封縣即現在的蘭考縣城關鎮、儀封鄉等周邊地區。

歷史沿革

古時候,今蘭考縣境屬豫州之地。西周時期,其西部屬衛國,東部屬戴國。歷來分別設定了東昏縣和谷縣,進而演變為蘭陽、儀封和考城三縣。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在原東昏縣治舊址置東明縣,屬京畿路開封府管轄。金朝析東明縣6鄉設蘭陽縣,屬曹州。元朝時期,蘭陽縣改屬汴梁路。明朝將蘭陽縣治移至今蘭考縣城所在地,縣屬開封府。清朝前期承襲明制,道光四年(1842年)改縣名為蘭儀縣,宣統元年(1909年)改縣名為蘭封。中華民國時期,於1914年將蘭封縣劃歸開封道管轄,1932年劃歸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管轄,1948年4月改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並為專署駐地。清朝時期,蘭陽、儀封二縣合併,稱蘭儀縣,以二縣首字為名。後因諱皇帝溥儀之“儀”字,改蘭儀縣為蘭封縣。1954年,蘭封、考城二縣合併,稱蘭考縣,又以二縣首字為名。

蘭封會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5月爆發的蘭封會戰,是抗日戰爭中徐州會戰中的一個支作戰, 中國軍隊12個師的豫東兵團在薛岳指揮下在河南省蘭封地區對日軍孤軍深入的第14師團土肥原賢二部的的進攻作戰。最後迫不得已掘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意圖以此阻滯日軍進攻,結果使當地百姓遭受了巨大傷害。蔣介石稱蘭封會戰為“千古笑柄”。
蘭封會戰圖蘭封會戰圖

歷史名人

中原哲人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灘川,明代儀封縣(今蘭考縣儀封鄉)人,曾任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兼院事、太子太保。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
王廷相自幼豐資秀髮,聰慧奇敏,13歲補邑庠生,29歲考中進士,被選為翰林庶吉士。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兵部給事中。當時正遇上北方大同邊境告急,王廷相上書陳述採取權宜振刷之策,初步展露在軍事上進行改革的宏圖大志及非凡的才能,後來逐步遷升為山東提軍副史、湖廣按察史、四川巡撫右副御史、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職。嘉靖二十年(1541年)因受郭勛一案牽連,被罷免官職回歸故里。1544年病逝,埋葬於儀封城東二里許(即今儀封鄉老君營村南)。
王廷相一生銳意改革,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且在教育、哲學、文學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在山東任職期間,提介文教,改變士風,主張改革教育及科舉制度,提出“學習讀書當以經國濟世為務”,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

張伯行

張伯行(1651—1725),河南儀封(今蘭考縣東)人,清朝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他由縣學生中舉,再成進士。中進士後又返鄉朝夕讀書不輟。數年後赴吏部再試,補授內閣中書,歷任中書舍人、濟寧僉事道、江蘇按察使、福建巡撫、江蘇巡撫、倉場侍郎、戶部右侍郎、禮部尚書。他居官清正廉明,康熙皇帝稱讚他為“天下清官第一”。他的最大特點是勤於供職,造福於百姓,而對金錢毫無染指。他疾惡如仇,從不與貪官污吏為伍,而且敢於抵制上司的橫徵暴斂。他有一句名言:“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二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正因為如此,他受到總督噶禮一夥人的嫉恨。在舉薦清官時,上司無一人推舉他,而康熙皇帝卻親自推薦他。他在離開江蘇任時,百姓沿途相送,並稱讚他:任官數年,“止飲江南一杯水”。而當時“天下言廉吏者,雖隸卒販負皆知稱公”。張伯行一生不僅政聲顯赫,且著述豐贍,其代表作有《困學錄》、《續困學錄》、《居濟一得》、《正義堂文集》、《子學集解》、《廣近思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