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納

華爾納

全稱蘭登·華爾納(Landon·Warner),臭名昭著的敦煌文物盜竊犯,也是所謂近代美國著名的探險家、考古學者。1881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個律師家庭,1899年入哈佛大學學習,1903年畢業,1905年重返母校哈佛大學進修考古學一年。1906年後留學日本,專攻佛教美術。1910年在朝鮮和日本調查佛教美術,1913年在哈佛大學第一次開設了東方藝術課程,1916年來華為新成立的克里夫蘭美術館收集中國文物。1923年回到哈佛,曾任福格藝術博物館東方部主任,隨即組織考古隊遠赴中國敦煌,剝離莫高窟窟唐代壁畫精品10餘幅,並盜走第328窟彩塑供養菩薩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爾納
  • 外文名:Landon·Warner
  • 別名:蘭登·華爾納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麻薩諸塞州卡布里奇鎮
  • 出生日期:1881年8月1日
  • 逝世日期:1955年6月9日
  • 職業:文物盜竊犯,探險家,考古學家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主要成就:盜取、破壞中國敦煌壁畫
  • 代表作品: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萬佛峽:一個九世紀佛教壁畫洞窟的研究
  • 妻子:羅蘭·羅斯福
  • 岳父西奧多·羅斯福
簡介,中亞考古(盜取),華爾納回國,考察團,其他,結果,兩次敦煌之行的隊伍組成,第一次(1923年7月~1924年),第二次(1925年2月),

簡介

華爾納購得敦煌寫本《妙法蓮華經》殘卷。其旅行記錄為《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1925年2月,他又組織一個7人的考察隊,並邀北京大學陳萬里同行做釋讀漢文碑銘工作。因當地民眾的反對和官府的阻止,只購得一件敦煌寫本《大般若經》,後轉到安西榆林窟考察。1938年發表專著《萬佛峽一所九世紀石窟佛教壁畫研究》。陳萬里所著《西行日記》記載這次考察情況。

中亞考古(盜取)

華爾納從哈佛大學畢業之後,參加了拉斐爾·龐潑萊的地質學和考古遠征隊,到過俄屬中亞細亞。1906年留學日本,專攻佛教美術。1910年又在朝鮮和日本調查佛教美術。由於他在這方面的知識修養,1913年在哈佛大學第一次開設了東方藝術課程。華爾納也曾前往倫敦、巴黎、柏林、聖彼堡等地參觀過斯坦因、伯希和、勒柯克、科茲洛夫等人盜取的中國西北的文物,並與一些當時西域美術方面著名的中國美術專家和漢學家有過接觸與交往,也讀過他們的書,使他對中國西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上他的專業關係,以及他曾來中國北京商談美國人在中國建立考古學校事宜,因此這一切促使他特別想到中國西北進行實地考察的願望。而當時美國的一些博物館也正在物色人物,準備前往中國西北從事古物蒐集,當然華爾納成了最佳人選。1923年7月,華爾納一行到達北京,找了一個叫王近仁的翻譯,並由於政治原因得到直系軍閥吳佩孚的支持,為他們在中國行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考察團首先由北京到西安,然後才正式開始考察,第一個目的地是黑城遺址,即額濟納,早在此前俄國人科茲洛夫已來過此地,並有大量的發掘,得到了大量十分珍貴的文物,包括在一個塔內發現的古寫本圖書館。因此華納的考察收穫不大。於是前往敦煌,中途傑恩因為身體原因返回北京。1924年1月華爾納到敦煌莫高窟之後,藏經洞中的國之重寶早已瓜分得一乾二淨,因此藏經洞與他倒沒什麼干係,在經過參觀考察之後決定進行壁畫剝離和彩塑的搬遷方式,進行文物盜劫。為了順利進行工作,華爾納給了當時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一些禮物之後,王道士同意他揭取壁畫,後來華爾納又以70兩銀子的價錢從王道士處得到了328窟盛唐的精美彩塑供養菩薩像一身,現存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當時他用特製的膠布,用塗有粘著劑的膠布片敷於壁畫表層,剝離莫高窟第335、321、329、323、320等窟的唐代壁畫精品壁畫26塊。他在揭取壁畫時採取的這種方式極其簡單、原始、拙劣而粗暴,導致壁畫受到摧殘,今天走進一些洞窟仍感是觸目驚心。華爾納在敦煌盜割剝離的壁畫,由於保護技術的失敗,完全破碎,人為地造成破壞。另外,還購得敦煌寫本《妙法蓮華經》殘卷。當時由於氣溫寒冷,不利於膠水的使用,加上他也缺乏助手,便在剝取了壁畫之後,於1924年4月返回蘭州,經北京回國。其旅行記錄為《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他是造成中國敦煌文物掠奪盜取並破壞最為嚴重的盜賊之一,為世人所不齒)
華爾納竊取的莫高窟第328窟供養菩薩像華爾納竊取的莫高窟第328窟供養菩薩像
莫高窟第328窟 圓圈處為被盜菩薩像位置莫高窟第328窟 圓圈處為被盜菩薩像位置

