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衣

葛衣

葛衣就是葛布製作的衣服,多在夏季穿戴。粗布葛衣叫“綌”,細布葛衣稱“絺”。新石器時代已出現葛衣葛布的織造。漢代生產的鬱林葛布,避貢朝廷,以至京城“榜人皆著鬱林布”,唐乾封元年(666年)鬱林布稱為“鬱林葛”,被列為貢品,延續一千餘年。雲南雙江邦丙布朗山的布朗人至今保留著“葛布”這種古老的手工工藝織衣服、織挎包、織線毯。日本神道教的御衣仍使用古傳的掛川、大井川葛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衣
  • 拼音:gé yī 
  • 釋意:用葛布製成的夏衣
  • 出處:《韓非子·五蠹
釋義,葛衣的歷史,日本的葛衣歷史,

釋義

葛布製成的夏衣。《韓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史記·太史公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唐 韓翃 《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詩:“葛衣香有露,羅幕靜無塵。” 宋 陸游 《夜出偏門還三山》詩:“水風吹葛衣,草露溼芒履。”簡單來說就是夏天穿的衣服。
製作葛衣的日本大井川葛布製作葛衣的日本大井川葛布
傳說葛天氏發明、傳授用葛的莖皮纖維編織生活、生產用品的技能,如搓經紡繩、編制葛履、紡織葛布等。粗葛布叫“綌”,細葛布稱“絺”,用葛布縫製葛衣、葛衫、葛巾,遮羞蔽體,告別蠻荒,步入文明。《說文解字》曰:“葛,絺綌草也。”《本草綱目》:葛“取治可作絺綌。”《詩經·周南》:“葛之覃兮。”《傳》曰:“葛所以為絺綌。”《周禮·地官掌葛疏》:“以時征絺綌之材。”《說苑》:“綿綿之葛,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綌。”這些文獻說明用葛紡織由來已久。
傳世文物有孔府舊藏明代本色葛袍。衣長126厘米,兩袖通長230厘米,袖口寬30厘米,袖寬58厘米,袖根寬44厘米,下擺寬140厘米,腰寬55厘米。

葛衣的歷史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唯亭境內草鞋山一帶就有原始居民從事葛布紡織物生產。1973年,從草鞋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葛布殘片,是國內最早的紡織品實物,其織造技術相當先進。據《越絕書》載,春秋末期,越王句踐“使越女織治葛布,獻於吳王夫差”。周朝時,朝廷在中央設立“掌葛”官職,負責徵收和掌管葛麻類紡織原材料,並有了“山農”之葛(織葛布)和“澤農”之葛(供食用)的區分。明清至民國時期,農村家庭皆紡織葛布、土布,部分家庭有木製紡紗機、織布機。以木織布機織布,手工縫衣服和被、帳。綢緞貴重,一般百姓穿不起,穿土布,有葛布、麻布、棉布、綢布等,即以葛、麻、棉的纖維組成的粗布。清末,葛、麻纖維才退出衣料之用。
孔府舊藏明代本色葛袍孔府舊藏明代本色葛袍
至今,布朗族的服裝紡織原料仍然有苧麻和葛線麻等。用苧麻可以紡織成土布,用苧麻和葛線麻可縫麻袋或掛包。至今,在雲南省雙江布朗族村寨里,家家戶戶都有老式的壓棉機、紡線機和織布機。他們依然自己種棉花、織布和做衣服。特別是雙江邦丙布朗山布朗族婦女善織“葛布”遠近聞名。布朗族傳統紡織技藝是雲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為魯明秀。傳統紡織技藝主要分布在雙江自治縣邦丙鄉。葛布織好後,將其二幅疊合沒有剪裁,用葛麻線象縫口袋似的將二幅布縫合一起,只是在布的一頭中間留一孔,用作穿頭,布左右上端各留一孔,用作穿胳膊,布下端不縫合,留一大口子穿雙腿。為了抵寒遮羞和便於勞動,起初兩幅布前幅短與大腿中部齊,後幅長與腳彎子齊,無袖無襞,穿時頭從中孔籠下,伸雙臂於左右二孔,然後拴一條草繩和獸皮帶於腰,既顯得精神利索,又可在腰繩帶上別勞動工具,或飾物等,這種腰別東西的生活習慣,不只是在“刀耕火種”年代,在務川農村隨時可見。這種服飾就是務川仡佬族先民最初的布服飾,男女不分,款式相同,史書稱“通裙”。正如《舊唐書·南平僚》所記:“婦人模布兩幅,穿中而貫其首。名曰‘通裙’”。宋《溪蠻叢笑》記:“裙幅兩頭縫斷,自足而入,闌斑厚重,下一段純以紅,盛暑不去,去則犯鬼”。

日本的葛衣歷史

日本葛布主要產於日本靜岡縣遠州地方,根據江戶時代農學者大蔵永常《制葛録》以及《和漢三才圖會》以掛川、大井川葛布聞名。用於製作蹴鞠的奴袴、肩衣袴(裃)。
葛布的日本上下葛布的日本上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