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進士長廊

茶陵進士長廊

茶陵進士長廊是目前湖南全省唯一以介紹進士生平、佳句為內容的長廊,該廊始於有500餘年歷史的洣江書院(現茶陵縣第一中學),抵於南宋城牆,總長5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陵進士長廊
  • 歷史:500餘年
  • 總長:500米
  • 石碑面積:最大的8平方米
建築布局,進士名錄,主要進士,

建築布局

廊內鑲有大理石碑97塊,石碑面積最大的8平方米,最小的4平方米,雖大小不一,但錯落有致,整齊劃一,遠眺猶如先賢前哲們佇立其上,凝望滾滾洣水東流去。石碑之上刻有茶陵自唐宋元明清以來127位進士的生平及名錄詩文,內容之豐富,形式之樣多,可謂是湖南地區少有。碑文有歷代進士手跡,亦有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書協主席何滿宗題寫的廓名,株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何輝宇所作的《序》,還有省書協副主席張敏等20多位著名書畫家用正、草、隸、篆多種書體“揮灑”而就的力作,其書法造詣深厚,欣賞價值極高。茶陵進士廓,薈萃了茶陵歷代進士名錄詩文、現代書畫篆刻藝術於一廓,文化意蘊深厚,構建恢宏磅磗,堪稱是湖南省第一進士長廓。
茶陵“自唐至清,中進士者百廿七人,遙居湘各郡縣之首”,其中狀元2名,榜眼2名,大學士4名,俗有“進士縣”之美譽。 “昔日江湖散客,今朝我國名臣。借問誰家之子?茶陵東山陳凝。”此詩便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茶陵進士陳凝所寫,這與毛主席的“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一詩相媲美。“臣以為政在於得人,藏富所以強國,除邪斯能善俗,講武乃可以衛民……”清朝進士肖錦忠的《殿試狀元卷》文采飛揚,氣貫長虹。明朝大學士李東陽不僅官至高位,更是茶陵詩派的領袖人物,和彭維新、張治、劉三吾並稱“茶陵四大學士”。值得一提的是李東陽乃元朝進士李祈之孫,且他們爺孫倆均在明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題過跋。

進士名錄

朝代
姓 名
籍貫
中 榜 時 間
主 要 任 職
備 注
陳光問
嚴塘
天復元年(901)
秘書省正字
段 輔
鹹平元年(998)
譚處堯
潞水
鹹平元年(998)
工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譚仁京
嚴塘
大中祥符五年(1012)
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左僕射
譚 巽
潞水
景佑三年(1036)
太常博士
譚 異
潞水
康定元年(1040)
大理丞
譚世勣
潞水
元符三年(1100)
禮部侍郎
馬師文
湘東
大觀三年(1109)
邢州文學
譚 綜
潞水
政和五年(1115)
殿丞
譚思詠
舲舫
政和五年(1115)
朝請大夫
譚 申
潞水
政和五年(1115)
王府贊讀、瑞州知府
譚 綸
潞水
政和五年(1115)
大理寺丞
特奏進士
陳 孚
政和五年(1115)
周道存
火田
政和五年(1115)
長沙知府、奉政大夫
劉 銳
重和元年(1118)
孟叔弼
紹興二年(1132)
永州推官
孟叔獻
紹興二年(1132)
吉州判官
項思默
紹興五年(1135)
將仕郎
譚 顒
潞水
紹興八年(1138)
攸縣主簿
譚 丕
潞水
紹興八年(1138)
辰溪宰
特奏進士
李時珍
高隴
紹興二十七年(1157)
穎州刺史、南雄司馬
周 書
火田
隆興元年(1163)
參軍、翰林學士
譚 景
潞水
乾道五年(1169)
賀州文學
段昌世
淳熙二年(1175)
水衡都尉
歐 海
淳熙五年(1178)
司戶參軍
譚 礪
嚴塘
淳熙年間
武德州通判
特奏進士
徐 起
淳熙十四年(1187)
貴州文學
尹子房
江口
淳熙十四年(1187)
真州文學
尹伯正
火田
紹熙元年(1190)
尹仲正
火田
紹熙四年(1193)
譚嗣永
舲舫
紹熙四年(1193)
忠州文學
譚世選
舲舫
慶元五年(1199)
漕台
譚 傑
舲舫
慶元五年(1199)
揚州路判
尹 申
火田
嘉泰二年(1202)
翰林學士
譚汝弼
舲舫
嘉泰二年(1202)
龍州文學
尹裦然
火田
嘉定七年(1214)
大司農卿
譚千金
舲舫
嘉定十三年(1220)
邵州文學
陳達善
馬江
嘉定十三年(1220)
邵州文學
曹德英
嘉定十四年(1221)
湘陰主簿
特奏進士
文惟古
嘉定十六年(1223)
昌州文學
譚一雷
舲舫
嘉定十六年(1223)
昌州文學
尹天球
火田
嘉定十六年(1223)
信州文學
譚朝佐
秩堂
紹定年間
從事郎、湘陰縣丞
譚 遜
平水
淳礻右七年(1247)
延春閣學士
陳蘭孫
腰陂
淳礻右十年(1250)
戶部左曹郎
尹天鳳
火田
