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書院(古田縣書院)

藍田書院(古田縣書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藍田書院位於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由余仁椿創建於宋太祖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朱熹曾兩度到此講學,留下寶貴的字跡詩句墨寶,培養了許多理學賢人,著名的朱子十八門人即是朱熹當年在古田及杉洋講學期間培訓集成的。先賢過化奠定了千年文化古鎮杉洋的文化基礎與底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藍田書院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AAAA
書院信息,書院地址,交通指引,周邊景點,

書院信息

書院創辦
位於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由余仁椿創建於宋太祖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朱熹曾兩度到此講學,留下寶貴的字跡詩句墨寶,培養了許多理學賢人,著名的朱子十八門人即是朱熹當年在古田及杉洋講學期間培訓集成的。先賢過化奠定了千年文化古鎮杉洋的文化基礎與底蘊。此後杉洋科甲鼎盛,人才濟濟,南宋後曾出現過近百名進士二位丞相。宋代狀元余復、古田開科進士李蕤、清末抗英英雄林朝聘,近代著名書法家李若初等都是杉洋人氏。
重建後的福建古田縣藍田書院重建後的福建古田縣藍田書院
古田縣杉洋-朱熹與藍田書院
文章--尚餘墨跡香千里 先賢文化入人深
《尚餘墨跡香千里 先賢文化入人深》
作者:藍田瘦馬--余增福
在西起古田水口閩江畔,東至寧德海之濱的崇山峻岭間有一條蜿蜒的古驛道,驛道的中途、寧古交界處,有一個山村小鎮,深藏於鰲江之源的群山之中,這個深得大地鐘靈的小鎮叫杉洋,因鎮北二里有座藍田書院,所以杉洋又被人譽稱藍田。且這書院由於南宋朱熹的駐足講學而名耀八閩。
藍田杉洋聚居著唐天寶年間入閩的余氏,避黃巢之亂的皇族李氏,因閩王審知之禍落腳於此的彭氏,還有特地從福清遷居來的林氏。“余族只今丞相裔,李氏原是帝王孫”,四氏族,都源自中原旺族,中原文化世代傳承,沿襲不衰。他們在這個山間小平原開荒拓土,繁衍生息,逐漸形成現在這樣一個擁有近萬人的江南小鎮。
創業有成之日,便是重儒興教之時。有位不仕永貞(今羅源)縣令,吟著“喜遂還鄉志,家貧身自安,有田三五畝,種竹作漁竿。”詩句隱居在杉洋的老者余仁椿,傾一生的積蓄和田產,於宋太祖開寶元年(968年)在其隱居地仕坂的附近“相地宜,創學館。萃山川之秀,額以藍田”。這就是八閩最早的書院之一——藍田書院。藍田書院歷宋、元、明、清、民國多次修葺重建,到了民國14年,占地已達941平方米。
藍田書院原址上殘存的朱熹手書石刻藍田書院原址上殘存的朱熹手書石刻
“環列諸山道遠青,當年夫子日談經。尚餘墨跡香千里,夜夜光搖北斗星。”這首清邑人李捷英題藍田書院》詩中的“夫子”,就是那位在當地被人尊為聖人的朱熹。宋慶元三年,飽受韓侂胄迫害,身心疲憊的朱熹在其最器重的弟子黃乾,林用中、林允中兄弟,余偶、余亮叔侄的邀請陪同下,出考亭,下閩江,從古田水口古驛登岸,再次踏上這個書院星羅、人文薈萃的山縣。八百年前的古田縣治雖僻,卻擁有浣溪、螺峰、西山、溪山、魁龍、興賢、藍田、擢秀、談書九大書院,不同見解的學說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僻壤卻得到最自由的的傳播。朱熹沿著古驛道東行,駐足於群山環列的藍田杉洋。青山秀水吸引了老人的目光,謙恭淳樸的民風堅定了老人的信念,崇儒重教的傳統更倍受老人的讚賞。朱老夫子這次蒞臨藍田書院的心境雖與十三年前的那次截然不同,但一路上看到理學之火薪傳不熄,愴然之中涌發出些微的欣慰。“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蓬看,依舊青山綠水多。”這首《水口行舟》是他由憤懣無奈而轉向豁達開朗心境的自我寫照。幾經重修,已是“規模宏壯,萬瓦鱗鱗,煥然一新”的藍田書院令他如魚得水。老人日裡談經論道,晚上在聚星台上,與門人一起觀星象,談國事,占乾坤,論興衰,度過他自遭“黨禁”以來最為寬懷的日子。朱熹常與門人在院右一泓寒暑不竭的清池邊汲泉煮茗,對月品茶。他題鐫在泉邊大石上的“引月”二字至今清晰,杉洋人把它列為“藍田八景”之一——“冰池引月”來欣賞。這段日子裡,朱熹時常親詣民廬,詳析理學奧義,得意地自稱可教孺子“東有餘李,西有王魏”,“往來於三十九都……螺峰、浣溪、杉洋諸所”(《古田縣誌》)。杉洋民間至今仍流傳“朱子一日教九齋”的故事,乃是人們對他的愛戴和膜拜以致神化。藍田書院一度成為閩東和福州十邑聖地,長溪、長樂、閩清、閩縣(福州)等地文人慕名雲集,有成就者不下幾十人。飲譽後世的是以黃乾為首的“朱子十八門人”:古田林用中、林允中、蔣康國、程若中、余偶、余亮、林夔孫、林大春、林師魯、程深文,閩縣的黃乾、黃翰早,長溪的楊復、鄭師孟、陳駿、龔郯,永嘉的周端朝,順昌的廖德明。這“十八門人”最終護送朱熹回武夷山並護理至其逝世後,重返古田,分赴各書院,肩負起先師未競事業的傳播重任,黃乾主螺峰書院,林氏兄弟主西山、溪山書院,余隅主擢秀書院,余亮主興賢書院,使理學流澤歷代相延,久盛不衰。歷史上,朱熹自慶元三年至六年間的蹤跡一直是個謎,我想如果沿著橫亘於閩東的這條古驛道走一趟,謎底自然揭曉。
