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美術

蘇聯美術

蘇聯美術,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至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之前的蘇聯美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美術
  • 開始時間:1917年10月
  • 結束時間:1991年12月
發展的三個時期
蘇聯美術的發展,大致可分3個時期:
①1917~1941年,即蘇維埃初創時期至衛國戰爭以前。
②1941~1959年,即衛國戰爭期間和戰後階段。
③1960年以後至1991年,即當代美術。
1917~1941年
十月革命勝利後,根據“藝術屬於人民”的方針,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將博物館、貴族行宮、別墅及其中收藏的美術珍品收歸國有,並對美術教育進行改革,決定有計畫地收購畫家的作品,並給予他們必要的物質幫助;列寧還簽署了《紀念碑宣傳法令》。蘇聯美術是在俄國現實主義傳統,與“左”的與右的傾向鬥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宣傳畫在蘇維埃政權初創階段起到重要作用。
D.S.莫爾的宣傳畫《你參加志願軍了嗎?》(1920)在國內戰爭時期曾產生廣泛影響。羅斯塔之窗是一種戰鬥性很強的宣傳畫。著名畫家M.M.切列姆內赫、莫爾、V.N.傑尼和詩人兼畫家的V.V.馬雅可夫斯基是其代表人物。前所未有的宣傳列車和宣傳船,以其獨特的流動形式,發揮了宣傳鼓動作用。國內戰爭結束後,漫畫逐漸發展起來。
1922年《鱷魚》雜誌創刊。它成了漫畫家們向帝國主義和新經濟政策時期國內的落後現象進行鬥爭的陣地。書籍插圖也發展很快,木刻得到廣泛套用。著名畫家有:V.A.法沃爾斯基、A.I.克拉夫琴科、I.N.巴甫洛夫等人。油畫也得到相應的發展。1922年巡迴展覽畫派舉行第47屆畫展,不久成立了擁有30多個地方分會的俄羅斯革命美術家協會和另一個美術社團——油畫家協會。與此同時還存在過各式各樣的小社團,諸如新油畫家社團、生活社、十月社等。
1931年,俄羅斯無產階級美術家協會成立,它以粗暴的行政手段代替了對藝術家進行思想教育的方針,阻礙和破壞了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發展。於是1932年4月23日,蘇共中央發布了《關於改組文學藝術團體》的決議,明令解散各種文藝社團,組成統一的創作協會。蘇聯早期的美術作品著重表現革命鬥爭歷史和同時代人的生活,塑造列寧的藝術形象。其中有I.I.布羅茨基的《列寧在斯莫爾尼宮》(1930),B.V.約甘松的《蘇維埃法庭》(1928)、《工農速成大學生》(1928)、《審訊共產黨員》(1933)和《在老烏拉爾工廠里》(1937)等,已經成為蘇聯美術的經典作品。M.B.格列科夫反映國內戰爭的軍事題材作品《到布瓊尼部隊去》(1923)、《機槍馬車》(1925)、《第一騎兵隊的號手》(1934),S.V.馬柳京的《作家D.A.富爾曼諾夫肖像》(1922)、G.G.里亞日斯基的《女代表》(1927)和《女主席》(1928),A.M.格拉西莫夫的《列寧在講台上》(1930)等。
風俗畫家們在描寫農村勞動生活和工業題材方面,也作出了成績。其中尤以A.A.普拉斯托夫的《集體農莊的節日》(1937)、S.V.格拉西莫夫的《集體農莊的節日》(1937)、P.I.皮緬諾夫的《新莫斯科》(1937)、P.I.科托夫的《紅色的索爾莫沃》(1937)等最為著名。這期間,也湧現出一些優秀的風景畫家,如A.A.雷洛夫、K.F.尤翁、B.N.雅科夫列夫、G.G.尼斯基等。雕塑在《紀念碑宣傳法令》頒布之後,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大型雕塑占據了重要地位。1923年雕塑家們為全蘇農業展覽館作的裝飾雕塑就是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