淳礻右十年(1250)
李從龍
淳礻右年間
譚拱辰
秩堂
寶礻右三年(1255)
朝奉郎
譚用式
潞水
景定元年(1260)
湖北提舉
狀 元
譚應時
潞水
景定元年(1260)
譚光國
潞水
景定三年(1262)
譚奇可
秩堂
鹹淳元年(1265)
臨江參軍 禮部侍郎
顏雷焱
鹹淳元年(1265)
潭州僉判
譚湘龍
潞水
鹹淳四年(1268)
陳中子
腰陂
鹹淳四年(1268)
撫州崇仁主簿
張 本
鹹淳十年(1274)
易 奇
鹹淳十年(1274)
岳 祠
鹹淳十年(1274)
陳應元
鹹淳十年(1274)
陳有勛
鹹淳十年(1274)
譚雷發
潞水
鹹淳十年(1274)
尹謙孫
江口
鹹淳十年(1274)
羅 椅
平水
鹹淳年間
朝請大夫、提舉殿講
陳綎鳳
鹹淳年間
宏州刺史
彭思賢
下東
鹹淳年間
監察御史
彭岳芳
鹹淳年間
鎮江府通判
陳可伊

嚴塘鎮紅軍村
鹹淳年間
評事郎
羅天覺
鹹淳年間
南安軍事
特奏進士
羅可權
鹹淳年間
郴州軍學教授
尹 轂
火田
鹹淳年間
衡州知府
尹 岳
火田
鹹淳年間
譚世用
潞水
鹹淳年間
李元奎
高隴
延礻右元年(1314)
湘陰縣僉判
陳 奎
延礻右二年(1315)
湘鄉州判官
尹惟鸑
延礻右二年(1315)
陳 泰
火田
延礻右二年(1315)
龍南縣尹
李朝端
高隴
延礻右三年(1316)
新安知縣
陳彥倫
延礻右五年(1318)
湘潭判官
陳誼高
延礻右五年(1318)
衢州路總管
劉朝端
延礻右年間
翰林學士
詔選翰林學士
曾 昺
泰定元年(1324)
澧州錄事
李 燾
泰定元年(1324)
翰林左丞學士
陳真孫
泰定元年(1324)
瑞金縣尹
曾 策
至順元年(1330)
婺源州同知
劉耕孫
腰陂
至順元年(1330)
寧國路總管
李 祁
高隴
元統元年(1333)
浙江提舉
劉 簡
元統元年(1333)
澧州錄事
陳 熙
至正五年(1345)
陳光祿
火田
至正七年(1347)
蜀左長史
陳光薦
火田
至正七年(1347)
常德學正
曹紹祖
棗市
至正十一年(1351)
雷德英
至正年間
湘陰判官
劉三吾
腰陂
至正年間
廣西儒學副提舉、翰林大學士
周崇德
火田
至正十五年(1351)
都昌縣知縣、文林郎
陳 謙
腰陂
洪武年間
瀘州知州
譚惟善
潞水
洪武十八年(1385)
光祿寺丞
陳 廣
洪武十八年(1385)
中書舍人
陳逢辰
湖武二十一年(1388)
譚 璧
秩堂
洪武二十一年(1388)
光祿寺丞
譚 登
洪武二十一年(1388)
劉伏隆
下東
洪武二十一年(1388)
攸縣縣令
譚 隆
腰陂
永樂十九年(1421)
南京戶部郎中
李東陽
高隴
天順八年(1464)
華蓋殿大學士
譚公望
秩堂
成化二年(1466)
浙江道御史
羅 鑒
平水
成化十四年(1478)
右副都御使
譚玉瑞
秩堂
弘治六年(1493)
禮部行人司司正
周 鼎
棗市
弘治九年(1496)
河南參議
龍大有
腰陂
正德十二年(1517)
都御史兵部左侍郎
張 治
秩堂
正德十六年(1521)
文淵閣大學士
龍 欽
嘉靖二年(1523)
刑部員外郎
尹尚賓
火田
嘉靖五年(1526)
貴州參議
廖希顏
秩堂
嘉靖十一年(1532)
浙江按察司
郭廷用
嘉靖二十九年(1550)
廣西總鎮、左參將
武進士
劉應峰
城關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吏部主事、雲南提學副使
譚希思
秩堂
萬曆二年(1574)
四川巡撫、僉都御史
周廷參
萬曆二十三年(1595)
海寧知縣
陳 瑚
崇禎八年(1634)
廣東都司
武進士
尹惟日
火田
順治九年(1652)
贛州嶺北兵備道
彭維新
秩堂
康熙四十五年(1706)
協辦內閣大學士
周 燾
棗市
乾隆四年(1739)
山西道監察御史、吏刑二科給事中
陳源兗
洣江
道光十八年(1838)
吉安知府、池州知府
肖錦忠
下東
道光二十五年(1845)
翰林院修撰
狀 元
譚鐘麟
高隴
鹹豐六年(1856)
兩廣總督
蘇大治
棗市
同治七年(1868)
戶部主事
曹詒孫
棗市
光緒六年(1880)
翰林院編修
榜 眼
尹銘綬
七地
光緒二十年(1894)
翰林院編修
榜 眼
譚延闓
高隴
光緒三十年(1904)
國民政府主席

主要進士

陳光問(833~?) 嚴塘人。出身貧寒,未仕時曾棲身靈岩石窟,設館教授生徒,研究學問。為省燈油,常借月夜讀。唐天復元年(901)進士,時年69年。因當年考中進士的有5人年愈花甲,故稱之為“五老榜”。授官秘書省正字,專司掌管校訂典籍、刊正文字之職。後因時局動盪而歸隱故里。
段 輔 北宋鹹平元年(998)舉進士。
譚處堯 潞水人。宋鹹平元年(998)舉進士。官至工部尚書,授武英殿大學士。其夫人是真宗皇后李宸妃之姊,故後人稱之為“譚相國”、“譚國親”。處堯去世後歸葬龍溪村梅母山。李祁《過司空相國處堯墓》詩云:“日暖風和遍野田,巍然喬木出山巔。老農指示司空墓,華表猶書大宋年。世上幾經陵谷變,關西尚有子孫賢。可憐許多長陵士,不及梅山石一拳。”
