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薩吾爾登

蒙古族薩吾爾登

蒙古族薩吾爾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靜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新疆地區的蒙古族有一句流傳很久話:“騎著棗紅馬,思念著自己的家人”。“棗紅馬”指的是在草原上賓士、颯爽英姿並且有節律抖動馬頭的駿馬。“薩吾爾登”是傳流在新疆蒙古人中間的器樂套曲,也稱坐“拖布秀兒套曲”該舞蹈與拖布秀兒樂曲有密切關係,薩吾爾登具有一種生命力和深入人心的藝術魅力。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薩吾爾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9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蒙古族薩吾爾登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94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靜縣
歷史淵源,名稱由來,歷史文獻,近代發展,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舞蹈種類,舞蹈形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分支,社會影響,重要活動,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名稱由來

關於薩吾爾登一詞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形容一種馬步。一說是指彈奏“托布秀爾”琴時,手的來回甩動。一說是由土爾扈特蒙古語“薩吾那”而來,意為馬的頭上下不停地彈動,“登”是托布秀爾彈奏時發出的“登登”聲,兩詞合二為一,就是薩吾爾登。一說與蒙古語“薩吾爾”、“薩吾爾登”有聯繫,蒙古族人看到小孩玩耍時常說“薩吾爾、薩吾爾地玩”,看到小孩高興地蹦跳時常說“薩吾爾登、薩吾爾登地跳”,意指逗人喜愛的小孩動作。

歷史文獻

關於薩吾爾登,衛拉特史詩《江格爾》和《蒙古行記》中多處記載。如:聖主江格爾可汗舉行盛大的酒宴八十天,擺設豐盛的酒席七十天的時候,針對他的酒宴主持人明岩有這樣一段描寫:江格爾故土的十二名曲/將十二支歌子伴奏,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雙雙對對/磨肩蹭袖,插腰抖肩,這個描寫正是“薩吾爾登”舞蹈的動作,而且恰恰吻合與“薩吾爾登”舞蹈撐腰、靈活用肩膀、上身動作自由、腳步動作少的特點。

近代發展

巴州文化藝術的工作者,在傳統和現代的舞蹈上,將薩吾爾登舞蹈發展創新,在結合了現代舞蹈表現形式的同時,研究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集中表現技巧型、節律性和藝術性的韻律操、健美操和廣播操等藝術表現形式,既體現了時代精神,又能夠健身強體。已經在巴州的和靜縣、和碩縣和博湖縣等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普及,使這一獨特的古老的蒙古族民間藝術流傳更廣、影響更大。
和靜縣申報薩吾爾登:成立薩吾爾登藝術團,2008年6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博湖縣舉辦薩吾爾登故鄉文化藝術節,每年4月向外界宣傳推介薩吾爾登舞蹈。隨著薩吾爾登故鄉文化藝術節的舉辦,博湖縣薩吾爾登舞蹈走向世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內蒙古、蒙古國等眾多考察團赴博湖學習。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薩吾爾登”是蒙古族以表現馬為主、可以自由發揮的舞蹈形式,“托布秀爾”作為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是遊牧民族中造型美觀又製造簡便,音色優美渾厚,便於攜帶的撥弦樂器。跳薩吾爾登主要體現在上肢,分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幾種形式。薩吾爾登舞蹈分為三大類,一是表演類薩吾爾登,有表現婦女生活的,如照鏡、描眉、梳辮、慢版薩吾爾登等;二是模仿類薩吾爾登,有模擬動物的,如模擬雄鷹翱翔,模擬山羊、田鼠,模擬及表現馬的各種馬步及鳥類的各種動作;還有表現愛情和模擬各種人物形象的。三是自娛自樂類,有表現勞動和日常生活的,如擠奶、搗奶、套馬、獻茶、敬酒、播種、收割等;快版薩吾爾登。
由於受生活、居住環境及服飾穿戴習慣的影響,薩吾爾登下肢動作比較簡單,主要風格體現在上肢。手、腕、肩、臂的彈、壓、推、拉、揉、繞;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肩前推則肘後頂,肩後頂則肘前推;腳慢手快,稜角分明;以及每一動作雙膝始終帶彈性的屈伸顫動形成為薩吾爾登的鮮明特點。

