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是華中科技大學所屬的教學與科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 組織隸屬:華中科技大學
  • 成立日期:2000年12月
  • 組織性質:教學與科研機構
發展歷史,主要職能,主要任務,人才培養,學子風采,對外交流,組織結構,機構設定,師資力量,領導機構,

發展歷史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於2000年12月,是華中科技大學所屬的教學與科研機構,前身為1980年10月創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擴充改建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高等教育研究所與校內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武漢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雜誌等單位合併,組建教育科學研究院。
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形成了“嚴要求、高起點、厚基礎、求是、創新、重實踐”的辦學傳統。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1986年7月28日獲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96年4月29日獲教育管理學(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6月19日改為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是全國高等教育學專業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98年高等教育學被批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00年獲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同年獲公共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MPA)學位授權點。2003年獲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同年獲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學原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主要職能

主要任務

研究高等教育理論、高等教育政策與高等教育管理、國際與比較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基礎教育理論與改革,研究大學生心理學、高等學校管理心理學等。培養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培養公共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高級管理人才,培訓高層次大學管理人員。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學教育學學科建設,聯合中國科協培養高層次科普碩士,建設有特色的教育理論研究基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人才培養

學院根據社會需要培養學術型和專業型人才,目前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00餘名,30多年來為國內外高等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相關機構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學院具有教育學、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高等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學原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六個碩士點,高等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學原理、教育博士四個博士點,設有教育學博士後流動站,是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其中,高等教育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教育經濟與管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學院目前有“院校發展研究中心”和“區域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2個省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

學子風采

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活動(2013年):首屆科普專業碩士作品成果展舉行;13級科普教育專業碩士舉行班會暨元旦聯歡晚會;“劇享青春 綻放未來” ——教科院第六屆健康文化節系列活動之特色晚會;教科院“我是超級演說家”演講比賽完滿落幕;“敞開心扉·放飛夢想” ——教科院第六屆健康文化節系列活動之趣味運動會;教科院羽毛球賽圓滿結束。

對外交流

該院同國內外有關院校與機構建立了較為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從1986年開始,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湖南大學合作,每兩年舉辦1次全國大學教育思想研討會,現已召開了8次,其中包括1次國際學術會議。本院經常性派遣教師到國外或境外進修、講學、開展合作科研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聘請了馬越徹、原康夫、黑羽亮一、露絲·海霍、約翰·斯通、阿特巴赫、大冢豐等學者為兼職教授,應邀到本學院講學的國外和境外專家達20餘人次。承擔的國際合作課題有:"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參與"、"學生貸款亞太地區國際比較研究"、"高等教育學生財政與學生資助政策研究"、"學費及弱勢學生的特殊資助"等。