譚仁京 字克己,嚴塘樟里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舉進士。歷任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贈左僕射上柱國。後因觸怒皇帝,謫夔州潞瀧都運判。卒後葬小田大平寨。
譚 巽 字維吉,號貞齋,潞水人。北宋景礻右三年(1036)舉進士。官至太常博士。生有五子,其中譚綜、譚綸、譚申三子,於政和五年(1115)同時中進士。
譚 異 潞水人,譚巽之弟。北宋康定元年(1040)舉進士。任大理丞。
譚世勣 字彥成,潞水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舉進士。初授郴州教諭,後任秘書省正字。中詞學兼茂科後,歷任吏部中書舍人、徽猷閣待制、禮部侍郎。世勣為人剛正不阿。當時權奸蔡京把持朝政,欲通過其子蔡攸拉攏他,但他始終不與之為伍,而且以“惜名器、省浮費”等六事上奏皇帝,抨擊權奸,因得罪蔡京等奸臣,被貶任婺州知州。張邦昌僭位時,請他在學士院任職,世勣稱疾拒絕任職,後憂憤而死。在他去世後的建炎初,贈端明殿學士,謚端潔公,後又贈延康殿大學士。宋高宗在《譚世勣謚端潔誥》中稱讚他“松柏有心,歲寒始見,王番王與至寶,豈烈火能遷”。著有《師陶集》、《易傳》傳世。
馬師文 湘東(現高隴)人。北宋大觀三年(1109)舉進士。任邢洲文學。
譚 綜 潞水人,譚巽之子。北宋政和五年(1115)舉進士。任殿中丞,貴州知州。
譚思詠 舲舫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舉進士。任朝請大夫。後遷常寧楠木山。
譚 申 字汝行,又名渙之,潞水人。博學多才,對六經、諸子百家乃至佛學都有很高造詣。北宋政和五年(1115)舉進士,選為王府贊讀,後任瑞州知府。張邦昌僭位,要他充任屯田郎中,他雖處在饑寒交迫的困境中,卻拒不到任。金兵擄捕欽、徽二帝後,他因日夜號哭,以至一目失明。其侄世勣死後,他護柩回到茶陵。南宋紹興四年(1134)再次被朝廷徵用,任筠州太守。卒後封右朝儀大夫。人們思念他,立祠曰“古譚”。
譚 綸 潞水人,譚綜之弟。北宋政和五年(1115)特奏進士。任大理寺丞。
陳 孚 北宋政和五年(1115)舉進士。賜上捨出身。
周道存 (1073~1142)字光祖,號霽月。火田芙江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舉進士,任奉政大夫。因徽宗約金滅遼,而納張彀抗疏改忤權,遷任潭州別駕,後授荊州刺史,轉知茶陵州。
劉 銳 北宋重和元年(1118)舉進士。賜上捨出身。
孟叔弼 字廷甫。南宋紹興二年(1132)舉進士。任永州推官。
孟叔獻 字廷臣。南宋紹興二年(1132)舉進士。任吉州判官。
項思默 字德成。南宋紹興五年(1135)舉進士。任將仕郎。
譚 顒 潞水人。南宋紹興八年(1138)舉進士。任攸縣主薄。
譚 丕 字仲微,號松山,潞水人。南宋紹興八年(1138)特奏進士。任辰溪宰。
李時珍 (1137~1228)字天寶,高隴龍集人。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舉進士。任穎州刺史,後升任南雄司馬。致仕歸鄉,居礱溪中洲下院。
周 書 (1136~1225)字伯一,又字耕道,號日勤,系周道存之孫。火田芙江人。南宋隆興元年(1163)舉進士。歷任雍州司戶參軍、翰林學士。
譚 景 潞水人,譚丕之子。南宋乾道五年(1169)舉進士。任賀州文學。
段昌世 字季成。南宋淳熙二年(1175)舉進士。任水衡都尉。
歐 海 字朝宗。南宋時,歐海拜楊萬里為師,萬里看了歐海的文章說:“汝器識遠矣,文者未也!”要他熟讀《孟子》。歐海歸家,廢寢忘食,閉門讀書。一年後,復見萬里,萬里看過他的文章後,高興地說:“子非復吳下阿蒙矣!”淳熙五年(1178)中進士。歷任零陵縣令、司戶參軍等職。著有《勸農十詩》、《唯齋文集》傳世。
譚 礪 (1164~?)字砥行,號砥庵,嚴塘人。南宋淳熙年間特奏進士。任武德州通判。
徐 起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舉進士。任貴州文學。
尹子房 江口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舉進士。任真州文學。
尹伯正 火田人。南宋紹熙元年(1190)舉進士。
尹仲正 火田人。系尹伯正之弟。南宋紹熙四年(1193)舉進士。
譚嗣永 舲舫人。南宋紹熙四年(1193)舉進士。任忠州文學。
譚世選 字巽之,號竹峰,舲舫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舉進士。初以上書獻策得到皇帝賞識而授官。後來,曾五次被薦舉為漕台(漕運總督),三任其職。潛心理學,著述頗豐,有《毛詩傳》20卷、《史評》8卷傳世。
譚 傑 字惟共,號北軒,舲舫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舉進士。任揚州路判。
尹 申 系尹伯正之子,火田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舉進士。任翰林學士。
