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志

蘇州市位於北緯30~46,~32~02,,東經120’11,一121’16,,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南部。西南瀕臨太湖,北依長江,東接上海,西連無錫,南鄰嘉興、湖州,滬寧鐵路東西橫越,京杭運河南北縱貫,河湖交織,江海通連。地屬北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濕潤,山明水秀,物產富饒,風物榷麗,人文薈萃,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園林之都,歷來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志
  • 外文名:蘇州市志
  • 位於:北緯30~46
  • 東經:120’11
歷史,古代社會,近代社會,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始社會,春秋後期,西漢,隋朝,唐朝,宋朝,明清,手工業發展,唐宋,明清,城市發展,文化發展,近代艱難發展,

歷史

古代社會

蘇州古城始建於春秋後期吳王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史籍稱吳大城周四十七里有餘,舊城規模迄未有大的變動,城址也迄未曾改易。隋開皇九年(589),始名蘇州。秦漢以來。歷代為郡、州、府(軍、路)、縣治所。清康熙六年(1667)始,又為江蘇巡撫駐地。

近代社會

辛亥革命後。撤 府並縣,古城區內外為吳縣城廂。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以城廂及近郊建立蘇州市,與吳縣分治。

現代社會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轄吳縣、常熟、沙洲、太倉、崑山、吳江6縣(市)。1985年,蘇州市區面積119。12平方公里,人口70。94萬人,其中建成區34。3平方公里,古城區14。2平方公里;6縣(市)面積8369。3平方公里,人口464。17萬人。是年,蘇州市區工農業總產值57。47億元,全市工農業總產值為215。0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93。44億元,居全國中等城市的前列。

經濟發展

蘇州繁榮,只是官紳地主和富商大賈的“天堂”。蘇州賦稅歷來苛重。《明會典》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蘇州府田土九萬八千五百零六頃七十一畝。占全國的1%,實徵稅糧米麥合計2810490石,占全國實徵稅糧29442350石的9。6%。地租亦畸高,一般超過出產之半。平常年景,農民僅免凍餒,市民尚可溫飽;災歉之年。則流民載途,賣兒鬻女,轉輾溝壑。是以蘇州人民,從古以來,對暴政和壓迫。對外來的侵略。曾進行英勇無畏的抗爭。自項梁、項羽反秦起義至清初吳易、赤腳張三的抗清鬥爭,自明代任環抗倭鬥爭至太平天國蘇福省會保衛戰爭,以及以絲織工人葛成為首反對稅監的民變等,一直是史不絕書。在歷史長河中,郡城也曾屢遭兵燹。但是。蘇州有著優越的天時、地利條件,人民勤勞,積累有豐富的商工技能,兵災之後,又在廢墟瓦礫上迅速恢復,重展新貌。有近2500年歷史的蘇州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實行改革、開放後,發展更為迅速,已成為國內經濟、文化發達的城市之一。

原始社會

考古證明,江南太湖流域,是古文化發達的地區之一。早在6000年前,蘇州地方的先民即已種植水稻,已製作紡織品(葛布)和精美的玉器等。

春秋後期

吳王渚樊(?~公元前548)於此建立都城,自闔閭、楚春申君、西漢吳王劉濞(?~前154)先後經營,有鹽,銅之饒,三江五湖之利。

西漢

武帝時(前140~蔭87)即為“江東一都會”⑧,是東南的政治、經濟中心。歷經三國孫吳招引流亡屯墾與勸導農桑,兩晉時北方士族、人民避亂南遷,北方財貨、文化與技術輸入,推動了蘇州農桑、手工業的發展。

隋朝

隋煬帝開通江南大運河,溝通了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之江)四個水系,蘇州郡城成為東南沿海溝通內外的水陸交通要衝。在全國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南移的過程中,蘇州日漸成為全國財貨集散、轉運和信息交流的一個中心。蘇州成為商埠後,閩廣外洋的果糖番貨,由海道經吳凇江抵於婁門、葑門,再轉由運河、長江分流去北方、內陸、川鄂。內地的北貨和江南的絲綢,百貨、手工製作奇巧各物,匯集於此,舶海南去,甚或遠載去朝鮮、日本、交趾、南洋。

