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溝

董家溝 位於蕉莊鄉政府駐地蕉莊東北2.5公里。 地處范陽河以東、鳳凰嶺以西,北倚萬福山。董家溝水穿村而過,西入范陽河。村舍沿溝而築,居住分散,為一狹長村落。設一村民委員會。共273戶,1,017人。耕地1,171畝。主產小麥、玉米。村有耐火材料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家溝
  • 所屬地區:蕉莊鄉
  • 人口數量:1,017人
  • 主產:小麥、玉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又新建一處耐火材料廠、香菇廠。年產值45萬元。 從業人員300人。1978年人均收入151元;1983年提高到307元,較前增長一倍。 清康熙二年(1663年)《王氏族譜》(卷一)載:“先世為直隸灤州劉家莊人。元季亂,德林扶攜老小避兵鹽山,遂籍焉。別支諱福林者,又於洪武四年來居於淄邑。”據此,當立村於明初。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縣誌》及清嘉慶六年(18O1年)《關帝廟記》碑文,均載村名“董家溝”。 據該村82歲老人周克昌講:原名姑子瓮。元朝時有董姓在此定居,宅旁被水沖成大溝,故名“董家溝”。 村北萬福山乃鄉邑一景,山上蒼松翠柏,巨石林立。山上有觀音堂、玉皇殿、關帝廟等組成的建築群。現為董家國小校址。原萬福鄉之名即由此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