譚汝弼 字伯卿,號寅齋,舲舫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舉進士。任龍州文學。
尹褎然 火田人,尹仲正之子。南宋嘉定七年(1214)舉進士。任大司農卿等職。
譚千金 舲舫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舉進士。任邵州文學。
陳達善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舉進士。任邵州文學。
曹德英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特奏進士。任湘陰主簿。
文惟古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舉進士。任昌州文學。
譚一雷 舲舫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舉進士。任昌州文學。
尹天球 火田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舉進士。任信州文學。
譚朝佐(?~1254) 字子霖,又字欽之,號文菴,秩堂人。舉宋紹定年間特奏科許儀榜第四名進士。授從事郎,任臨江府仁和縣主簿,後任湘陰縣丞。
譚 遜 字伯謙,平水人。南宋淳礻右七年(1247)舉進士。授戶部尚書,後升任延春閣學士。
陳蘭孫 字季方,腰陂東山人。南宋淳礻右十年(1250)舉進士。歷任湘陰知縣、戶部左曹郎。在任湘陰知縣期間,建會養堂,收恤貧民,為民所擁戴。
尹天鳳 火田人。南宋淳礻右十年(1250)舉進士。
李從龍 南宋淳礻右年間進士。
譚拱辰 字北恆。秩堂沂江人。南宋寶礻右三年(1255)舉進士。任朝奉郎。
譚用式 字仁叔,號洣江,潞水人。南宋景定元年(1260)狀元。任湖北提舉。
譚應時 潞水人。南宋景定元年(1260)舉進士。
譚光國 字仲賓,潞水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舉進士。
譚奇可(1215~?) 字辰伯,號虎岡,秩堂毗塘人。累試不第,後在父母督促下,銳意苦讀,於南宋鹹淳元年(1265)舉進士,時年50歲。初授迪功郎,後任臨江軍司戶參軍,再任英德府從政郎、教授、禮部侍郎,分派掌管府事。
顏雷焱 ( ?~1276) 字震伯。南宋鹹淳元年(1265)舉進士。初授瀏陽縣尉,後代理醴陵知縣,再被湖南安撫使李芾舉薦為潭州僉判。德祐元年(1275),元兵圍困潭州(今長沙),勸他投降。雷焱說:“公家之急弗勤,非忠也;既委土焉弗能守,非義也;民主之而棄,非仁也;敵至而不武,非勇也;臨危而二,非貞也。”拒不投降,堅守7個月,城將陷,投水而死。
譚湘龍 字子騰,號南田,潞水人。神童昭寶之子,狀元用式之孫。昭寶20歲去世時,湘龍僅1歲左右,昭寶夫人矢志撫孤。一次,皇帝南巡,見湘龍器宇奇昂,一問,知是茶陵神童譚昭寶之子,讚不絕口。南宋鹹淳四年(1268)舉進士。
陳中子 腰陂東山人。系東山書院創辦者陳仁子之弟。南宋鹹淳四年(1268)舉進士。任撫州、崇仁主薄。
張 本 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
易 奇 著名書法家。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
岳 祠 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
陳應元 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
陳有勛 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
譚雷發 潞水人。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
尹謙孫 字希呂,又名虛心,江口人。南宋鹹淳十年(1274)舉進士,後拒絕為官,築廬退隱,致力儒學。武昌張鐵峰稱其文類“賈長沙”,王夢應言其“以宋張心胸行韓柳筆墨”,劉須溪取其詩列之“詩宗”。著有《虛心齋文集》、《宋史擬管》傳世。
羅 椅(1204~1277) 字子遠,號澗谷,平水水源人。南宋鹹淳年間進士。初授潭州軍學正,後任提舉殿講,敕封朝請大夫。
陳綎鳳 南宋鹹淳年間進士。初授別駕,後任宏州刺史。
彭思賢 下東人。南宋鹹淳年間進士。任監察御史。
彭岳芳 字惟鐘。南宋鹹淳年間進士。歷任光祿寺丞、鎮江府通判。
陳可伊 字正己。南宋鹹淳年間進士。任評事郎。
羅天覺 南宋鹹淳年間特奏進士。任安南軍事。
羅可權 南宋鹹淳年間進士。任郴州軍學教授。
尹 轂(?~1275) 字務實,名耕叟,火田人。南宋鹹淳年間進士。初授常德推官,後任崇陽知縣。因廉政有聲,被大臣李庭芝聘為幕僚,後推薦為衡州知府。不久辭官歸家,又被湖南安撫使李芾聘為參謀。元兵圍困潭州(今長沙)時,城中壯士大部分跟隨李芾保衛臨安去了,只剩下老弱病殘。尹轂率部抵抗了3個月,援兵不至,元兵攻陷潭州城,他不願投降,偕妻兒縱火自焚。李芾聞訊後,灑淚至奠,感慨地說:“尹務實,真男子也!”