唐朝

天寶十四年(755)開始安史之亂,中原殘破,長江屏障的江南。社會安定,人口再次南遷。元和(806~820)年間所撰《元和郡縣誌》載,蘇州“開元(713~741)戶六萬八千(零)九十三。元和戶十萬零八百。(零)八”。經濟日益發達繁榮,所轄7縣歲貢105萬貫,占兩浙十三州歲貢的1/6。大曆十三年(778)。由“望”升“雄”,是唐代江南唯一升為“雄”州的州郡。由五代及於宋,太湖流域戰亂較少。吳越王錢鏐重視水利建設,興築海塘,墾殖土地,開挖河網,形成“或五里七里而為一縱浦,又七里或十里為一橫塘”。北宋水利專家郟亶稱,“天下之利,莫大於水田;水田之美,無大於蘇州”,范仲淹《政府奏議》稱,東南每歲上供600萬石米,蘇州(時轄5縣)“一州之田,中稔之歲,出米700餘萬石”,“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宋朝

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南移,陸游稱“蘇常(州)熟,天下足”田。蘇、杭富庶,宋人稱為“地上天宮”,進而美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蘇州則“風物雄麗為東南冠”。

明清

明代,各地商賈在此建立會館,以聯絡鄉誼和居停經商,見之於現存明清碑刻的會館,計有28個。如三山會館碑載閩籍在蘇商號有110家,全晉會館碑載有晉籍銀錢業戶81家,東齊會館碑載有登、萊籍商號290家:盛產絲、綢的浙人。也建有錢江會館。為官紳商賈服務的茶館酒樓、客舍市肆,比比皆是,人云:“吳閶到楓橋。列肆二十里”。“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賈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唐寅《閶門即事》),則是15世紀時蘇州五方雜處、市曹繁榮的寫照。
明清間,蘇州形成全國最大的米市,邊遠地區於此採購糧米,每年都以百萬石計。清雍正十二年(1734),由川鄂湘來米,經此地轉銷閩浙、遼東、兩廣的近1000萬石,約占當時全國遠距離運銷商品糧數的1/3,楓橋米市的斗斛,被公認作計量標準而稱“楓斛”。
明清時期,農田耕作技術、生產工具都有較大進步,水稻畝產達三石左右。清乾隆四十年(1775),蘇州府產米約2000萬石,是民與國所賴的“糧倉”之一。

手工業發展

唐宋

蘇州的手工業,也有悠久的歷史。唐代,絲織生產已出現專業的織綢貢戶,宋時,絲織業更為興盛,成為國內絲綢生產、貿易中心之一,機戶同業於郡城建立機聖(神)廟,兼作議事之所。吳綾、宋錦、蘇緞、緙絲,垂譽至。

明清

明清間,又成為“衣被天下’的棉布加工和集散中心之一,號為·蘇布”。商業的“遠來”和“致遠”功能,促進了眾多手工業的興旺發達。如浙江的紙。安徽的茶,產地粗加工後集運蘇州,再行精製而銷往全國及海枯石爛外。許多手工業跨過丁‘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初級模式,造就了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傳統和習慣,出現眾多的前店後坊、工商結合的經營形式。手工業行會組織——公所。見之於明清碑刻的有140多個。蘇州製品美觀精良,身價高於外地,用舊了,仍被譽為“破雖破,蘇州貨”。在商品經濟發展中,明代中葉,郡城及附近市鎮,絲織手工業出現擁有織機二十餘張(台)、乃至四十餘張(台)的作坊主,他們“以機杼起家致富”。雇用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機工,形成“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商品貨幣關係,是全國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地區之一

城市發展

蘇城地處東南水陸交通要衝,城垣屋牆,古來即憑河而築,外則京杭運河繞城而過,內則河亦為“道”,溝通內外,唐人有謂“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水港、小橋的水鄉風光,與車水馬龍相輔交映。據現存的城市地圖、南宋紹定二年(1229)所刻《平江圖》碑所載,蘇州古城區水道縱橫,河街並行,這一基本格局,至未變。氣候宜人,物產豐饒,紳商皆樂於寓居,精心構築私家園林,移山水之勝於鬧市之中,晉即築有名園辟疆園。歷代造園不輟,至明清間,私家園林,數以百計,曾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說,譽滿海內外。

