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是華僑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的單位,是中國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之一,是國務院僑辦首批批准的華文教育基地之一,是國家漢辦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之一,是國家在福建省最早設立的漢語水平考試考點。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向海外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人士傳播中國語言文化,進行漢語培訓,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華文學院坐落於聞名遐邇的廈門市集美學村。校園占地六萬多平方米,依山傍海,風光旖旎,交通便利。20幢具有“嘉庚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由低到高、整齊雅致地排列於校園內,成為一道極具特色的建築景觀。

華文學院的前身是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是經國務院批准,並委託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53年主持創辦、專招華僑學生、華裔青年以及來華學習漢語文化知識的外籍學生的特色學校。為適應海外華文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1997年國務院僑辦決定將集美僑校成建制併入華僑大學,與華僑大學對外漢語教學部合併,成立華文學院。建校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宗旨,弘揚陳嘉庚先生嚴謹治校的辦學精神,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目前,學院已經形成了以華文教育為主要方向,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為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2萬多名畢業生,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海外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海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 所屬地區:廈門市集美學村
  • 現任院長:胡培安
  • 占地面積:六萬平方米
學院簡介,辦學條件,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辦學設施,院系設定,師資力量,校園風光,

學院簡介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是華僑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的單位,是中國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之一,是國務院僑辦首批批准的華文教育基地之一,是國家漢辦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之一,是國家在福建省最早設立的漢語水平考試考點。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向海外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人士傳播中國語言文化,進行漢語培訓,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華文學院坐落於聞名遐邇的廈門市集美學村。校園占地六萬多平方米,依山傍海,風光旖旎,交通便利。20幢具有“嘉庚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由低到高、整齊雅致地排列於校園內,成為一道極具特色的建築景觀。
華文學院的前身是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是經國務院批准,並委託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53年主持創辦、專招華人華僑學生以及來華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外籍學生的特色學校。為適應海外華文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1997年國務院僑辦決定將集美僑校成建制併入華僑大學,與華僑大學對外漢語教學部合併,成立華文學院。
建校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宗旨,弘揚陳嘉庚先生嚴謹治校的辦學精神,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目前,學院已經形成了以華文教育為主要方向,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為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海外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海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華文學院現設有漢語國際教育系、華文教育系、漢語言系、預科部、培訓部和現代教育實驗中心等教學和教輔機構,現有“華語與華文教育”“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2個學術碩士點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漢語國際教育、華文教育和漢語言三個本科專業和漢語言專科專業。學院不僅設有研究生、本專科學歷教育和初、中、高非學歷教育,還開辦短期漢語學習班、華文師資培訓班、海外學生夏(冬)令營、華僑華人學生預科先修教育等多種辦學形式。目前,我院有1700名余學生在校接受各種形式的教育,其中境外生近1300名,分別來自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日本、越南、美國、波蘭、西班牙、義大利、烏克蘭、巴西、剛果(布)共和國、尚比亞、肯亞及中國的香港、澳門、台灣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文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24人,其中專任教師7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9人,博士學位教師25人。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1997年建院以來,共承擔科研項目200餘項,其中國家課題11項,教育部課題10項,省社科課題、省教育規劃課題及僑辦課題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近40部,主編教材30多部。學院先後承辦了“國際華文教育研討會”“國際華文教育與華文文學研討會”“華僑大學世界華文教育論壇(香港)”“第二屆中國大學預科教育研討會”“第三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論壇”“第一屆國際華文教學研討會”“世界華文教育發展專題研討會”等國際學術研討會。學院還與美國、日本、菲律賓、韓國等國家的海外華文教育機構及數十所學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對外文化學術交流與合作非常活躍。
近年來,華文學院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現已具備較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方便齊全的生活設施:計算機機房、多媒體數字語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格教室等;圖書館藏書及中外文期刊7萬餘冊;此外還有塑膠跑道操場、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各種體育設施;學生宿舍有從兩人間到六人間多種檔次,設施便利。
(數據更新於2018年4月)

