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高抬

莊浪高抬

莊浪高抬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是莊浪社火的組成部分,俗稱“故事”,由農曆正月初一早晨人們手執火棍、戴上面具開大門驅鬼神衍變而來。清乾隆《莊浪志略·風俗》載:“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戲彩,以導芒神,士女竟觀”,後來就形成了高抬社火,為莊浪縣所獨有,寄寓了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它是一份珍貴的傳統文化藝術遺產,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莊浪高抬
  • 分類:民俗
  • 地區:中國
表現形式,主要道具,遺產保護,非遺信息,

表現形式

莊浪高抬是一種立體空間造型藝術,它是在木台上安裝鐵柱,取一神話傳說或歷史典故中的凝固情節,用彩條、綢布扎造山水、花木、禽獸或器物,偽裝鐵柱,再扎綁裝扮角色的兒童,執道具亮相扎勢,把人物烘托起來,用誇張的手法構成藝術形象,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莊浪高抬的裝扮內容,既有歷史人物和神話故事,也有現代的題材,如神話傳說、歷史事件、生活故事等三個方面,20世紀末21世紀初又出現了科技興國、高效農業、計畫生育等內容,使社火的宣傳教育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常見的有《水漫金山》《盜草》《哪吒鬧海》《劈山救母》等表現驚險場面的情節。扮演人物一般2—3人,分別固定在4—4.5米高的鋼筋架頂端,經過精心化裝的劇中人,巧妙而牢固地附在高抬上,飄飄然凌空展現,大有從天而降之勢。用以偽裝和美化的紙花、假羊等十二生肖,五彩紛呈,栩栩如生。有些地方的高抬表演還伴有鼓樂、鑼鼓,謂之“太平鼓”。鑼鼓是高抬的靈魂,猶如飯食中的鹽,起著伴奏、烘托氣氛的作用。

主要道具

高抬的設計,是決定它藝術魅力的關鍵所在。設計者先將構思好的畫面畫在紙上,再用鐵芯子串聯畫面的各主要部分,稱為高架。架體分芯子和底座兩部分。芯子即支撐人物、道具的鋼筋,之所以叫芯子,是取“信賴可靠”之意。鋼筋一般直徑5—7厘米,下部兩根可並焊在一起,增強負荷量。底座由方木做成,一為芯子插得深,栽得穩,二為要求有相當的重量。高抬的設計絕非行家裡手不能勝任。設計者套用力學原理,在對稱中求穩定,以奇險取勝,他們甚至將扮演的孩子仰著、俯著、側著、倒著扎綁上去。1986年朱店鎮董灣村上演的《三打白骨精》,孔悟空凌空俯衝,雙手掄起金箍棒,白骨精持劍招架。金箍棒和交叉的劍相粘,僅這一丁點兒粘連,就把孫悟空全身支撐懸掛在空中,表現了莊浪高抬奇、險、俊的特色。
圖2 莊浪高抬豐富的造型圖2 莊浪高抬豐富的造型
圖1 莊浪高抬春節表演圖1 莊浪高抬春節表演

遺產保護

高抬藝術主要集中在農村,每逢正月,鄉下人都要舉行盛大的“迎神”儀式,一則喜慶新春佳節、慶賀豐收,二則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生活美滿。
圖3 莊浪社伙人物造型圖3 莊浪社伙人物造型
為了進一步促進莊浪高抬藝術的繁榮和發展,21世紀初,莊浪縣對高抬藝術進行了搶救性保護與開發,並制訂了《莊浪縣特色文化名縣實施方案》,計畫對這一種民間藝術進行加工和提高,使其煥發新的活力。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994
遺產編號:Ⅹ-87
項目名稱:抬閣(芯子、鐵枝、飄色)
申報單位:甘肅省莊浪縣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