尹 岳 火田人。南宋鹹淳年間進士。
譚世用 字遴之,潞水人。南宋鹹淳年間進士。
李元奎 字文叟,系李朝端之父,高隴龍集人。元延祐元年(1314)舉進士。任湘陰縣僉判。
陳 奎 字伯奎。元延祐二年(1315)舉進士。任湘鄉州判官。
尹惟鸑 元延祐二年(1315)舉進士。
陳 泰 字志同,號所安,火田芙江人。元延祐二年(1315)舉進士,授龍南縣尹。任期中建學校、賑貧窮,為民所愛戴。時信豐亂兵壓境,陳泰率兵迎戰於犁鼻山,因寡不敵眾而戰死,年僅39歲。當地民眾悼慟,收葬於馬鞍山,立祠奉祀。所著《所安遺集》於明代中葉刊行,後收入《四庫全書》。魯迅在《梁山水泊考》中稱陳泰是“第一個記載《水滸》故事的文人”。
李朝端 字庸,高隴龍集人。系李元奎之子。元延祐三年(1316)舉進士。任新安縣知縣。
陳彥倫 字汝錫。元延祐五年(1318)舉進士。任湘潭判官。
陳誼高 元延祐五年(1318)舉進士。任衢州路總管。
劉朝端 元延祐年間進士,詔選授翰林院學士。在翰林院任職十餘年中,常手不釋卷,且頗有建樹,是當時的知名學者。當時的重臣贊木兒為其題像贊:“衣冠肅整容貌端莊,淵源家學名重湖湘;選居粉署觀國之光,鞠躬盡瘁羽翼朝綱。”
曾 昺 字仲明。元泰定元年(1324)舉進士。任澧州錄事。
李 燾 元泰定元年(1324)舉進士。授翰林左丞學士。
陳真孫 字汝成,陳彥倫之弟。元泰定元年(1324)舉進士。任瑞金縣尹。
曾 策 元至順元年(1330)舉進士。任婺源州同知。
劉耕孫 字存吾,腰陂人。元至順元年(1330)舉進士。初任臨武縣令,後歷任建德推官、徽州推官、端州寧國路總官。所到之處,頗有政績。災荒年,他勸富民賑災,使不少災民免遭飢餓。後來,亂兵圍攻寧國城,耕孫在城門書寫對聯:“身隨士卒同甘苦,誓與高城共死生。”表示自己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城被攻陷後,死於亂兵激戰中。
李 祁(1299~1372) 字一初,號希蘧,別號危行翁,高隴龍集人。元元統元年(1333)登左榜第二名進士,為漢人榜殿元授應奉翰林文學,改婺州同知,遷浙江提舉,後詔任湖南儒學提舉。因時局動亂未赴任,歸隱雲陽山。不久,隱居江西永興山中。明洪武初,朝廷開禮樂館,徵聘宿儒,他堅辭不從,蟄居窮鄉僻壤三十年,吟詠不輟,著有詩作千餘首。被譽為元末、明初湖湘詩人第一。他又是書法名家,曾為名畫《清明上河圖》題跋。後人將他的詩作輯為《雲陽集》,收入《四庫全書》。
劉 簡 字敬仲。元元統元年(1333)舉進士。任澧州錄事。
陳 熙 字仲思。元至正五年(1345)舉進士。
陳光祿(1321~1398) 字南賓,又名光裕,火田芙江人。元至正七年(1347)舉進士,授全州學正。明初,歷任無棣縣丞、膠州同知、國子監助教、侍講經筵、山東主試等。常為朱元璋講《洪範·九疇》,得到朱元璋賞識。後升任蜀府左長史。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為四川主考官。致仕歸里後,蜀王賜給他宅第,名為“安老堂”。
陳光薦 火田人。元至正七年(1347)舉進士。任常德學正。
曹紹祖(1320~1392) 字昌姬,號定陶,棗市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舉進士。
雷德英 元至正年間進士。任湘陰判官。
劉三吾(1313~1400) 字三吾,初名昆,後名如孫,元皇慶三年(1313)生於石溪(今腰陂鎮石溪村)一官宦世家。元至正年間賜進士。時值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三吾避兵廣西,授靜江教授,後升任廣西儒學副提舉。明洪武元年(1368),明兵克廣西,遂歸隱故里,潛心著述,設館授徒。明洪武十八年(1385),由茹瑺舉薦入朝,授左春坊左贊善,後官至翰林大學士,主纂《存心錄》、《省躬錄》、《書傳會選》、《禮制集要》、《寰宇通志》等御用典籍。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至臨大節,迄乎不可奪”(明史·劉三吾列傳),因而三次被貶,洪武二十三年(1390),吏部劾其“授世子晉王經怠職”,一度降為國子監博士。洪武二十五年(1392)為議續立太子事。再降為國子監博士。後來,其女婿趙勉“坐贓”處死,以避嫌為由致仕回鄉。不久,官復原職。洪武三十年二月(1397),因“南北榜”事件,被發配戍邊。建文元年(1339),被召還京,主修《春秋大成》。建文二年(1400)卒於任上。三吾著述頗豐,僅存《坦齋文集》、《斐然堂稿》、《孟子節文》傳世。《坦齋文集》後入《四庫全書》。
周崇德 (1330~?)字象賢,火田芙江人。系宋進士周道存五世孫。元至正十五年(1355)舉進士,任江西都昌縣知縣。元末兵亂,與弟原德率民於龍樓寨,壘石為營,以御劫掠,並設法保護明太祖朱元璋下江南。大明定鼎後,授元帥不就,攜子維芳隱居山中。後贈文林郎。
陳 謙 字益翁,腰陂東山人。明洪武年間進士,任瀘州知州。瀘州地廣而貧瘠,旱荒頻繁。他推行社倉法,以備災荒,受到百姓擁戴。九載任滿,按例應調任他職,由於州民再三請留,獲準留任三年。因操勞過度而死於任上。陳謙為官清廉,去世後,清理他的遺物時,僅有青布袍一件、米數升、《大明律》一部。因無錢將靈柩運回茶陵,只好安葬瀘州。
譚惟善 字國寶,潞水人。明洪武十八年(1383)舉進士。任光祿寺丞。
陳 廣 明洪武十八年(1383)舉進士。官至中書舍人。