辦學條件

華文學院坐落於聞名遐邇的廈門市集美學村。校園占地六萬多平方米,依山傍海,風光旖旎,交通便利。20幢具有“嘉庚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由低到高、整齊雅致地排列於校園內,成為一道極具特色的建築景觀。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宗旨,弘揚陳嘉庚先生嚴謹治校的辦學精神,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學院已經形成了以華文教育為主要方向,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為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2萬多名畢業生,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海外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海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華文學院華文學院
2004年3月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在全國政協僑界座談會上關於華文教育的重要講話,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僑務工作,特別是華文教育工作的最全面、最完整、最具戰略意義的一次講話。講話將使僑務工作和華文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學院深入學習領會胡錦濤主席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了對華文教育和華僑教育的認識,並從學校的戰略定位、辦學理念、辦學思路的高度貫徹“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努力開創“十一五”期間華文教育大發展的新局面。

歷史沿革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的前身是被歸僑學生譽為 “僑生搖籃”的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簡稱“集美僑校”),而集美僑校的歷史是與陳嘉庚的光輝名字和集美學村聯繫在一起的。1953 年 6 月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後,考慮到南洋各地華僑教育受種種限制,回國求學的僑生將會日益增多,陳嘉庚先生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議在集美創辦歸國華僑學生中等補習學校,專收歸國僑生,進行補習教育。 中央人民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並撥專款委託他負責籌建工作,學校由中僑委(國務院 僑辦的前身)及地方政府領導,以中僑委為主。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1953 年 11 月,在福建省僑委、福建省教育廳、廈門市文教局的領導下,成立“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籌備委員會”,進行建校籌備工作,並接收以前“國立福建航專”移交的校舍和教學設備。是年 12 月,集美華僑補習學校開始接待第一批歸國僑生, 12 月下旬開始上課。 1954 年,在校學生 910 名,同年高考錄取率高達 75% 。 1955 年和 1960 年高考錄取率分別高達 80% 和 98% 。據統計,自 1954 年 1 月正式開學至 1971 年 11 月被迫停辦,集美僑校十幾年間先後辦了 354 個班,總計培養華僑學生 19432 人。1957 年,經中僑委同意,陳嘉庚先生倡辦的“僑屬子女補習學校”成立,並委託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負責兼辦。 1957 年 8 月該校正式招生,首批錄取 727 名僑屬學生。 1960 年因為學校接受安置大批印尼歸僑學生的任務,校舍不敷使用,僑屬子女補習學校停辦。
1960 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集美華僑補習學校被迫停課。 1971 年底,學校被迫停辦。粉碎“四人幫”以後,中共中央重申黨的僑務政策,國務院決定復辦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和廣州、集美兩所華僑學生補習學校。 1978 年 6 月,福建省教育局、福建省僑辦召開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復辦工作會議。 1978 年 9 月,廈門市成立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復辦籌備領導小組。由於校舍被占用,暫借集美中學部分校舍使用。 1978 年 12 月開始復辦招生。 1981 年 12 月,集美僑校搬回原校址。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1982 年,經國務院批准,增設“集美中國語言文化學校”,專收華僑、華人子女來校學習漢語,設一年制漢語基礎班和二年制漢語專修班。 此外,還承辦海外學生夏令營、華文教師培訓班等。從 1978 年復辦至 1991 年,學校大學先修班招收華僑學生 951 人,僑屬學生 1383 人,漢語班外籍學生 419 人,各種專修班、培訓班 643 人,海外華文教師夏令營 272 人,合計 3862 人。連同“文革”前的校友總共 23294 人。為了適應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提高辦學層次, 1997 年 2 月,國務院僑辦決定集美僑校成建制併入華僑大學,成立華僑大學(集美)華文教育中心,歸華僑大學領導。 1999 年,中心升格為華僑大學集美華文學院, 2002 年更名為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從此,學校建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辦學形式、專業設定、學科建設、在校學生數以及教學、科研、軟硬體建設等方面都有了飛躍的發展。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辦學條件