文化發展

唐宋以來,經濟日益發達,官紳倡導文化,一改六朝之前吳人好劍尚武之俗。唐肅宗時(756~761),團練觀察使李棲筠在此設立學廬課士。宋景祜二年(1035),范仲淹在蘇首創府學,延聘名家胡璦主持,蘇州辦學之風由此日盛。州學、縣學相繼建立,南宋時出現書院。
元代鄉社設有杜學和義墊,清代中葉又增加大量私塾。尚文為俗,教育發達,人文薈萃,群星燦爛。文化領域繼六朝、盛唐張僧繇、顧野王、張旭、楊惠之等一代巨擘,明代出現了吳門畫派、吳門書派、崑曲評彈等別樹一幟的流派群體。還哺育出眾多名彪史冊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書畫家、藏書家,如張籍、孫過庭、陸龜蒙、范仲淹、朱長文、范成大、黃公望、王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祝允明、王寵、魏良輔、梁辰魚、歸有光、馮夢龍、張溥、顧炎武、沈德潛、惠周惕、惠士奇。惠棟、黃丕烈,顧廣圻等。
唐代前,科學家有天文學家陸績,造紙墨專家張水(410~475),宋以後,則有沈括(o,水利專家郟直,建築專家蒯祥,天文學家王錫闡,造園專家文震亨、計成,光學專家孫雲球,機械製造家薄珏,醫學家吳有性、葉桂(天士)等。隋唐開科取士以來,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間。科舉仕進的,蘇州轄區共出文狀元45名,占全國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為8名,清代為26名(占清代114科狀元的22。8%),明代蘇州府有進士437名。清代則有600名
。官宦富紳和眾多文人寓居蘇州,在上層社會的需求和文化導向下。甚或文人參與指導下,形成製作精美號為蘇式的刺繡、緙絲、家具、玉石象牙雕刻,裝裱、樂器,制扇等特種手工藝行業,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出類拔萃,成為世界造園三大源流(歐式、皇家、私家)之一;甚至屋宇建築、盆景、擺飾、服裝,飲食等。無不充溢文化氣息,自成蘇式流派。其流韻,至不減。