陳逢辰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舉進士。
譚 璧 秩堂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舉進士。官至光祿寺丞。
譚 登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舉進士。
劉伏隆 字隱之,號吾廬,黃堂路轄(今下東鄉茶園村)人。通經史、善書法。洪武二十一年(1388)舉進士。授攸縣縣令,在官無積蓄。任滿留居攸縣長峰坳,後返遷路轄。
譚 隆 字益高,腰陂人,宋大學士譚世勣的裔孫。明永樂八年(1410)中舉人,永樂十九年(1421)舉進士。官至戶部郎中、吏部主事、南京戶部郎中。後辭官歸里,致力講學,門生很多。著有《大易輯解》、《大平詩集》等傳世。
李東陽(1447~1516) 字賓之,號西涯,高隴龍集人。4歲能運筆寫大字,出口成章,被稱為“神童”。因此,先後3次受到明代宗召見。明天順八年(1464)舉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謹身閣大學士、華蓋殿大學士等職。史稱李東陽“立朝五十餘載,柄國一十八年。”時值劉瑾等宦官亂政,朝官多遭迫害。李東陽於危難中,忍辱負重,彌縫其間,使劉大夏、楊一清等一批重臣免遭殺害。以他為領袖的茶陵詩派,振弊拔衰,結束了台閣體在詩壇的統治地位,開詩壇一代新風,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他又是散文大家,“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主編了《大明會典》和《孝宗實錄》等皇家典籍。所著《懷麓堂集》被收入《四庫全書》。卒後,贈太師,諡文正。
譚公望 字周佐,秩堂人。明成化二年(1466)舉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建言不合上意,謫宿松知縣,後以“廉明仁恕”升浙江道御史。他為政精敏,以除奸宄、興學校為先務。在典試山東時,上疏奏請“廣進賢才”。他興辦學校,政績顯著,頗得民心。
羅 鑒 字輯熙,號湘川,平水水源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舉進士,授南京刑科給事中,轉戶科給事中。弘治初以上書進言“隆輔養、保初政、廣儲積”三事,被皇帝採納,升任廣東參議。後歷任四川布政使、副都御史。在任職中,注重“均賦役、練戌政、撫孤獨,吏戢民安”。正德年間,在清查蘇松漕糧時,因拒絕劉瑾的索賄,被罷官。劉瑾下台後,調任蘇松巡撫。致仕居南京,年90歲卒。著《願樂堂稿》傳世。
譚玉瑞(1448~1504) 字雅祥,號雩村,秩堂毗塘人。明弘治六年(1493)舉進士,授征仕郎,任禮部行人司司正。後奉旨出使寧藩,拒收饋贈,受到皇帝嘉勉:“才既精於佐理,志克謹於操修。閱歷浸深,賢勞茂著。不俟陟明之考,預加褒賜之恩。”致仕歸鄉,率族人建義倉、立鄉約。卒後,大學士李東陽為其撰寫墓誌。著有《雩村存稿》、《義倉規》等。
周 鼎 字定之,又字九疇,棗市人。祖文在明永樂六年(1408)考取貢士,後在京都任訓導。生於北京,祖籍棗市岩口人。明弘治九年(1496)舉進士。歷任禮部給事、河南參議。
龍大有 字道亨,號雩東,腰陂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舉進士。歷任知州、知府、廣西兵備副使。因安撫壯、苗少數民族卓有成效,升河南布政使。以捐奉助餉升都御使,巡撫大同。後晉升都御史兵部左侍郎。不久,因剛直得罪權貴,謫戌全州,年余赦歸。著有《平樂政事錄》、《諭民要務》、《明道書院紀》、《道鄉書院志》、《經書口契緊錄》、《兩浙漫吟》、《北覲紀行》、《奏疏稿》等。
張 治(1488~1550) 字文邦,號龍湖,秩堂毗塘人。張治出身貧寒,父母“為人傭績、句力勞百荼”,供其讀書。他貧而好學,自幼聰慧,5歲能揮筆寫大字,被知州董豫破例推薦入州學,給予燈油食宿補貼。明正德十六年(1521)全國會試第一,為會元,同年參加殿試,舉進士,授庶吉士,歷一年授編修。因不滿張王總、桂萼之流用事,借病棄官家居。家居十三年後,再度被朝廷起用,歷任南京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史籍稱他“以辨邪正,明黜陟為己任”。“持身方正,汲引善類,銓政稱善。六次主持會試,皆稱得人”。後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務。卒後,初諡文隱,隆慶元年(1567)謚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改諡文毅。曾編修《明倫大典》、《茶陵洲志》,纂修《長沙府志》,著有《龍湖文集》傳世。
龍 欽 字則敬。明嘉靖二年(1523)舉進士。官至刑部員外郎。
尹尚賓 字元夫 ,號斗庵,火田人。明嘉靖五年(1526)舉進士。歷任戶部主事、郎中、貴州參議等職,後受命管理鹽廠。鹽政管理被人們視為肥缺,鹽商常賄賂鹽政官員,不少官員以此中飽私囊,大發橫財。尹尚賓潔身自好,從不受賄,還嚴懲行賄的鹽商。後來,鹽廠其他官吏受賄敗露而受懲處,唯獨尹尚賓一塵不染而安然無恙。著有《斗庵集》傳世。
