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小菌核病

蔥小菌核病

蔥小菌核病是由大蒜核盤菌引起的、發生在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和花梗。發病初期,先是葉片或花梗尖端變色,逐漸向下擴展,引起蔥株局部或全部枯死,僅殘留新葉。剝開病葉,可見白色棉絮狀氣生菌絲,病部表皮下散生黃褐色或黑色小菌核。

蔥小菌核病是大蔥常見的病害之一,各菜區普遍發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蔥。通常雨水頻繁的年份或季節發病危害重。發病嚴重時常造成植株枯死,直接影響產量。

蔥小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換茬,加強栽培管理以及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蔥小菌核病
  • 外文名:Sclerotinia disease of scallion
  • 病原:大蒜核盤菌
  • 為害作物:蔥
  • 為害部位:葉片和花梗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蔥小菌核病病原為大蒜核盤菌(學名:Sclerotinia allii Sawada),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形成於寄主表皮下,片狀至不規則形或近橢圓形,萌發時產生4~5個子囊盤。子囊筒狀,大小(184~212)微米×(12~18)微米,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17~21)微米×(7~11)微米。病菌發育適溫25℃。

為害症狀

蔥小菌核病主要危害蔥的葉片和花梗。發病初期,葉片、花梗尖端先開始變色,以後逐漸向下發展,致植株局部或全部枯死,僅留新葉。病部可見棉絮狀菌絲纏繞及由菌叢糾結成的黃白色至黃褐色或茶褐色菜籽狀小菌核。菌核初期呈乳白色或黃白色,老熟後變成茶褐色或黑色,緻密堅實,表面光滑,易脫落。

侵染循環

病原主要以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或病部菌絲與健株直接接觸後侵染髮病。在中國南方溫暖地區,病菌有性階段不產生或少見,主要以菌絲體和小菌核越冬。翌年小菌核萌發伸出菌絲或患部菌絲通過接觸侵染擴展。

流行規律

蔥小菌核病在低溫高濕環境下易發生,發病最適宜氣候條件為溫度15~20℃,相對濕度85 %以上。在中國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栽培蔥小菌核病的主要發病盛期3~5月。蔥小菌核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採收期。此外,地勢低洼、積水嚴重、雨後受澇、偏施氮肥、過度密植的田塊發病重。年度間通常雨水頻繁的年份或季節易發病重。

防治方法

  1. 選用抗病品種:根據各地市場特點、消費習慣引種抗病新品種。
  2. 輪作換茬:發病地與非蔥蒜類蔬菜輪作2~3年,避免連年種植。
  3. 加強管理:清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合理密植、防止種植過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及時清除病葉、集中深埋或銷毀。
  4. 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藥劑可選用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具體視病情發展而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