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菜

蓬子菜

蓬子菜,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經,祛風止癢之功效。常用於肝炎,腹水,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婦女經閉,帶下,毒蛇咬傷,蕁麻疹,稻田皮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蓬子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茜草目
  • :茜草科
  • :拉拉藤屬
  • :蓬子菜
  • 分布區域: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  採收時間:夏、秋季採收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黃牛衣、鐵尺草、月經草、黃米花、柳夫絨蒿、疔毒蒿、雞腸草、喇嘛黃、土茜草、白茜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辛、苦,性微寒。

歸經

歸肺、肝、腎經。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通經,祛風止癢。

主治

用於肝炎,腹水,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婦女經閉,帶下,毒蛇咬傷,蕁麻疹,稻田皮炎。

相關配伍

1、治傳染性肝炎:蓬子菜30g,茵陳30g,板藍根15g。水煎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2、治癤瘡走黃:蓬子菜15g。黃酒煎,每日服2次,將渣搗爛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3、治急性蕁麻疹:①蓬子菜15g,水煎服;或鮮品搗汁擦患處。(《內蒙古中草藥》)②蓬子菜、地膚子各10g,水煎服;或各30g,水煎洗浴。(《山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塗。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蓬子菜,又名黃牛尾。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莖粗短,根圓柱形,粗長而彎曲,稍木質。莖叢生,基部稍木質化,四棱形,幼時有柔毛。葉6-10片,輪生;無柄;葉片線形,長1-5cm,寬1-2mm,先端急尖,上面稍有光澤,僅下面沿中脈二側被柔毛,邊緣反卷。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狀,稍緊密;花序梗有灰白色細毛;花具短柄;萼筒全部與子房癒合,無毛;花冠輻狀,淡黃色,花冠筒極短,裂片4,卵形,雄蕊4,子房2室,花柱2,柱頭頭狀。雙懸果2,扁球形,直徑約1.8-2mm,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及曠野草地。分布於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藥材性狀

全草捲曲成團。莖四棱形,嫩者被短毛。葉6-10片輪生;葉片常捲縮,破碎或脫落;完整者展平後呈條形,長1-4cm,寬約1.5mm;先端急尖,基部漸狹,邊緣反卷;表面黑綠色或綠棕色,幼葉上表面疏被短毛,下表面沿中脈兩側有柔毛,老葉毛稀疏,葉脈1條。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常於莖頂組成帶葉的圓錐狀花序,花黃色或黃棕色。果小,果爿雙生,近球形,直徑約2mm,光滑。氣微,味淡。以葉多、色黑綠、帶花果者為佳。
根圓柱形,彎曲,主根不明顯,支根多條叢生於根莖,長約15cm,直徑0.2-0.5cm。表面灰褐色或淺棕褐色,有細皺紋,外皮剝落處顯出橙黃色木部。質稍硬。斷面類白色或灰黃色,用擴大鏡觀察可見多數小孔,並有同心排列橙黃色環紋。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全草有利膽作用,其有效成分車葉草甙具有緩瀉及降壓作用。對蓬子菜採用不同溶媒所得的提取物進行抑菌試驗,結果表明:以水提取法抑菌效果為最強,水提醇沉法略有抑菌作用,醇提法則無抑菌作用。其新鮮植物的液汁或煎劑,外用可治皮疹。

相關論述

1、《救荒本草》:“蓬子菜,生田野中,所在處處有之。其苗嫩時,莖有紅紫線楞,葉似鹼蓬葉微細,苗老結子,葉則生出叉刺,其子如獨掃子大,苗葉味甜。”
2、《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苦,寒。”“消腫祛瘀,解毒止癢。治急性蕁麻疹,瘡癤疔毒。”
3、《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微寒,味淡苦。”“清熱,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痹腫痛,跌打損傷,骨折,婦女血氣痛,蛇咬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