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崇鎮

萬崇鎮

萬崇鎮地處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市樂安縣西南,東接湖坪鄉、北望牛田鎮、南鄰羅陂鄉、西與永豐縣接壤。昌韶(昌寧)高速G6011過境萬崇且設有出入口“流坑南”,省道S215六上線(六家橋-上固)縱貫南北,是湖坪、羅陂、牛田三個鄉鎮的中心交匯點,也樂安通往縣域外的三大要道之一。萬崇鎮距縣城35公里、距南昌130公里、距撫州120公里、距京九線吉安站75公里、距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千古第一村”流坑1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萬崇鎮轄豐林、池頭、坪背、上羅、桐山、陂汗、鹽豐、安里8個村委會及1個居委會,總計有76個自然村100個村小組。至2016年9月,全鎮共有4776戶,16724人,戶均3.5人。其中農業人口16084人,非農業人口640餘人,人口密度171.9人/平方公里。贛語為當地方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崇鎮
  • 外文名稱:Wanchong Town
  • 別名:萬坊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轄8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樂安縣萬崇鎮人民政府
  • 電話區號:0794
  • 郵政區碼:344312
  • 地理位置贛東
  • 面積:97.2平方公里
  • 人口:1.67萬(2016年9月)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西隱寺、上羅鄧氏祠堂
  • 火車站:撫州站
  • 車牌代碼:贛F
  • 民系江右民系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區劃人口,自然概況,氣候條件,國土資源,基礎設施,社會經濟,風景名勝,西隱寺,上羅鄧氏祠堂,新萬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特色產業,

地理位置

萬崇鎮簡介(2016年9月由萬崇鎮政府辦綜合整理編寫)齊政偉
萬崇鎮

歷史沿革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自樂安置縣始,萬崇即隸屬樂安縣;
萬崇鎮
明、清時,屬雲蓋鄉樂安里;
民國時,分屬南二區、第三區和望仙區;
建國後,分別隸屬三區、湖坪鄉和湖坪公社;
1961年,單獨設萬崇人民公社;
1964年,復設萬坊人民公社;
1976年,1976年以前萬崇屬湖坪公社管轄,1976年從湖坪公社劃出。成立萬坊公社。根據有關檔案規定,省內不能有相同公社名稱,另考慮鄉政府所在地在歷史是萬崇街,故1983年改名萬崇鄉;
1984年6月,建萬崇鄉;
2001年4月,撤鄉設鎮,鎮人民政府駐萬坊。

區劃人口

萬崇鎮轄豐林、池頭、坪背、上羅、桐山、陂汗、鹽豐、安里8個村委會及1個居委會,總計有76個自然村100個村小組。至2016年9月,全鎮共有4776戶,16724人,戶均3.5人。其中農業人口16084人,非農業人口640餘人,人口密度171.9人/平方公里。
萬崇鎮

自然概況

萬崇鎮屬多丘陵山地,嶂巒迭翠,資源富饒,物產豐富。地勢南高北低、
萬崇鎮
東高西低,整體向西部傾斜。全鎮以紅土壤為主、土質偏酸性。萬崇鎮水系較為發達,萬崇河是境內最大的河流,屬贛江支流—烏江水系,為樂安縣四大水系之一(湖坪水系萬崇河),由兩大支流匯合於萬坊,一支由湖坪鄉的溪流組合西流,另一支是匯合羅陂鄉境的溪水北流。兩支流匯合後折向西北達西部坪下嶺入永豐縣,匯入烏江。沿河地區大都為深山峽谷,河道彎曲,沖淤大,平均坡度8.67‰。

氣候條件

萬崇鎮處華南氣候區與華中氣候區過渡地帶,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1℃左右,年降雨量1660毫米左右,一般集中在5~6月份,年日照實際時數1762小時,年平均無霜期達262天。主導風向偏北,夏季主導風向偏南。

國土資源

萬崇鎮國土面積97.2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4.03%。耕地面積20505畝,占國土面積的14.1%,其中水田18999畝,占耕地的92.7%,旱地1506畝,占耕地的7.3%;林地面積98000畝,占國土面積的67. 2%其中有林面積95000畝,占林業用地的97%;主要林木種類有杉樹、松樹,毛竹,有少量香樟、白樺等,鹽豐、安里尤為顯著。境內蘊含礦產主要有稀土、雲母瓷土、優質大理石等。
萬崇鎮