組織結構

機構設定

該院下設高等教育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心理學研究所、教育評估與開發研究所、院校發展研究所、院校發展研究中心、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同時設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武漢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編輯部和院辦公室。
教科院組織機構教科院組織機構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10月,當時稱為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擴充改建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後,高等教育研究所為研究院下屬研究所之一。現有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點和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點,高等教育學是湖北省重點學科。
該所主要開展高等教育理論與政策研究,尤以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大學教育思想、院校管理與發展研究聞名,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現承擔包括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部新世紀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課題、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十五”重點科研課題、湖北省教育科學重點課題、福特基金會國際合作課題等在內的科研項目20餘項。近期確立的重點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研究、現代大學制度研究、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研究、研究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
該所開設的碩士研究生課程主要有: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管理學、中外高等教育史、大學德育論、比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專題研究、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等;開設的博士研究生課程主要有:高等教育學專題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專題研究、大學德育專題研究、教育哲學專題研究等。
院校研究所
院校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5月,是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院校發展研究中心的核心機構,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的會長單位,劉獻君教授任會長。現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學位點和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點。
本所主要開展中國特色的院校研究理論與方法研究、高等學校戰略規劃與戰略管理研究、院校諮詢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尤以院校管理與發展研究聞名,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現承擔包括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課題、教育部社科司課題、教育部新世紀教學研究所課題等在內的科研項目10餘項。近期著重開展院校研究案例庫建設和院校研究資料庫建設。
本所開設的碩士研究生課程主要有:院校研究概論、高等學校戰略與規劃、教育組織行為研究、教育人力資源管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法學、教育統計方法等;開設的博士研究生課程主要有:院校研究、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專題、教育管理前沿問題研究專題、教育研究方法高級講座等。
現任所長為趙炬明教授,副所長為陳敏教授。
心理學研究所
心理學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12月。該所始終堅持教學和科研並重的原則。在人才培養上,重點面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承擔的主要課程有: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等。在科學研究上,承擔和參與了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承擔了多項湖北省和學校資助的科研項目。
該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學習、記憶和思維等認知過程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大學生品德心理、大學管理心理等。
教育學研究所
教育學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該所堅持教學和科研並重的原則。在人才培養上,重點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也面向全校開設公選課程。該所共有5名教師,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講師,除一名教授外,其餘五位教師均在國內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兩位教師分別在美國和英國訪學一年。該所現開設的課程主要有: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德育原理、中外教育史、課程論、教學論、教師教育、親職教育學等。在科研方面,該所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重點課題和科技部“十五”重點課題湖北子項目等多項課題。
院校發展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院校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0年3月,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主任劉獻君教授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會長。中心擁有堅實的學科平台,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設有院校發展與戰略規劃、學生學習與發展、教師聘任與發展、院校數據系統設計與分析等研究方向。
中心成立以來,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引領著我國院校研究的發展方向。中心已出版著作20餘部,在CSSCI源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8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承擔科研項目3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4項;自2003年以來,定期舉辦院校研究學術研討會,單年舉辦國內會議,雙年舉辦國際會議。現已成功舉辦國際會議5次,國內會議8次,國際研討班4次。中心注重建設院校研究案例庫,定期出版院校研究案例輯,為我國院校研究人員提供交流與發表的平台。中心教師曾受邀為400餘所高校做學術報告,提供管理諮詢,幫助40餘所高校制定戰略規劃,受到廣泛好評。中心多次派教師到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訪問交流,聘請多位美國學者為兼職教授,與美國院校研究會合作舉辦國際研討班及培養研究生。2012年10月,中心下屬的中美院校研究國際科研合作中心成立,將與美國院校研究會、加州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等進行合作,引進院校研究課程,授權翻譯出版著作,進行數據共享。
中心的發展目標是:以推動我國院校研究信息系統建設為重點,深化院校研究的專題研究,探索院校研究理論和方法,培訓院校研究人員;將中心建設成為我國院校研究的人才培養與培訓中心、科學研究中心、管理諮詢服務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提高我國高校管理信息化與科學化水平,為國家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決策諮詢;將中心建設成為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並在國際院校研究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和享有較高聲譽。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於2000年,是一個跨所研究中心,該中心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頻繁:沈紅教授曾赴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泰國、越南等6個國家和港、台2個地區學習或訪問; 別敦榮副教授曾赴美國和法國學習或訪問; 張曉明副教授曾赴日本和加拿大訪問; 陳敏副教授曾赴日本學習或訪問; 周艷副教授曾赴英國學習。
本中心所承擔的比較教育研究課題主要有:"學生貸款----亞太地區的國際比較"、"高等教育學生財政與學生資助的國際比較"、"多校園大學管理的國際比較"、"研究型大學的國際比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世界趨勢"、"女性參與高等教育的國際比較"、"高等教育國際化----兩岸三地比較研究"、"中美大學學術管理比較研究"、"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研究"、"中英教師專業社會化問題研究"、"私立高校贏利問題的比較研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比較研究"。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成立於1997年,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華中科技大學率先倡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以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融合作為辦學指導思想之一,經過幾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覆蓋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三個層次、六個方面的文化素質教育體系,即:
1、實施按前三個學期不分專業、系科打通培養的方案,以強化基礎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
2、實行人文社會科學輔修專業制;
3、開設人文社會科學選修課,每年舉行一次"中國語文水平達標考試";
4、舉辦人文講座和自然科學講座,每年出版一卷《中國大學人文啟示錄》;
5、開展形式多樣、內容高雅健康的校園文化、科技、藝術活動;
6、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並納入課程體系。基地設有學術委員會、《中國語文》水於達標測試工作室、《中國大學人文啟示錄》編輯部等機構。
院校發展研究基地
華中科技大學院校發展研究基地是湖北省文科重點建設基地、學校文科重點建設基地,是學院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院校發展研究基地的建設目標是:建設成為我國院校管理與發展研究方面的科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中心、信息資料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使中心整體科研水平和參與國家高教改革重大決策的能力居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學術界占據重要地位和享有較高聲譽,力爭成為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將中心建設成為聯繫全國高校和校外研究機構的"傘形"網路中心,並起到對外學術交流視窗的作用,成為全國高校院校發展研究的學術交流和情報資料基地。造就和培養具有突出學術成就和良好學風的國內一流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隊伍,使中心成為全國從事院校發展研究的人才培養和培訓基地,成為全國的研究諮詢基地和教育部進行高校改革決策的"智囊團"。
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專門調查與研究區域高等教育發展問題的跨院校研究機構,2008年籌建,2009年正式獲批為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掛靠在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心下設5個分中心,其中區域高等教育調查與評估研究中心、區域高等教育理論與比較研究中心、區域高等教育政策與法規研究中心掛靠在中心本部;區域產學研合作與發展研究中心掛靠武漢工程大學,區域高職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中心掛靠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
《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會刊,由華中科技大學與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共同主辦。1980年創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雜誌社設在華中科技大學內。
《高等教育研究》以繁榮高等教育科學,促進高教改革發展為辦刊宗旨。作為高教研究類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雜誌注重學術性、前瞻性和時代性,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形成了注重反映高教研究前沿的學術動態,大力倡導不同觀點的學術爭鳴,特別重視扶植中青年作者,積極加強與海外專家學者的聯繫等辦刊特色。雜誌現辟有"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基本理論"、"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院校研究"、"教學理論與教學改革"、"德育與美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史"、"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探索與爭鳴"以及"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等主要欄目,並不定期地組織各種專題研究,刊登的論文具有選材面廣、觀點新穎、針對性強和勇於探索等特點。《高等教育研究》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據2001年3月11日《光明日報》報導,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對1998年全國社會科學期刊按影響因子排序,本刊名列第19,成為進入前20名的唯一教育類期刊。《高等教育研究》1994、1996、1998、2000年連續四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5、1998和2001年連續三次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在高教界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在作者的關心支持下,雜誌的辦刊質量和學術影響在全國同類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學術界公認為最具權威性的高等教育學術期刊之一。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編輯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學報1982年由教育部黨組決定創辦,1983年創刊。20多年來,學報一貫堅持探討教育規律、開展學術討論、反映研究成果、交流教育信息、推動教育改革、促進國際交流的宗旨;以其工程套用性、學術前沿性的鮮明特色,深受我國高教界、工程界的好評——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1月,中國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員會,負責指導與協調工程院在工程教育方面(含工、農、醫等領域)的諮詢研究和學術活動,就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關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出建議,同年決定,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作為工程院教委會會刊。根據工程院教委會的安排,本刊作為重要的研究資料,每個院士人手一冊,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在全國高教界和工業界的影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國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國性權威學術期刊。常設欄目有:院士論壇、校長論壇、工程教育前沿、高等教育經濟與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學科與專業建設、院校發展研究、企業家論壇、國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國際高等工程教育擷英、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工作研究,並根據需要定期開設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等專欄。

