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上古神系

華夏上古神系

《華夏上古神系》是朱大可先生2014年的新作。2014年6月,朱大可先生在上海召開了新書研討會。

基本介紹

  • 書名:華夏上古神系
  • 作者朱大可
  • ISBN:9787506073325 
  • 類別學術研究
  • 出版社:人民東方傳媒/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裝幀:平裝本、精裝本(有限收藏本,含六張一套的書籤)
  • 字數:62萬字
目錄,主要內容,

目錄

緒論 破碎的神系
第一節 山海經 啟示錄
第二節 第一代神話和第二代神話
第三節 原型、鏡像和變異
第四節 中國神話研究的學術輪廓
第五節 庸俗歷史主義的神話解讀
第一章 創始點效應和神話學邏輯
第一節 華夏種族的非洲起源
第二節 世界語言的非洲起源
第二節 世界神話的非洲起源
第二章 來自非洲的巴別神系
第一節 尋找神名音素標記
第二節 向最高神致敬
第三節 三大元素神(三元神): 水神、地神和日神
第四節 次級元素神的家族
第五節 始祖神的誕生
第六節 妖靈的統治
第七節 神壇下的祭司與巫師
第八節 人文英雄歸來
第三章 貿易、移民與雜交的傳奇
第一節 後智人時代的世界貿易體系
第二節 西亞移民: 東亞的新主人
第三節 傳說中的神聖發明
第四章 東亞文明的四種原型
第一節 美索不達米亞導師
第二節 近鄰印度的文化贊助
第三節 來自埃蘭和波斯的饋禮
第四節 在墨翟和拉比之間
第五章 大移遷時代的新舊圖騰
第一節“燧人氏” 的玩火遊戲
第二節 定居時代的大母神統治
第三節 最古老的龍蛇崇拜
第六章 黃河酋邦的多元神學
第一節 洪水包圍下的酋邦世界
第二節 列山氏及其炎神的來歷
第三節 月氏虞酋邦的諸神們
第四節 埃蘭夏的異鄉神
第七章 長江流域的神徽與權杖
第一節 良渚酋邦: 神徽與玉琮
第二節 廣漢王國: 眼睛巫術、生命樹和權杖
第八章 在殷商王朝的神廟裡
第一節 東亞帝國的占卜事務
第二節 東亞民族的感生神話
第三節“帝” 與“天” 的檔案解密
第四節 舜 一個被嚴重誤讀的日神
第五節 揭開“冥” 的神秘面紗
第六節 薩滿與麻葛: 從巫師到祭司
第九章 軸心時代的帝國神話
第一節 帝國的政治空間危機
第二節 天雨神伏羲的歷史使命
第三節 大水神女媧的血緣地圖
第四節 在日神帝俊統治的時代
第五節 月神嫦娥的飛天傳奇
第六節 火神的最高代表祝融
第七節 風神飛廉和風神之子
第八節 醫藥女神西王母
第九節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
第十章 血姻政治和祖先崇拜
第一節 神話的歷史化: 民族國家主體意識的誕生
第二節 民族主神之“軒轅黃帝
第三節 新帝譜和第二代神話的終結
附錄1 簡明中國上古神譜
附錄2 本書符號、體例及引用
後 記

主要內容

《華夏上古神系》為朱大可先生耗費2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書以跨文化的全球視野,運用多種學科工具,獨闢蹊徑地探研中國上古文化和神話的起源,發現並證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話均起源於非洲,這是繼美國學者發現全球智人源於非洲、紐西蘭學者發現全球語言源於非洲之後,第三個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貢獻,有助於修正人類文化起源的傳統觀點,改寫上古人類史的基本架構。
作者在書中提出“神名音素標記”概念,根據它找出水神系(N)、地神系(G)、日神系(H/S)、主神系(A/O/E),母神系(M),風神系(F/V)、木神系(D/T)、冥神系(M)、始祖神系(M、I、E、B/P)、妖靈(U/V/W、R/L、S)、祭司(SA)與巫師(MA)、人文英雄(H)等等,架設起規模龐大的全球“巴別神系”,而這是非洲智人越過紅海之前已經擁有的精神遺產。
作者還發現了“主神音素遞增效應”,認為以人類祖先出發地非洲為原點,距離非洲越遠,各民族(文明)主神的音素會越多,神的名字會被不斷加長。這個效應的發現,證明了巴別神系只能源自非洲而不是其他地區。
作者反對用“共時性結構”(如榮格的“集體無意識”)解釋“文化相似性”現象,認為文化傳播所建立的“歷時性結構”,才是文明生長的主要模式。作者同時提出“亞洲精神共同體”概念,認為亞洲各大文明(蘇美爾、亞述、波斯、印度和中國)之間,在上古時期有著極為密切的文化關聯,原型的自西向東運動,是它的主要傳播模式。書中論證提出秦帝國的制度原型來自波斯,楚文化是本土文化、黃河文化和印伊文化的“三元組合”,西王母的原型是印度大神濕婆(西王),等等,揭示中國先秦神話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該書不僅對民國以來的神話研究做了系統性梳理,還對諸神的“身份”和“原型”,展開“神話偵探學”式的追問,建立起一個包含二十位神祇的“華夏上古神系”(八主神,二十輔神),此舉的意義在於,為搭建中國上古神話再認識、再書寫與再闡釋的公共平台,提供堅實的邏輯支持。
作者認為,高度開放,博採眾長,繼而實現超越,完成原創,是華夏文化精神的偉大特性,也是其卓立於世界文明之巔的主因。這些觀點顛覆晚清以來的學界定見,為認識華夏文化的開放性特徵、傳承與反思本土歷史傳統、推動中國文化的未來復興,提供了富有卓見的啟示,可視為1949年以來中國學術的重大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