辦學設施

華文學院具備較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方便齊全的生活設施:教學電腦230台、語音設備238座、多媒體教室3間、互動式多媒體教室1間、網路教室1間、電子閱覽室2間、圖書館藏書7萬餘冊、中外文期刊250多種,新的圖書館大樓也正在建設之中;此外還有室內健身房、塑膠跑道操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各種體育設施;學生宿舍有從兩人間到八人間多種檔次,設施便利。

院系設定

華文學院現設有漢語國際教育系、華文教育系、漢語言系、預科部、培訓部、現代技術教育中心和華文教育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機構,現有華語與華文教育碩士研究生專業;漢語國際教育、華文教育和漢語言三個本科專業;漢語言專科專業。學院不僅設有研究生、本專科學歷教育和初、中、高非學歷教育,還開辦短期漢語學習班、華文師資培訓班、海外學生夏(冬)令營、華僑華人學生預科先修教育等多種辦學形式。我院有1700多名學生在校接受各種形式的教育,其中境外生800多名,分別來自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日本、越南、美國、波蘭、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烏克蘭、巴西、剛果(布)共和國、尚比亞、土庫曼斯坦及中國的香港、澳門、台灣等35個國家和地區。

師資力量

華文學院現有教職工121人,其中教師63人,正高職稱10人,副高職稱24人、中級職稱29人,職稱結構合理;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24人,占教師總數的58.73%;35歲以下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青年教師9人,占青年教師總數90%;青年教師中學歷結構合理,50歲以下教師55人,占教師總數87.3%,年齡結構合理。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1997年建院以來,共承擔科研項目80餘項,其中國家課題8項,教育部課題10項,省社科課題、省教育規劃課題及僑辦課題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9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近40部,主編教材30多部。學院先後承辦了“國際華文教育研討會”、“國際華文教育與華文文學研討會”、“華僑大學世界華文教育論壇(香港)”、“第二屆中國大學預科教育研討會”、“第三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論壇”等6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學院還與美國、日本、菲律賓、韓國等國家的海外華文教育機構及數十所學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對外文化學術交流與合作非常活躍。

校園風光

華文學院南大門
華文學院南大門面向龍舟池,2003年由菲律賓華僑陳永栽先生捐助建成。新南大門設計新穎獨特,氣魄宏偉,成為華文學院、集美學村一道靚麗的風景。
華文學院南大門華文學院南大門
華文學院南門
華文學院南門又稱集美歸國華僑學生補習學校牌樓門,位於華文學院運動場北側正中,面向龍舟池,系陳嘉庚籌建集美華僑補校時所建,1959年竣工。牌樓門為四柱三進,覆以琉璃瓦飛檐屋頂。南面正門門楣上鐫有“集美華僑補習學校”六個白底紅字。
華文學院南門華文學院南門
華文學院天南門樓
華文學院天南門樓位於龍舟池西北側的石鼓路起點處,系陳嘉庚籌建集美華僑補校時所建。1953年落成,磚石木結構,建築面積119.23平方米。中部上下兩層,各有一門,上層門楣書有“天南”二字,下層門楣書有“集美僑校”四字,均為白底黑字。兩側為廂房,高一層半。門樓上覆以綠色琉璃瓦飛檐屋頂,樓前有15及扇形石階,頗為美觀。
華文學院天南門樓華文學院天南門樓
華文學院南僑建築群
華文學院南僑建築群位於集美龍舟池西面以北,系陳嘉庚中僑委委託於1953~1959年主持興建。主建築群共四排十六座,命名為南僑第一至南僑十六。樓體坐北朝南,順池畔坡地而築,由低至高。首排平屋,末排四層,逐排加層拔高。南北樓距16~18米,東西樓距4~8米。環境幽雅,樓宇壯觀,美輪美奐。
華文學院南僑建築群華文學院南僑建築群
華文學院華園中路
華文學院華園中路是華文學院的主幹道,縱向居中,寬8米。主幹道中鋪白石,兩側鋪紅磚,鑲以白石邊,是一條別致、有情趣的道路。
華文學院綜合樓華文學院綜合樓
華文學院綜合樓
華文學院綜合樓位於西南面,集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學生活動中心、學生餐廳於一體,是學生活動、生活的重要場所。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