師資力量

朱九思
朱九思,男,江蘇揚州人,1916年生。我國著名教育家,日本國立廣島大學名譽博士。1936年入武漢大學學習,1937年12月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執教,1953年--1984年任原華中工學院副院長、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等職,為華中科技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特別重大的貢獻,其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985年至今從事高等教育學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任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
朱九思朱九思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出版學術著作《競爭與轉化》、《高等教育芻議》、《高等教育散論》、《高等教育管理》4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塗又光
塗又光,男,河南光山人,1927年生。194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師從馮友蘭教授。1970年後編纂馮氏《三松堂全集》共14卷,翻譯馮氏英文著作為中文,其中《中國哲學簡史》有廣泛影響。現任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高等教育史,教育哲學。
塗又光塗又光
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等。
主要學術兼職有:北京大學環境中心兼職教授、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學術顧問。
楊叔子
楊叔子,男,1933年9月生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十五大與十六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現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北省文化產業商會首屆顧問委員會成員。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九江學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博士後流動站評議組成員,國家科技獎勵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北省科協副主席,湖北省高級專家協會會長。
楊叔子楊叔子
文輔相
文輔相,男,1937年9月出生於湖北省天門縣,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進入華中工學院學習,期間於1961年4月至11月任脫產分團委書記,1965年8月畢業後留校任教。1975年至1980年,任水電站自動化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調教務處教研科工作,先後任教務處教學研究科副科長、科長、教務處副處長、處長等職;1986年3月兼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1992年至1999年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1978年晉升講師職稱,1987年晉升副教授職稱,1993年晉升教授職稱,1996年擔任新成立的高等教育學博士點首位博士生導師。文輔相教授是我國高等教育學界的知名學者,長期擔任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是教育部第一屆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出版學術著作(含主編)2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先後主持或主要承擔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4項。
主要學術兼職: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姚啟和
姚啟和,男,1931年出生於湖北省恩施市,我國著名高等教育家。曾任華中工學院副院長,華中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高等教育研究》雜誌主編等職。姚啟和同志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華中工學院、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工作的四十六年間,他認真做學問,敢於講真話,把畢生的精力和才智獻給了教育事業。多年來,身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編,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使《高等教育研究》成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核心期刊之一。他為華中科技大學的建設和發展,為我國的高等教育研究和學科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主要論著:《高等教育管理學》、《姚啟和教育文集》、《辦大學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90年代中國教育改革大潮叢書——高等教育卷》

領導機構

院長:陳廷柱
書記:王小月
副院長:李太平、張俊超
工會主席:柯佑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