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山

荊門山

荊門山在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長江南岸,上有盤亘雄踞的荊門山十二碚,下有銀潢倒泄的虎牙灘;南與五龍山的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有一首詩《渡荊門送別》,寫出了這種意境和氣勢:“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千里送行舟”。

相傳在遠古時代,由巫山神女峰飛來一頭雄獅,由安徽的黃山飛來一隻猛虎,它們為爭奪山水,咧牙相鬥,被夏禹發現,拋出一根鐵鏈把它們鎖住,從此,獅虎各踞南北,故俗稱“青獅對白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荊門山
  • 地理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紅花套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主峰海拔:139.2m
簡介,地質地貌,人文歷史,

簡介

乘船出葛洲壩船閘,順流而下10公里處,見江南夾岸峭壁千尋,崢嶸突兀,狀如虎齒,構成萬般奇景妙圖,這就是習稱“川鄂咽喉”的荊門山,史稱“全楚西塞第一關”。
荊門山位於紅花套鎮北端,跨宜都市與宜昌點軍區分界。山體南北長3km,東西寬2km,方圓約6km。主峰海拔139.2m。荊門山地處荊門江南、虎牙江北,上合下開,酷似大門,故稱荊門。此
山與對岸虎牙山隔江相望,形成一道長江出三峽入江漢平原的門闕,江岸峭壁千尋,崢嶸突兀,狀如虎齒,是歷代兵家常爭之地,有“楚之西塞”之稱。

地質地貌

古代舟行至此,先避虎牙而南,復避荊門而北,橫流湍急,懸若千丈,非乘風奮楫,舟莫能進。晉郭璞《江賦》云:“虎牙磔豎以屹碎,荊門闕竦而磐礴。”北魏酈道遠《水經注·江水》(卷三十四)中說:“江水又東,歷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上合下開,暗徹南山,有門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紅,間有白文,類牙形,並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那段文字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荊門山與虎牙山的地形地貌。
荊門山位於長江三峽的東口,上有盤亘雄踞的十二培,下有銀潢倒泄的虎牙灘;南與五龍山的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荊門山共有12峰,歷代素稱“十二碚”。十二碚形如饅頭,依次排列江邊,山巒疊翠、彩雲飄渺,別有情趣。主要景觀有荊門十二碚、大仙人橋、小仙人橋、天鵝抱蛋、獅子崖(掉石崖)、三管筆(筆硯經卷)、仙人洞(金象洞)、觀音池、鳳凰台、懸棺崖(棺材岩)、兵洞(安蜀洞)、荊門石佛、烏龜碑(清朝古碑)、巴蔓子墓等,景點集中分布於南北兩端。
荊門山上,有一座天然石橋,倚山橫臥,飛跨山澗,形如彎月,十分壯麗,傳說觀音娘娘路過此地時,見山澗擋住去路,便將拂塵一揮,一道銀虹飛架,後人稱“仙人橋”。其實,這不過是大自然的造型巧妙,將荊門山裝點得古樸奇觀罷了。
提到荊門山,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故事呢!相傳在遠古時代,由巫山神女峰飛來一頭雄獅,由安徽的黃山飛來一隻猛虎,它們為爭奪山水,咧牙相鬥,被夏禹發現,拋出一根鐵鏈把它們鎖住,從此,獅虎各踞南北,故俗稱“”。

人文歷史

歷史上這裡曾發生過大小戰爭百餘次,秦楚荊門之戰、公孫述浮橋拒漢兵、陸遜火燒連營的夷陵之戰、梁陳安蜀城之戰等著名戰事都發生在這裡。
歷代著名文人在此留下無數詩詞和傳文。唐代詩人陳子昂的“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李白的“度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等都形象記錄了荊門山的地理形勝。荊門山是古代文人墨客在三峽地區留下詩作最多的地點之一。歐陽運森的文章《楚西塞山訪古》被人教版語文學科初二上學期“詩五首”(李白:《渡荊門送別》)編入教案。編入教案後的文章標題為《荊門山簡介》。荊門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可謂家喻戶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