基礎設施

萬崇鎮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全鎮進村公路全部實現了路面硬化;境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
水庫8座、山塘陂壩100多處;35KV變電站1座;集中飲水自來水工程1座;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1座;中學、中心國小各1所,各村均設有村小及教學點;衛生院1所、8個行政村均設有標準化衛生計生服務室;農貿市場1座,農曆逢單為趕集日(俗稱當街);敬老院1座;郵政所1座,圓通、韻達等近10餘家快遞公司均設有代辦網點;電信、移動、聯通通訊及寬頻網路覆蓋全鎮,4G網路正逐步覆蓋;農商銀行萬崇信用社、郵政銀行萬崇鎮支行各1處,各行政村均布設“便民服務村村通”服務點,為全鎮民眾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務。
萬崇鎮
萬崇鎮
萬崇鎮

社會經濟

萬崇鎮是農林業大鎮,傳統主要產業有菸葉、油茶、蠶桑、蔬菜、西瓜等。2015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2.29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1122.7萬元,稅收收入完成934.7萬元,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83.25%;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1.24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7元。2015年,全鎮菸葉種植面積1550畝,收購菸葉17.3萬公斤,產值421萬元,創稅92.6萬元;高產油茶麵積4000畝;桑園面積420畝,年產蠶繭2萬斤;大棚蔬菜種植面積270畝,年產蔬菜300噸。生豬、野豬、家禽、蜂蜜等特色養殖穩步發展,民眾脫貧致富渠道得到了進一步拓寬。
合併圖冊合併圖冊
萬崇鎮將圍繞建設全面小康“新萬崇”奮鬥目標,以打贏脫貧攻堅、實現同步小康為主線,統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緊扣工業做強、農業做優、城鎮做美、商貿做活的發展思路,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依法治鎮、產業富民、強基惠民、美麗鄉村建設五大戰略,努力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新萬崇”。加快美麗城鄉建設,著力構建山更青、水更秀、村更美的鎮村環境,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在萬崇聚集,把萬崇建設成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中心集鎮。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和支持農民從事特色種養業。著力抓好“三葉、三果、三養”產業發展(即蔬菜、菸葉、中草藥三片葉子,紅李、油茶、聖女果三個果子,野豬、肉牛、土蜂蜜三類種養)。

風景名勝

西隱寺

西隱寺位於萬崇鎮西側,距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始建於唐貞觀初期,至今1400餘年歷史,是樂安三大古寺之一,是千年的佛教聖地。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池頭邱氏潮海重建該寺,曾幾何時眾僧雲集遠近聞名。2008年池頭村民、邱氏宗親及廣大香客和十方信士的大力支持對原寺進行了全面整修,新建了天王殿,購置了大鐘和大香爐等,重塑和新塑了70多尊佛神像,寺內外面貌煥然一新。2010年經省正式批准為開放佛教寺院。
萬崇鎮
西隱寺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優越,冬暖夏涼、一塵不染,夏季氣溫不越過攝氏29度享有小廬山之稱的天然氧吧,是夏季避暑之聖地。西隱寺山泉來自深山,涓涓流水直入寺內,四季不乾,通過化驗含有人體所需鈣鐵鋅硒多種原素是開發礦泉水的天然資源。

上羅鄧氏祠堂

“上羅鄧氏祠”位於萬崇鎮上羅村國小旁。為上羅鄧氏後裔紀念其開基始祖鄧君民而建。上羅村鄧氏原本姓李,屬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元宗李璟(916-961年8月12日)的後裔。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征伐楊州,賜封李璟第八子李從鎰(yi)為鄧王,鎮守宣楊。978年,南唐後主李煜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李氏官員受到通輯誅殺,李從鎰遂攜家提眷,操舟夜發宛陵(安徽),隱居洪州、宜黃、樂安等地。宋微宗崇寧二年(1103),其孫鄧君民從濟口橋頭(樂安招攜)肇居上羅,為躲避朝庭追殺,上羅村李氏更姓為鄧,延續至今。祠堂始建於明朝宣德戊申年(1428),為使鄧氏後裔緬懷先祖豐功業績,抒發故國之思,亡國之痛,激勵後代發奮圖強,正德丁丑年(1517)增建“鐘樓”、“鼓樓”,清朝康熙甲寅年(1674),民國十三年(1924)重修。
該祠為前帶門坊、庭院,內置前後天井三進硬山式建築。座西向東。四周牆體二斗一眠砌法,兩側山牆一進三花烽火式,二進五花烽火狀,三進人字形搏風頭起屏護檐。平面縱向長方形,通面闊17.6米,通進深55.6米。一字式門廊,面闊三間,上部構架雙步梁。一、二進明間木構架為抬梁穿斗式,三進用磚牆替代,立面分兩層,各進地面用條磚橫向錯縫鋪地。前天井呈方形,條石抱框填底,兩側建鐘樓、鼓樓。鐘鼓樓為重檐四坡攢尖頂,內置草架梁,樓底層平面呈縱向長方形,面對天井開瓶形門,右側下層門楣上方凹入面墨書“金和”,上層凹入面墨書“鐘樓”,左側下層門楣上方墨書“玉節”,上層書“鼓樓”,磚構梅花形透窗,牆體四角伸出角梁、抱頭梁與硬挑共同承托檐頂,上鋪圓椽、望板,覆青灰,四角發戧起翹形成反宇飄檐。後天井橫向長方形,中間置步橋,兩側建畔池。