廖希顏(1509~1548) 字叔愚,號東雩,秩堂東首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舉進士。任高安知縣期間,整頓戶口,設立常平倉,修築堤防,頗有政績。後歷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他性格剛直,因上疏奏請“停建行宮”,得罪了國公郭某等權貴,被貶任為山西學政提舉。在任學政提舉時,親自在河汾書院講學。人們將他比作范仲淹。後升任浙江按察司,到任後積極組織軍民抗擊倭寇,以勞累卒於任上。著有《東雩詩集》、《思復堂集》、《三關志》。其中《三關志》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後選入《四庫全書》。
郭廷用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舉武進士,授指揮使。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升荊瞿守備。後歷任興都留守司副留守、四川都司署都指揮僉事掌印、廣西總鎮、左參將等職。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升任左參將,提督川貴敘瀘以西地方。
劉應峰 字少衡,城關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舉進士,任南昌知縣。劉應峰採取均糧賦、省徭役的施政措施,減輕老百姓負擔,安定民心,獲得百姓好評。後歷任吏部主事、侍郎、江西省參議、廣西參議、雲南提學副使等職,均有賢聲。致仕後,歸隱故里,潛心理學研究,建旌忠書院培育士子。著有《衡雲山集》、《輔仁會規》等書傳世。
譚希思(1542~1623) 字子誠,號岳南,秩堂毗塘人。明萬曆二年(1574)舉進士。歷任萬安知縣、永豐縣知縣、南京監察御史、侍郎、尚寶司丞、大理寺丞、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四川巡撫等職,後以理學治蜀,諸弊剔除而授中憲大夫。譚希思不阿權貴,敢於諍言直諫,任監察御史時,冒殺頭之禍,上《請改復祖制疏》,抨擊把持朝政的權宦,提出恢復朱元璋時期制定的奏疏辦理制度,不許宦官干預朝政,廣開言路。因此得罪了一大批權貴,被調到地方任職。任四川巡撫時,夜郎部落叛亂,朝廷百官主張進剿,但他採取寬徭薄賦、革積弊、興學校等措施,安撫夜郎百姓,使叛亂得以平息。致仕後,潛心研究理學。編纂的《明大政纂要》和著述《四川土夷考》均收入《四庫全書》。
周廷參(1550~1599) 字文謨,別號誠之,又自號建宇。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舉進士。歷任海寧知縣、朝議大夫。任海寧知縣時,他平賦役、剖疑獄、杜私謁、緝大盜,禁止吏胥舞文,深得民心。因治理海寧有方而升朝議大夫。其後,因父喪歸家數載。後皇帝詔令任巡街御史,北上赴任途中而卒。海寧百姓為紀念他,立有“去思碑”。
陳 瑚 明崇禎八年(1634)舉武進士。任廣東都司。
尹惟日(1630~1657) 字冬如,火田人。清順治九年(1652)舉進士,任廣東和平縣令。當時,和平縣駐軍與盜匪竄通一氣,挾官擾民,歷任地方官員懼之如虎。尹惟日上任後,單騎入溪峒安撫,平息戰事。後升贛州知府、嶺北兵備道,並管理嶺南及連、韶兩道軍政要事。不久,因積勞成疾,卒於任上,年僅27歲。著有《和平政績》、《行吟集》、《制藝稿》傳世。
彭維新(1680~1769) 字肇周,號石原,秩堂石壟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舉進士,授翰林院檢討。雍正二至九年(1724~1731),歷任直隸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江蘇巡撫。任地方官期間,在疏請豁免江南民欠、漕糧量器改制、賑濟江北水災、查辦積案、懲處豪右等方面,雷厲風行,不畏權勢,頗得民心。此後歷任戶部、刑部、兵部尚書,授內閣協辦大學士。因剛直不阿,不依附權貴而幾次遭誣陷,被革職甚至下獄,復職後仍秉性不改。乾隆四年(1739)致仕,閒居家鄉。彭維新詩文書畫都有較深造詣,著有《墨香閣詩文集》十三卷傳世。
周 燾(1708~1782) 字迪循,號桐圃,棗市岩口人。清乾隆四年(1739)舉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充任國史館編修。不久,任山西道御史。奉命稽察大同糧倉時,不畏權勢,一次彈劾貪贓枉法者數十人,得罪了不少權貴要員,因此被貶為吏部郎中。乾隆十五年(1750)任廣東鄉試主考官。十七年(1752)轉任刑科給事中,後改任吏科任給事中。他厭惡官場的阿承曲迎,辭官歸里。辭官後,先後主講長沙嶽麓書院和常德朗江書院,湖廣名士多出其門。周善為詩,曾從彭維新受業。著有《愛蓮堂集》傳世。