“地經過化便是名山”,當年已處窮途的理學星火,在古田這塊深藏不露的山間燎原,不可否認乃得益於玉田(古田)和藍田(杉洋)的地靈。而歷史的垂青,賢人的過化,又為這裡啟崛了人傑。朱熹赴長溪前夕,特地在藍田書院對面的漂林崗上種下一株雀舌羅漢松,這棵經風歷雨的古樹,八百多年來都在告誡鄉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哲理。此後,杉洋“崇儒之風斐然”,四氏族牢記朱熹關於扶持書院如維護祠堂的教誨,各姓各房都抽最好的田產,設為俗稱“油燈田”的“學田”,凡家族中讀書的子弟,不論貧富貴賤皆受同等資助。直至清末,杉洋環村良田多數仍是“學田”。南宋紹熙元年龍飛榜狀元余復,其祖、父都是遊學授館的寒儒,但在“人文崇孝弟,家貧亦業儒”優良環境中和全族資助提掖下,終於功成名就。杉洋各氏族對功名有成的族人,更是褒獎有加,祠堂為之立起“旗桿碣”,刻上名字,榮耀非凡。“一時賢哲聞風蔚起”,“簪纓間出”(《余氏族譜》),小小的山鎮自宋及清代共孕育出了二位丞相、三位尚書、一位狀元、四十幾位進士,令人刮目相看。古田和羅源兩縣自科舉以來,開科的破荒進士都是杉洋李余後裔:古田為宋太平興國三年的李蕤,羅源是明朝的余瑲。如今杉洋各氏祠堂門前那幾十副“旗桿碣”雖屬僅存的小部分,但仍可遙見當年人才輩出的輝煌。真是“先賢足跡,片土芬芳”!
-藍田書院碑亭中存留的修建書院捐資碑文-藍田書院碑亭中存留的修建書院捐資碑文
宋慶元六年和嘉定十一年,“十八門人”分別在古驛道穿越的杉洋東、西城門口,立下“先賢過化”的石碑,緬懷先師的恩澤以及對杉洋的留戀。難怪原國民黨海軍宿將、福建省長薩鎮冰也會流連於杉洋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並在《游大東杉洋》詩中贊道:“杉洋勝地快登臨,朱子祠前望翠岑。林壑清幽里野辟,先賢過化入人深。”
斗轉星移,逝者如斯。當崇學興教之風再次瀰漫山村之日,人們重懷藍田書院的歷史之時,現實令人扼腕長嘆,書院已在1975年12月毀於一炬。失火的原因眾說紛紜,是瘋子生火取暖燒毀,還是盜者為掩蓋劣跡而縱火,30年後的今天再去探究已沒有什麼意義。關鍵是在那斯文掃地的年代,藍田書院在人們的心目中已失去了往昔的儒雅。在那“史無前例”的年代,隨著朱夫子塑像的轟然倒地,儒教的殿堂滑稽地成為“批孔”陣地,爾雅的學院辦成“鬥私批修”學習班。在這遠離村莊的荒郊獨院,夜半時分常有悽厲的批鬥聲傳出,令人心馳神往的聖地變成使人毛骨悚然的禁地。此後,書院內外枯草荒彌,誰也無法愉悅地去瞻謁它了。當時的火災只燒掉一進院落,三分之二的殘存成了無知的人們灶膛中熊熊的柴火,拆掠殆盡之後,院牆也連基推倒,種上莊稼。惟有那“藍田書院”題刻,連同深深的遺憾被掩埋於泥土之中。
失去才覺得它的寶貴,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有一種切膚之痛,如今偶爾不禁會漫步到書院的遺址憑弔,兀立良久,面對依稀可見的鰲魚石和石碑殘座,怎不令人仰天長喟。近年來欣聞有識之士正在醞釀重樹這座譜寫過杉洋千年文明史的豐碑,的確令人高興,但願這種夢想能成為現實。
( 原載於2005-11-26《閩東日報》)
[補記:藍田書院已由杉洋余雲輝先生捐資於2010年動工復建]
原對聯詩句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無以異也;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不在茲乎?(書院大門對聯)
春報南橋川疊翠,香飛翰苑野圖新。雪堂養浩凝清氣,月窟觀空靜我神。(朱熹手書詩句)
朱熹在藍田書院內的手跡朱熹在藍田書院內的手跡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李方蓮大書享堂壁)
豹變南山霧,鵬摶北海風。(余元昂擘窠大書)
環列諸山道遠青,當年夫子日談經。
尚餘墨跡香千里,夜夜光搖北斗星。(李捷英題“墨跡亭”詩) 

書院地址

古田縣藍田書院: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杉洋村北二公里,第十二中學附近

交通指引

古田縣藍田書院:
在寧古路中途的杉洋鎮

周邊景點

古田縣藍田書院的景點
大橋鎮臨水宮
古田翠屏湖
屏南白水洋
白溪草場
藍田八景
古田極樂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