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樹

蕈樹

蕈樹(拉丁文:Altingia chinensis )別名細柄阿丁楓、細葉楓。蕈樹是被子植物門金縷梅科下的物種,為高20米且胸徑達60厘米常綠喬木,樹皮灰色且稍粗糙,花序以雄花短穗狀花序為單位,並常以多個排成圓錐總花序,葉為二年生革質倒卵狀矩圓形,且上面葉邊緣為明顯網狀小脈。蕈樹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大部及越南北部,也是中國南部海拔600-1000米的亞熱帶常綠林里一種常見的喬木

蕈樹是由兩組學者獨立研究發現並命名由,一組是英國外交官亨利·弗萊徹·漢斯和英國植物學家喬治·邊沁,另一組是英國植物學家丹尼爾·奧利弗,根據國際物種雙命名法則於1873年確立該物種名。該物種含揮髮油,可提取蕈香油,供藥用及香料用。木材供建築及制家具用,在森林裡亦常被砍倒作放養香菰的母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蕈樹
  • 拉丁學名:Altingia chinensis
  • 別稱:阿丁楓,半邊風,半邊楓,楓荷,糠娘子,老虎斑,檀木,鐵甲子
  • 二名法:Altingia chi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虎耳草亞目
  • 金縷梅科 
  • 亞科楓香樹亞科
  • 蕈樹屬 
  • :蕈樹
  • 命名時間:1873年
  • 命名者1:亨利·弗萊徹·漢斯
  • 命名者2:喬治·邊沁
  • 命名者3:丹尼爾·奧利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繁殖方式,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化學成分,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0米,胸徑達60厘米,樹皮灰色,稍粗糙;當年枝無毛,乾後暗褐色;芽體卵形,有短柔毛,有多數鱗狀苞片。
蕈樹
葉革質或厚革質,二年生,倒卵狀矩圓形,長7-13厘米,寬3-4.5厘米;先端短急尖,有時略鈍,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乾後稍發亮;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約7對,在上下兩面均突起,網狀小脈在上面很明顯,在下面稍突起,邊緣有鈍鋸齒,葉柄長約1厘米,無毛,稍粗壯;托葉細小,早落。
雄花短穗狀花序長約1厘米,常多個排成圓錐花序,花序柄有短柔毛;雄蕊多數,近於無柄,花葯倒卵形。雌花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排成圓錐花序,有花15-26朵,苞片4-5片,卵形或披針形,長1-1.5厘米;花序柄長2-4厘米;萼筒與子房連合,萼齒乳突狀;子房藏在花序軸內,花柱長3-4毫米,有柔毛,先端向外彎曲。
頭狀果序近於球形,基底平截,寬1.7-2.8厘米,不具宿存花柱;種子多數,褐色有光澤。

生長環境

中國南部海拔600-1000米的亞熱帶常綠林。

地理分布

中國分布:海南島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湖南福建江西浙江
蕈樹
國外分布:亦見於越南北部。

繁殖方式

蕈樹屬優良的速生闊葉常綠喬木,長期以來以種子繁殖為主,存在較大的分化現象。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蕈樹的根。
性味歸經:苦、平、入肝、腎二經。
功效主治:消腫止痛。用治風濕痹症,無論寒熱,肢體腫脹、攣急疼痛、關節屈伸不利;或跌扑閃扭、筋骨被傷、局部青瘀、活動不能。
用法用量:內服:6一9克,煎湯。

經濟價值

木材含揮髮油,可提取蕈香油,供藥用及香料用。木材供建築及制家具用,在森林裡亦常被砍倒作放養香菰的母樹。
物種是中國南部主要用材樹種,山區農民常於砍伐後,利用廢段,梢材,放置林中,任其天然接種或人工接種,培養香蕈,也是是廣東省北部一帶很著名的副業。

化學成分

蕈樹葉精油以倍半萜烯類為主(占62.39%),主要特徵成分為雙環大根香葉烯(10.71%)、(E)-丁香烯(9.96%)和α-依蘭油烯(8.92%)。該精油具有中等程度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脂質過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可能與精油中的酚類物質5-羥基白菖莆烯(2.97%)以及醇類物質1-表橙椒醇(3.12%)和(Z)-白檀油烯醇(2.12%)等化合物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