舞蹈種類

愛來德比里格薩吾爾登:愛來德比里格薩吾爾登是學薩吾爾登的入門的主要動作,動作主要是模仿各種玩耍的鳥類飛翔的動作。利用模仿身邊動物的動作,表現了蒙古人熱愛大自然的本性。
交熱哈爾薩吾爾登:交熱是指走馬的一種步伐,哈爾是指馬的顏色,黑色的意思。這個舞蹈的動作是從走馬動作演變而來的,手部動作就像是握著韁繩,腳步的動作要勻速的快動,腳部動作是重點。
呼爾登薩吾爾登:呼爾登的本意是“快速”“敏捷的”,呼爾登薩吾爾登顧名思義就是腳步輕快的薩吾爾登。動作十分迅捷,手和腳的起伏動作非常快速有韌性,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需要很大的場地。
拖布肯薩吾爾登:拖布肯是穩重的意思。跳這個舞蹈的時候特徵在手腕與肩部的動作,在跳舞的時候,手腳的動作比較慢、認真而且跳舞的步子要小。
烏孫乃多里乾薩吾爾登:烏孫乃多里乾是水浪的意思。跳烏孫乃多里乾薩吾爾登的時候表演者模仿觀察到的生活和自然界的現象,主要特徵是舞蹈的動作比較大。
哈努村薩吾爾登:哈努村是袖子的意思。這個舞蹈如同楊柳浮動,常常使用坐跪與彎腰的動作,姿勢十分優美。這個哈努村薩吾爾登是我們生活中的勞動舞。
烏鄧薩吾爾登:烏鄧指的是蒙古包的門。所以有這樣的說法的薩吾爾登是在蒙古包中產生的。
烏熱里動古薩吾爾登:烏熱里動古是指解繩的意思,跳這個舞蹈的時候手部動作像解繩套一樣左右交錯上下環繞著,腳步的動作比較少,相比其它的薩吾爾登舞蹈,節奏比較慢。
杜爾冬薩吾爾登:杜爾冬的原意是“絲巾”“稠巾”,這個舞蹈一般是男女混合的雙人舞蹈,舞者載歌載舞,非常熱鬧,也非常愉快。
烏如克特可薩吾爾登:烏如克指的是灰褐色。這種舞蹈非常具有特色,因為它承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神話故事。
一首曲子只有十二種,依據方式、內容、姿勢進行對比分析。由於隨著社會的發展,相同的舞蹈的演變出了不同的名字,相同名字的舞蹈中有很多的舞蹈動作不一樣。

舞蹈形式

薩吾爾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幾種形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薩吾爾登具有很強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性,舞姿古樸優美,多出現搖擺肩膀、前後彎腰、手腕運動、前後運轉等舞蹈動作,模仿人物或動物姿態惟妙惟肖,顯示出詼諧幽默的特徵。薩吾爾登有12種動作及與之相適應的12種樂曲,表演時以民族樂器伴奏,其中擔任主奏的托布秀爾是蒙古族特有的彈撥弦鳴樂器。蒙古族薩吾爾登以獨特的形式表現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精神風貌,反映了蒙古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狀態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人生理想。

傳承現狀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薩吾爾登這一傳統舞蹈形式的傳承發展面臨著嚴重的危機,急需有關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予以積極的保護。

傳承人物

耐德曼,女,2010年獲得新疆自治區級薩吾爾登舞蹈傳承人。
布太,女,2008年獲得新疆自治區級薩吾爾登舞蹈代表性傳承人,2018年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布太老人名列其中。

保護措施

2007年5月,薩吾爾登業餘藝術團正式成立,布太擔任團長。
2012年10月24日,薩吾爾登傳承基地授牌暨向阿拉善盟民族中國小贈送樂器活動啟動儀式在阿左旗蒙古族實驗國小舉行,阿左旗蒙古族實驗國小等8所學校被命名為薩吾爾登傳承基地。
2013年5月,博湖縣舉辦以“薩吾爾登藝術故鄉,博斯騰湖人間天堂”為主題的首屆薩吾爾登故鄉文化藝術節,萬人同跳“薩吾爾登”舞蹈和千人同奏“托布秀爾”表演衝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舉辦薩吾爾登故鄉文化藝術節,是向外界宣傳推介薩吾爾登舞蹈。
2017年,和靜縣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薩吾爾登民間藝術傳承暨發展座談會。

主要分支

和靜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靜縣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薩吾爾登民間藝術傳承暨發展座談會。通過座談、觀摩、觀看文藝匯演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和靜東歸文化、薩吾爾登的演變與發展情況,為今後打造文化精品奠定了理論基礎。薩吾爾登文化在和靜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背景,良好而又廣泛的民眾基礎。
和碩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碩縣位於天山南麓,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縣,和碩縣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底蘊深厚,主體民族蒙古族保留了一大批年代久遠,具有較高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民族民間藝術,“蒙古族薩吾爾登舞蹈”就是其中之一。
博湖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湖縣《新疆蒙古族舞蹈薩吾爾登》舉辦薩吾爾登故鄉文化藝術節就是要加大挖掘、整理、搶救、保護“薩吾爾登”舞蹈,豐富蒙古族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升博湖民俗文化旅遊內涵,將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打造文化旅遊縣品牌。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1月5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舉辦的第十一屆冰雪節開幕式上,薩吾爾登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新疆巴倫台舉辦文化旅遊節,薩吾爾登在開幕式上亮相。
2018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六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巴州主場活動在巴州博物館拉開帷幕,薩吾爾登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巴州歌舞團創作的有著濃郁新疆蒙古特色的薩吾爾登系列舞蹈,在中國舞蹈“荷花獎”、“成吉思汗杯”舞蹈比賽上多次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