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亞克

莫里亞克

法國作家。1885年10月11日生於波爾多市,1970年9月1 日卒於巴黎。他出身於信奉天主教的守舊的資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起就沉湎於宗教文化和文學作品。中學畢業後,考進巴黎文獻典籍學校,但幾個月後就拋棄學業,轉而從事文學創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入伍當醫護助理,不久,因病退伍。停戰後繼續筆耕不輟。一生創作甚豐,寫了100卷以上各種體裁的作品,計小說26部(其中4部為短篇小說集),詩集5本,劇本4個,文藝理論 、日記、政論、傳記、回憶錄、隨筆等幾十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里亞克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波爾多市
  • 出生日期:1885年10月11日
  • 逝世日期:1970年9月1 日
  • 職業:文學創作
  • 畢業院校:巴黎文獻典籍學校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195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品:《愛的荒漠》《髒猴兒》、《加利加伊》、《羔羊》
生平,評價,獲獎,作品,

生平

法國作家。1885年10月11日生於波爾多市,1970年9月1 日卒於巴黎。他出身於信奉天主教的守舊的資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起就沉湎於宗教文化和文學作品。中學畢業後,考進巴黎文獻典籍學校,但幾個月後就毅然拋棄學業,轉而從事文學創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入伍當醫護助理,不久,因病退伍。停戰後繼續筆耕不輟。一生創作甚豐,寫了100卷以上各種體裁的作品,計小說 26部(其中4部為短篇小說集),詩集5本,劇本4個,文藝理論 、日記、政論、傳記、回憶錄、隨筆等幾十本。1922年發表的小說《和麻風病人親吻》,贏得普遍關注。嗣後,相繼發表《 火之河 》、《 吉尼特里克斯 》、《愛的荒漠》(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黛萊絲·台斯蓋魯》、《命運》、《蝮蛇結》等小說。1936年後,西班牙內戰期間,他在報刊發表文章,公開支持西班牙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同時繼續在文壇辛勤耕耘,發表了小說《髒猴兒》、《加利加伊》、《羔羊》。
莫里亞克
莫里亞克的小說中心理描寫十分細膩。他不滿足於傳統的心理分析,而是儘可能“描繪人的內心最深之處”。在他的作品中始終表現出古典主義文學傳統和現代主義潮流兩種對立傾向的矛盾和結合。莫里亞克的小說充滿鄉土氣息和宗教色彩。他善於提示資產階級家庭的內在悲劇,因而被譽為"描寫痛苦的大師"。

評價

莫里亞克是一位富於正義感的作家,他勇於跳出宗教樊籬,站在正義和進步的一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他參加了法國地下抵抗運動,戰後,成為最傑出的記者。在政治上,他積極支持戴高樂,維護民族獨立,曾獲"榮譽團大十字勳章"。戴高爾高度評價他,說他"一直忠於法國,選擇了法國"。莫里亞克具有多方面的,他既是小說家,又是詩人、戲劇家、文學評論家。他辛勤寫作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卷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1970年莫里亞克去世時,戴高樂將軍在唁函中讚譽他"代表了法國文學的精粹,是嵌在法國王冠上最美麗的一顆珍珠。"

獲獎

1952年,莫里亞克因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

戲劇方面,莫里亞克發表有《阿斯摩泰》、《不為人愛的人們》、《地上的火焰》等劇本。還寫有回憶錄《內心回憶錄》、《內心回憶新錄》和《政治回憶錄》等。 1909年發表第一部詩集《合手敬禮》,後陸續發表詩集《向少年告別》和小說《身帶鐐銬的兒童》、《白袍記》、《血肉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