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娜(波普藝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從六十年代末開始,一批畫家和雕塑家熱衷於追求極其逼真的具體形象,從而形成了波普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超級寫實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娜
  • 類型:雕塑
  • 隸屬:波普藝術
  • 風格:超級寫實主義
雕塑簡介,莫娜·哈透姆簡介,簡介,哈透姆作品,

雕塑簡介

一、雕塑,彩飾聚酯和玻璃纖維製成,等身,美國超級寫實主義(Super Realism)雕塑家約翰·路易斯·德·安德烈亞(John Louis De Andrea,1941--)創作於1984年。
超級寫實主義又叫照相寫實主義或高度寫實主義,發源於美國,在波普藝術的基礎上,更多地體現了新科技時代的特徵。這一流派的藝術家們,在創作中熱衷於摹擬實物及環境,追求絲毫不含有主觀判斷的純粹客觀的描述性,其逼真程度達到了叫人產生強烈的照相幻覺的地步。他們認為,從傳達的功能性看,主觀性越強的作品,能了解它的人就越少,傳達性就越不普遍;反之,拋棄個人主觀的感覺,以大家共同的視覺經驗表現對象,它的傳達性就越廣泛和普遍。這種藝術傾向,在安德烈亞的作品中有強烈的表現。
1968年,安德烈亞的作品首次展出,那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程度的女性人體塑像立刻震驚了世界,同時也使他名聲鵲起。此後,他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在逼真地再現年輕女性的肌膚、毛髮以及各種優美姿態的技藝方面,受到了眾口一詞的稱讚。他按照自己的模特兒創作了一系列的雕像,手法細膩過人,精巧獨到,《莫娜》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作品中,裸女雙眼微閉,垂臂伏身,座在立方體基座上。整個雕像十分形象,動態自然,造型逼真。作品中的女性皮膚光潔,具有絕對酷似的人體肌膚感,顯示出年輕健美的體魄。雕像中的皮膚是用油彩塗繪的,塗法非常細緻,考慮到了各個不同的生理部位的膚色變化、挺皺程度以及冷暖與彈性。雕像的皮膚上粘附了細微的人造汗毛,看起來與真人毫釐不爽。
安德烈亞擅長於用彩飾聚酯和玻璃纖維塑造女性裸體像,以表達他對人體美、甚至性感美的讚賞,同時,這些作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籠罩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關係上的疏離感。這些在《莫娜》這一作品中,都有一定的反映。
莫娜

莫娜·哈透姆簡介

簡介

莫娜·哈透姆1952年出生在黎巴嫩貝魯特。1995年哈透姆入圍特納獎候選人名單。
餘震。

哈透姆作品

《越過我的死亡身軀》
“越過我的死亡身軀”(Over my dead body, 1988-2002)是一個廣告牌項目。畫面上顯示了藝術家以挑釁的姿態反對一個玩具士兵在她鼻子上的平衡。這個作品運用了典型的廣告視覺語言,但作品本身表達的是對權力結構的批判。就概念來說,把女性身體描繪成為日常生活的戰場,哈透姆審視的是男女平等的授權命題。哈透姆用作品表達了她關注的事件,比如身份,性,以及社會權力結構。
《隔離》
“隔離”( Incommunicado, 1993)則捲入了觀眾的情感和感覺。她使用了一個我們通常會聯想起溫馨,支持和保護的一個物體——孩子的小床,並在其中增加一些並不家庭的元素,比如鋼棍和鐵絲。這個作品同樣使我們想起哈透姆一向關注的命題:身份,壓抑和對立。她否認了我們日見平常的物品的含義,而為之載入新的內容,因此哪怕是一張兒童的小床,也暗含了恐懼和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