陳源兗 (?~1854) 字岱雲,號瞻孔,洣江人。道光十八年(1838)與曾國藩同年舉進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授編修,參與纂修國史。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會試同考官,不久,出任江西吉安知府。在吉安,主持修築了文天祥墓,平反冤獄,均得民心。因與清朝官規不合,改調池洲知府。到任未滿一個月,太平軍攻占池洲城。陳在督戰時受傷落水,為漁翁所救。曾國藩收復池洲後,以城陷陳死上報朝廷,並奉朝廷旨意在池洲為陳建祠廟,以旌其忠。後陳求見曾國藩,曾國藩才知陳未死。曾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清律以及為陳建祠廟的前後原因告訴陳,並囑咐陳以陳家人的身份督建祠廟,自為廟祝,以終其餘年。為遮人耳目,曾國藩為陳源兗舉行追悼會,並為陳撰寫輓聯曰:“眾口鑠堅金,誰知烈士丹心苦。大江流日夜,長照忠臣白骨寒。”
蕭錦忠(1803~1854) 字黼平,號史樓,下東東山壩人。幼年家貧,無錢買書,便借書抄錄,裝訂成冊,日夜苦誦。被選送到嶽麓書院就讀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獲準回鄉省親期間,兩個弟弟相繼去世,即延留家中孝養雙親,一直未赴京復任。居家期間,太平天國將領蕭朝貴曾請他出山,曾國藩也曾請他襄辦湘軍,都被他謝絕。他工於詩文詞賦和書法,求詩文墨跡者盈門塞戶,但他不擺狀元架子,一概有求必應,因此賣詩文收入頗豐。鹹豐三年(1853)曾主講洣江書院。著有《輿地匯參》、《孺廬集》、《自然齋時文辭賦集》等。
譚鐘麟(1822~1905) 字崇德,號文卿,高隴石床人。譚出仕前,家庭貧困,十六歲時設塾館教授生徒以自給。清鹹豐六年(1856)舉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同治年間,歷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杭州知府、河南按察史、陝西布政使等職。他理政有方,主事果斷。在杭州,懲治豪劣,清退豪門勢族強占的“荒田”給百姓,又厘定賦稅,安定民心。在陝西化解回漢民族矛盾、推廣蠶桑和織綢、理財方面頗有建樹。陝西綢被後人稱為“譚公綢”。光緒年間,歷任陝西、浙江巡撫、吏部左侍郎、工部尚書、福州將軍和陝甘、閩浙、兩廣總督,加授太子少保銜。光緒二十三年(1897),遂溪、吳川民軍奮起抗擊法國侵略軍,他派兵支援民軍。光緒二十五年(1899),得知慈禧太后同意將九龍、廣州灣分別劃入英、法租界,譚鐘麟大罵簽約的蘇元春喪權辱國,並電奏朝廷,請求廢除租約,但朝廷不予理睬。遂於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告假兩個月閒居長沙,從此再未赴任。
蘇大治(1837~1886) 字立堂,號樹滋,棗市棗園人。清同治七年(1868)舉進士。授戶部主事,分派陝西司主政,兼司福建。同治十一年(1872),老父重病,因母親早逝,與弟歸家侍奉。光緒五年(1879)老父病逝,在家守制三年。光緒八年(1882)返京供職。卒後,誥授中憲大夫。
曹詒孫(1849~1892) 字次謀,棗市曹柏人。就讀嶽麓書院時,以優等第二名補廩生。光緒六年(1880)殿試賜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八年(1882)授國史館協修。光緒九年(1883)授武英殿纂修。光緒十一年四月(1885)回鄉奔父喪。光緒十三年(1887)應知州沈金潤之聘,主講洣江書院。次年應召北上,供職詞苑,掌教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七年(1891)選任山西鄉試副主考。
尹銘綬 字佩之,七地人。自幼讀書勤奮刻苦,善於融會貫通。清光緒二十年(1894)參加殿試,中第一甲第二名進士,稱為榜眼。初授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任山東學正。民國元年(1912),在楊度等人勸導下,任袁世凱“總統府”的機要秘書。因在“善後大借款”問題上與袁世凱意見相左而辭職。辭職後寓居上海,以寫字賣文度日。
譚延闓(1880~1930) 字祖安(祖庵),號無畏,人稱“畏公”,高隴石床人,是譚鐘麟的第三子。青少年時,其詩文書法即負盛名。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稱之為“奇才”。光緒三十年(1904),在全國會試中奪魁,為會元,填補了湖南近二百年無會元的空白,同年七月殿試舉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旋即回湖南興辦教育,並積極投身憲政運動。宣統元年(1909)被推舉為湖南省咨議局議長。三次督湘期間,曾籌軍餉並派兵支援武昌革命軍,並創辦了湖南金廠、陸軍工廠、農事試驗場、模範制絲廠、茶葉講習所、陸軍講習所和郵電學堂,修築了湖南第一條公路——長潭公路,是湖南實施新政、興辦實業的先驅。後追隨孫中山,先後任大元帥府大本營內政部長、秘書長。民國13年1月(1924),譚延闓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委會常務委員,被任為建國軍北伐總司令,率軍北伐。是年冬,與毛澤東等人創辦國民黨政治講習所。此後,曾任國民政府代主席、主席、行政院長等職。1930年,病故於南京。於佑任撰輓聯,稱之為“民國一完人”。譚延闓擅詩文書法,著有《祖庵詩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