新萬崇

“新萬崇”微信公眾號是由萬崇鎮黨委、政府主辦,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的新媒體平台,是萬崇鎮政務信息權威發布的渠道,是宣傳萬崇、展示萬崇、服務萬崇的新視窗。

自然資源

萬崇鎮擁有豐富地表資源,山林面積6386公頃,林業以松木為主,毛竹次之,有少量的白樺等。林業是萬崇鎮居民經濟收入的又一重要來源。地下資源也極為豐富,有鎢、錫、銅、金、銀、石灰石瑩石礦等礦產資源,發展了以點石牌水泥廠為主的建材業,同時還擁有巨大的水能資源烏江河蜿蜒萬崇境內,流向千古一村流坑。萬崇河座落在鎮政府所在地旁邊界(南向),距鎮政府800米,地理坐標:取水井中心經度是東經115°43′27″,偉度是27°21′36″。取水井位於萬坊河、上羅河交匯處的池頭攔河壩下游200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31.2平方公里,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00㎜,平均氣溫17℃,平均蒸發量為136㎜,林竹茂盛,物種豐富,森林覆蓋面廣。 萬崇鎮有耕地面積17534畝,其中水田15624畝,旱地1506畝,其它類地404畝。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是萬崇鎮居民的主要生活來源和主要經濟來源。水稻種植面積歷年在2萬畝以上,2005年達2.87萬畝。糧食總產量歷年在7000噸以上,其中稻穀有近6000噸。西瓜種植面積自80年代中期以來歷年在3600畝以上,總產量達1.1——1.3萬噸,商品蔬菜發展至今已有2600多畝,其中大棚蔬菜已發展到600多畝;有蠶桑600多畝。蠶桑、蘑菇是近年產為結構調整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新興特色農業。
萬崇鎮林地面積共6386公頃,其中有林面積5173公頃,森林覆蓋率
達81%。林業以杉木、松木為主,毛竹次之,有少量香樟、白樺等。林業是萬崇鎮居民經濟收入的又一重要來源。鹽豐、安里兩個村委會尤為顯著。自改革開放以來,萬崇鎮人民積極回響黨委、政府號召興起人工造林。歷年來人工造林面積累計達2350公頃,其中近三年來造林1780公頌。萬崇鎮有水域面積175公頃,漁業養殖面積1200多畝,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8座,山塘陂壩100多處。現年均出欄肉豬4900頭以上,家禽年產蛋量15500隻以上,年末耕牛存欄量2456頭,生豬存欄量3898頭,家禽年末存欄量43900羽。
萬崇鎮萬崇鎮

基礎設施

萬崇鎮充分依託國家扶貧開發政策,致力改善發展環境,加
大了交通、通訊、水力、電力等設施的投入,各村公所的水泥路都修到了村口,少數村莊也在施工之中。萬崇鎮農網發行改造基本完成,大部分村莊開通了程控電話和無線通電話。萬崇鎮擁有中學兩所,中心國小2所、村完小12所、教學點16個,擁有學生2500多人,占應學率的90%,教學質量也在安樂縣名列前茅,衛生事業較為先進,各村設有醫務所,農民看病十分便利。 萬崇鎮交通較為便利,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硬化公路;解決陂汗、漢上、萬坊、毛洲、武藪、上胡家等10個村的人畜安全飲水問題,興建了鎮區自來水工程;興建7所村小教學樓和中學教學樓,改善教學樓環境;萬崇鎮8個村委會全部架設程控電話,開通豐林、鹽豐、桐山、坪背4座移動塔和鎮區聯通塔,實現電話村村通,手機網路信號基本履蓋萬崇鎮;新建萬崇敬老院、萬崇道班房、萬崇車站、萬崇地稅分局大樓、萬崇工商分局、生殖保健中心和綜治維穩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聘請了省城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對萬崇鎮區進行近、遠期規劃。上述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萬崇鎮的生產生活條件,最佳化了投資及發展環境,為萬崇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萬崇鎮萬崇鎮