近代艱難發展

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2年簽訂中英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後,上海開埠,逐漸取代了蘇州在國內的經濟運作地位。清初實行海禁,只許外商在廣州交易。歷來由潮州商幫自蘇州轉運出口的蠶絲。鹹豐十年(1860)時即成為上海的大宗出口貨,占其出口值之半。同年,太平天國經略東南。進軍蘇州,清軍敗退時火焚楓、閶,自閶門至楓橋20里商市,盡化灰燼。清末。滬寧鐵路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全線通車,外商掠取資源、占奪市場的活動,更加深入腹地。蘇州的商業運營地位急劇下降,與蘇州郡城10萬人生計息息相關的絲織業。在外商利用其先進技術。採取“引絲抑綢”的打擊下,迅速萎縮,織機由同治、光緒年間的1。5萬台,降至辛亥革命前夕的7000餘台。蘇州的另一支柱產業棉布加工業,在洋布衝擊下。也是氣息奄奄。其他如造船、紙張、制鐘等手工業,都陷入困境。
帝國主義者競相侵略,攫取特權,劃分勢力範圍,勒索大量戰爭“賠款”,促使賦稅一增再增。在國困民貧、民生凋敝的危殆局面之下,朝野有識之士,主張變革政治體制,主張引進西洋近代科學和技術。如先進的思想家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吳縣人馮桂芬主張“采西學”、“制洋器”,發展生產,以挽回利權,富民強國。光緒二十一年,經兩江總督張之洞、劉坤一籌劃,創建官督商辦的蘇經絲廠和蘇綸紗廠兩家近代工廠;以後,一些民辦機器繅絲廠,也先後投產,光緒三十二年,紳商又創辦生生電燈公司。蘇州成為中國最早出現近代民族工業的城市之一。
中日甲午戰爭後,在“工業救國”、“教育救國”的思潮下,蘇州一大批愛國青年知識分子,紛紛趕國外留學。自光緒二十年至清末,吳縣、長洲、元和籍青年留學生,約達數百人。他們學成歸來,對蘇州及國內發展近代工業,興辦近代科學教育,培養人才,影響深遠。光緒二十四年的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慈禧仍被迫推行某些新政,如明令廢科舉、興學堂。蘇州官民合作,於光緒二十六年開始。先後創辦江蘇高等學堂、工業學堂、農業學堂、鐵路學堂。政法學堂、師範學堂、江蘇遊學預備學堂、蘇省中等學堂、振華女學及一批中、國小堂,廢止讀經,教授近代科學知識,開創了全新的近代教育。留學生歸來,成為新學的師資和辦學中堅。
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思變,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的革命活動出現高潮,蘇州出現曾樸、包天笑、金松岑、吳梅等一批追求民主的文化人,誕生陳去病,柳亞子等鼓吹革命人士組成的南社。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lo日),武昌首義;九月十五日(11月5日),江蘇巡撫程德全在蘇州宣布江蘇獨立,脫離清廷,蘇州光復。
辛亥革命勝利後,江蘇省政府採取了一些鼓勵實業、興辦學校的新措施。民國元年(1912),吳縣有工廠76家,工人萬餘人,年產價額300萬元,僅次於上海、無錫、南通(民國2年《江蘇省實業行政報告書,)。6年,興辦江蘇省立絲織模範工場暨(!lin2)傳習所,鼓勵發展絲織生產。
蘇州幼弱的民族工業,一開始就處境艱難。絲,紗兩業近代工業問世,即遭受洋貨和洋商在上海租界設廠競爭、操縱市場的打擊:在國內市場,洋貨按有關不平等條約只需繳納一次10%的子口稅。即可行銷全國,國貨則要向沿途厘卡挨個納稅。1914~1918年,帝國主義列強忙於世界大戰,民族工業有所發展。資財僅次於蘇州銀錢業的絲織業界,先後創建一批股份制的大型手工工場,如蘇經紡織廠、振亞織物公司、東吳綢廠等。民國10年試用電力織機,於15年獲得完全成功,絲織業開始用電力機取代人力機,成為初級形態的近代工業。棉布織造業。繼清末手工工場的慎昌布廠之後,民國初年又興辦一批布廠、襪廠,機台多者有人力織機一二百台。蘇城形成了近代工業(包括初級形態的)、手工工場、廣大手工業戶作坊三者並存。
民國8年,爆發五四運動,蘇州各界聞訊回響,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抗議北京軍警暴行,聲援北京學生,開展查禁、抵制日貨,成為蘇州第一次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共活動家惲代英、張聞天、侯紹裘等,先後來蘇州開展宣傳教育,組建黨組織,發動民眾運動。民國14年,上海發生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在中共蘇州地下組織積極推動下。蘇州人民迅速掀起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16年,國共合作領導的北伐軍剛占領江、浙,滬。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政變,蘇州也開展“清黨”光,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工會組織被取締,工人爭得的一些改善生活的待遇被取消。於是,該年10月,富有鬥爭傳統的絲織工人,為保衛自己權益,爆發因了長達53天的大罷工,震撼了南京政府。這是蘇州工人鬥爭史上的光輝一頁。
民國16午後,新成立的國民政府革除妨礙流通的厘卡陋制,推動了蘇州民族工業的發展。16年,蘇綸紗廠由實業家嚴裕棠購買後,在上海設立辦事處,進入期貨市場,面向全國銷售,加之經營有方,時機有利,贏利後再投資。使紗錠增加近一倍,並於民國20年創辦電力機器織布工場,開蘇州機器織布的先河。絲織業則將電力織機與精湛的傳統技藝結合,創出了眾多價廉物美質優的新品種。重占國內外市場。推動全業由手工工場向初級形態的近代工業轉變,即使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蘇州絲織業的發展勢頭,也未曾減退。電力織機由民國18年的800台。至25年達到2100台。此外,還有鴻生火柴廠(民國9年興辦)、華盛造紙廠(民國8年),華章造紙公司(紅葉紙廠的前身)、太和麵粉廠(民國24年)等近代工廠,北伐戰爭後也欣欣向榮。有著豐厚基礎的各種手工業,在,均有較大恢復發展。民國20年達1。1萬餘戶,從業人員4萬餘人。電力。糧油加工、金融、交通、郵電等業。也都有新的發展。民國26年抗日戰爭前夕,蘇州經濟達到解放前的頂峰。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市政建設相應地有所改善。民國19年後。吳縣縣政府拓寬和改造護龍街(人民路)、觀前街、景德路等10條幹線:新開金門;諸城門口的跨河木橋,改架為鋼骨水泥的新橋。工商業界為抵制日貨,推銷國貨。發起在小公園建造大型商場蘇州國貨大樓,於23年落成開業。它與周圍新興的戲院,電影院、書場。太監弄眾多的茶樓酒肆,繁盛的觀前街,聯為一體,形成繁榮的商業、娛樂中心,同胥門、閶門外的山地貨貨棧牙行中心,遙相呼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