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特塞式噴發

蘇特塞式噴發

1963-1967年,冰島南部近海不停的火山噴發產生一個蘇特塞火山島。火山活動的前半個時期,在淺海海底的一個火山口以反覆爆發式噴發為特徵,當玄武質岩漿與海水接觸時又發生爆炸,產生大量細粒物質(火山灰),這種由岩漿-水蒸氣、水蒸氣-岩漿爆發的類型與陸上的斯通博利型噴發不一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特塞式噴發
  • 時間:1963-1967年
  • 地點冰島南部
  • 形式:岩漿-水蒸氣、水蒸氣-岩漿
蘇特塞式噴發
以上的分類法也不是最完善的,實際調查揭示,即使是同一種噴發類型也可能出現在不同類型的火山作用中,而同一座火山在自身的活動過程中也可能產生不同的噴發類型,甚至在同一噴發期也有時出現不同的火山活動形式。如以斯通博利型而命名的斯通博利火山,發生幾次武爾卡諾型噴發;命名為夏威夷式噴發的基拉韋厄和冒納羅亞火山,在不同時期均觀測到從斯通博利型到超武爾卡諾型的噴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