經濟發展

2006年,萬崇鎮轄區內有8個行政村,55個村小組,現有總人口138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5個,農業人口有13163人。萬崇鎮社會經濟發展持續穩定增長,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544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340萬元,占國民經濟比重92%;工業總產值200萬元,占國
民經濟比重7%,第三產業產值為28萬元,占國民經濟比重1%,農民人均收入達1400元。萬崇鎮著力培植以蘑菇、烤菸、生豬毛竹為主的幾大產業,使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萬崇鎮以市場為導向,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把具有發展前景的蘑菇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力創蘑菇特色。2003年萬崇鎮種植蘑菇面積200餘畝,種植戶有800戶之多,產值800餘萬元,與糧食產值基本持平。僅蘑菇一項,萬崇鎮農民年人均增收180餘元,種植最多的村委會——傍安,人均增收達1500餘元,真正實現了農民增收,財政增長。戴坊鎮以烤菸生產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2003年實現產值215.6萬元,實現農特稅43萬元。同時,派出幹部到浙江、福建等地學習先進經驗,使烤菸技術日趨成熟,為人民民眾致富奔小康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途徑。萬崇鎮擁有商品蔬菜3000畝,年可實現產值600萬元,人均增收240元。反季節辣椒玉米西瓜、秋豌豆等已成為樂安縣蔬菜生產的一個“亮點”。湖坪鄉著力培植勝利、看坊、參陂三個蠶桑基地,以點帶面,咬定發展蠶桑產業的思想不動搖,以絲廠為龍頭,採取“企業+基地+農戶”的形式,推動了蠶桑產業規模的形成。
萬崇鎮萬崇鎮
工業興則百業旺。萬崇鎮是一個山區農業鄉鎮,工業基礎薄弱。該鎮黨委、政府深刻認識到經濟要發展、百姓要富裕、財政要增長都離不開工業。萬崇鎮制定了“重工富鎮”的發展戰略。該鎮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木竹資源、勞動力資源和交通便捷優勢,大力發展木竹、糧食、塑膠加工和建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引進更多工業項目,萬崇鎮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鎮領導還經常帶隊到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進行招商引資;還積極動員本地及外出務工經商的致富能人回鄉創業。2006年,萬崇鎮共引進工業項目4個,引進契約資金2000萬元,實際進資1270萬元,超額完成了縣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其中,由浙江客商張姣投資900萬元興建的富興塑膠廠已於2006年6月投產。萬崇鎮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工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
萬崇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大力發展蠶桑、蘑菇、烤菸、西瓜等特色農業。該鎮一方面從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特色產業;另一方面,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發展特色產業基地,著力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萬崇鎮已建立起了豐林、坪背蠶桑基地,桐山、上羅、安里烤菸基地,桐山、坪背、上羅蘑菇基地,豐林、桐山西瓜基地。2006年,萬崇鎮已發展西瓜6700畝、蠶桑1000畝、蘑菇82000平方米、烤菸560畝。蠶桑工作名列全縣第二名。萬崇鎮還鼓勵農民大力發展養殖業,漁業養殖面積達2000多畝。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2006年,特色產業使該鎮農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教育事業
萬崇鎮萬崇鎮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由於教師工資拖欠、師資外流、教學條件差
、學校人心渙散等諸多原因,萬崇鎮中國小教育質量一路下滑,到2001———2002年度時,中國小教學質量一度跌至樂安縣末位。萬崇鎮黨委政府痛下決心,想方設法補齊拖欠教師的工資,確保教師工資按月足額發放,並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380多萬元,大力改善中國小辦學條件,興建了樂安縣一流的三層中學教學大樓,新建改建了中心國小和鹽豐、桐山、上羅等8所村完小校舍,徹底消滅了中國小危房。萬崇鎮還通過調整學校領導班子,推行教育體制改革,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一系列舉措促進了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萬崇鎮中國小教育質量連年攀升。2005、2006年連續兩年在樂安縣中考和小升初抽考中名列樂安縣農村組第二名,受到了上級領導及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
萬崇鎮萬崇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