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國際幼師證

蒙特梭利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經過一個世紀得風風雨雨之後,風靡世界132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日不落的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特梭利國際幼師證
  • 引進:張雪門
  • 時間:1949年
  • 稱號:日不落的教育”
傳播途徑,主要貢獻,教育內容,發展趨勢,

傳播途徑

在中國的傳播:
1949年 北京大學張雪門先生把蒙氏帶到了台灣
1985年 台灣教育部門正式成立蒙特梭利教育基金會
在大陸得傳播:
20世紀 蒙氏教育傳入中國
1915年 江蘇成立蒙特梭利教學法研究會
1916年 美國巴士第夫人來獎蒙氏教學法
在世界
蒙特梭利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經過一個世紀得風風雨雨之後,風靡世界132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日不落的教育”。

主要貢獻

一、六大基礎理論
1.環境適應理論:
環境包括幼稚園、家庭、社會、人際,自然顯性環境、穩性環境。
環境能主宰人得耳聰目明。
2.獨立成長理論
兒童在生長中所作出的努力,全部都是為了實現獨立的目的,而往往被成人(教師、家長)剝奪。
3.生命自然發展理論
生命是自然而然發展的,老師和家長都是在輔導這一成長。
4.吸收性心智理論
內在的助力使兒童對外界環境信息的刺激,滿足孩子的需求快速的儲存並進行編輯,在特定的時期以爆發的形式表現出來。
5.工作人性理論
蒙氏教育是以工作為核心形成的教育體系,讓孩子在玩中學,以動手為主。蒙氏提倡的工作是,讓孩子在兒童之家通過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控,建立秩序感、專注力、注意力。
6.獎懲無用理論
獎懲只是一種刺激手段,產生於非自然和強迫的力量之下,蒙氏說:獎懲只會誤導孩子的價值觀,只為名利而做事。
二、創辦兒童之家的教育模式
1907年1月6日 在羅馬羅倫斯的貧民窟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兒童之家。
三、研製教具
在理論的基礎上,創造而成的,因為有教學意義,所以成為孩子的工作材料。

教育內容

(一) 日常生活
培養幼兒獨立工作,確立自信,體驗成長的喜悅。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耐心、專注力、秩序感,合作與創造的能力。
(二) 感官
培養幼兒的適應力、辨別力、智慧型概括形成(思考力、專注力、獨立),也是語言的預備。
(三) 數學
直接目的:透過幼兒期的生活經驗,讓孩子熟悉數量,認知邏輯的數量概念,系統的進行學習。
間接目的:培養幼兒對整體文化的吸收、學習,以及形成人格是所需要的抽象力、理解、力和判斷力。
(四) 語文
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記憶力的表達。
語文是人類溝通思想,傳遞意念,表達感情和陳述需要的內在抽象行為得具體表白方式,也是推銷自己的最佳方法。表達者藉助說寫的方式,傳遞自己的想法,接受者因了解得程度來作回應。無論是表達者或者接收者,都需要掌握語文的共同特性,才能達到相互了解的目的。
(五) 科學文化
在教給孩子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中,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並透過自發性的學習,讓孩子體驗自然與真實。以及自身的責任,並且激發孩子耐心、細心、愛心和信心。
(六) 其他:音樂、美術、手工、英語
教具以外的教育
(一) 健康教育
(二) 安全教育
(三) 道德教育、愛、寬容
(四) 性教育
(五) 美感教育
(六) 和平教育
(七) 大自然教育
(八) 想像力與創造力教育
(九) 宗教教育
(十) 社會教育

發展趨勢

1.符合人性化與名族化的教育趨勢
在蒙氏教室里,充分尊重孩子
2.符合現代化、國際化得教育趨勢
3. 符合兒童素質教育的趨勢
4.團隊合作
5.接受多元意見
6.世界觀、國際化
7.環境關懷意識和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