華爾納回國

後因為他的經歷與收穫,使他獲取了很大的榮譽。於是他決定進行一次更大規模的考察活動,目的地仍是敦煌,主要是為了更多更好地揭取壁畫和搬走彩塑。於是著手組建第二次考察團,考察團成員由6人組成:華爾納、傑恩、丹尼爾·湯普森(負責剝離壁畫)、阿蘭·普列斯特、霍拉斯·史汀生(負責測繪)、查理德·斯達爾(負責攝影),組成了一個相當專業的名為考察團的偷盜團伙,主要是針對莫高窟285窟,準備將此洞窟全部搬到美國。由於華爾納第二次考察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在中國尋找一所與哈佛大學合作共同研究中國文化的學校,選中了北京大學,雖然這種合作由於中國人民的反帝高潮和排外情緒而擱淺,但是北京大學的陳萬里先生作為中國專家隨隊西行。陳先生的西行雖然表面上是為考察隊解決一些古文和語言困難,實際上主要是阻止華爾納盜劫我國文物,給考察團活動帶來極大的不便,有效地保護了祖國的文物,也捍衛了中國人民的利益。沿途所發生的事均記於他後來的個人日記《西行日記》中。
華爾納剝離莫高窟第323窟壁畫的痕華爾納剝離莫高窟第323窟壁畫的痕

考察團

是1925年2月16日離開北京的,5月19日到達敦煌,在和縣政府接洽的過程中被拒絕了考察千佛洞的要求,因為華爾納第一次的破壞行為已使當地老百姓十分氣憤,他們也向王道士責問此事,並使得王道士不得不靠裝瘋賣傻地過日子。經過一翻商討,最後給考察團一系限制與規定:
1、考察團成員不準住宿千佛洞;
2、考察團的成員參觀千佛洞要由當地派出的人監視,並必須當日返回縣城;
3、不準破壞壁畫及其它一切文物。

其他

不僅如此,當地老百姓組織了一隊人專門監視考察團的行動,時時有發生武力的可能性,在如此嚴密的監視下,考察團一行也不得不草草結束考察活動,只活動了3天便於5月23日離開敦煌。之後又去了安西榆林窟,在那裡偷拍了一些照片,1938年發表專著《萬佛峽一所九世紀石窟佛教壁畫研究》。

結果

當時由於全國各地爆發了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北京大學最終決定不與哈佛大學合作,並電令陳萬里與考察團決裂,提前返校。美國一方也考慮到中國國內的形勢,電報要求華爾納一行結束活動回國,於是華樂納不得不解散考察團,中止考察活動,於同年8月返回哈佛大學。

兩次敦煌之行的隊伍組成

第一次(1923年7月~1924年)

隊長:華爾納
隊員:霍拉斯·翟蔭(Horace Jayne)

第二次(1925年2月)

隊長:華爾納
副領隊:霍拉斯·翟蔭
壁畫剝離:丹尼爾·湯普森
壁畫保存:阿蘭·普列斯特
測量、記錄以及隨隊醫生:霍拉斯·史汀生
攝影:理察·斯達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