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駐蕪領事署舊址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華興街育紅國小(新校區)東側約70米,占地面積466平方米,建築面積1190平方米。由英駐蕪領事署舊址、總稅務司公所舊址、洋員幫辦樓舊址和英駐蕪領事官邸舊址四個單體構成。

清光緒三年(1877年),英國政府在地勢高敞的范羅山建造了領事署辦公樓。由英國建築師設計,券廊式建築。兩層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東西對稱。東、西、南三向設有外廊,青石砌築露明基座,是蕪湖最早的西洋建築,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外國領署建築,是蕪湖步入近代化的重要見證,是回顧蕪湖近代歷史的實物史料。

2013年,英駐蕪領事署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駐蕪領事署舊址
  • 地理位置: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華興街育紅國小(新校區)東側約70米
  • 所處時代:清至民國
  • 占地面積:466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738-5-131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結構,特點,主要建築,駐蕪領事署舊址,總稅務司公所舊址,洋員幫辦樓舊址,英駐蕪領事官邸舊址,文物價值,保護措施,相關歷史,旅遊信息,地理位置,門票價格,交通指引,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年(1877年),英國人在范羅山山腰至山頂,陸續監造了3座西式二層樓房,就是英駐蕪領事署舊址。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完成英駐蕪領事官邸。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洋員幫辦樓。

建築格局

結構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為西式二層樓房,屬外廊式建築。兩層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東西對稱。東、西、南三向設有外廊,青石砌築露明基座,平面方正。

特點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廊柱分為磚、石兩種材質。磚柱用紅磚包角、青磚錯縫砌築;石柱採用青石切割拼築,兩側注重線條修飾,顯得秀氣挺拔;柱頭柱腳多用弧線裝飾,與古典歐式柱頭的複雜設計相比進行了簡化。設計中採用了中西建築文化共存的手法,建築結構使用磚木混合結構。它延續了建築文化之脈絡的建築技藝,耐久的建築材料和經典建築形式,和諧統一。

主要建築

駐蕪領事署舊址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位於范羅山山頂中部,由英國建築師設計,屬外廊式建築。兩層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平面方正,東西對稱,建築面積為1190平方米。該建築採用青石砌築露明基座,東、西、南三向設有外廊。廊柱為青石砍鑿而成,與青石拱券組合成線腳豐富的立面。屋頂為四坡式,屋面鋪蓋瓦楞式鐵皮。屋頂前後兩面各有壁爐煙囪兩個。屋頂架有六個老虎窗,由西北角的附屬樓梯登上。屋頂南向中部,設定一個造型優美的老虎窗,底座用磚砌築,須彌座式樣。兩邊有磚柱,弓字形頂。東西兩旁飾有磚砌寶瓶一對,外形美觀,線條柔和。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
駐蕪領事署舊址

總稅務司公所舊址

總稅務司公所舊址位於范羅山半山腰,領事署舊址西側。該建築建於民國初年,共兩層,坐北朝南偏東15度。平面六開間,建築面積為764.94平方米。紅磚砌築牆體,紅色機制瓦鋪蓋屋面,四坡屋頂。東、西、南三向設有券廊。石砌露明基座高71厘米,東向第三間設條石台階五步。券廊內面南檐牆中部設定百葉式大門。券廊為水磨石地坪,室內為木板地坪,白色石膏線頂棚。樓梯設定在東向第三間後部西側,三跑式,木質欄桿,望柱造型漂亮,比例勻稱。木樓梯第二跑頂端東側有一短垂花柱。二樓與一樓相同,石膏線吊頂。二樓第三間後部有樓梯登至屋頂人字形梁架之間,透過老虎窗可觀望高空及俯視市貌。一、二兩層各有4間辦公室,還有臥室及衛生間,辦公室設有壁爐。西後方有附屬用房,一層樓,形式簡樸,原為勤雜人員使用。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
舊址

洋員幫辦樓舊址

洋員幫辦樓舊址位於范羅山半山腰,領事署舊址東側,原為辦事人員住所。根據現存的英國建築師手繪范羅山總平面圖推斷。該建築為外廊式建築,共兩層,坐北朝南,平面方正,建築面積為803平方米。東、西、南三向設有外廊。面闊七間,進深六間,以柱承重,除邊間外,餘五間設拱券。一、二樓相同,風格統一。紅色磚砌牆體。四坡面頂,屋面鋪蓋機制紅瓦。除外廊外,一、二兩層各有辦公室四間。一層為原為水磨石地坪,二層為木板地坪,以木擱柵承托樓層。樓梯設在當中一間後部,雙跑式,木質欄桿。
該樓立面除一些線腳外,沒有太多的裝飾。但一、二兩層之間的腰線,圍箍在立面上,起到了較高的裝飾藝術效果。南向兩個辦公室內設定壁爐,煙囪直穿屋頂。

英駐蕪領事官邸舊址

英駐蕪領事官邸舊址位於鏡湖區雨耕山頂。該樓為二層,平面方正,立面雄渾,占地面積為356.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13平方米。地坪上有1米高的架空層,用於防潮通風。青磚砌築牆體。四坡瓦楞式鐵皮屋面,採用木構架支撐屋頂,以磚石牆體承重。外牆體1米以下刷有牆裙,西面和南面設定券廊。室內裝修以石膏線頂棚為主,線腳豐富華美。樓梯、樓板、門窗均為實木。樓梯間自南至北,左為起居室、過廊、臥室與衛浴等,右為起居室、臥室與衛浴等。在主臥室和起居室中均設有壁爐。二層平面大小、房間構成,均與底層相似。

文物價值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建築群的施工質量和內外裝修十分考究,造型端莊,尊貴典雅,是安徽省最早的、保存完好的外國領事館館址,它們是蕪湖步入近代化的重要見證,是回顧蕪湖近代歷史的實物史料。

保護措施

2013年,英駐蕪領事署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歷史

清光緒二年(1876年),根據《中英煙臺條約》,蕪湖被迫開埠,此後,英國人陸續在范羅山南坡及附近的雨耕山上,依地勢建起四幢極具英倫風格的建築,供英國駐蕪領事署及稅務司使用。它們分別是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的英國駐蕪領事署領事辦公樓、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的英國駐蕪領事署官邸、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的總稅務司辦公樓和建於民國初年的洋員幫辦樓。這其中,英國駐蕪領事署是蕪湖最早的近代西洋建築,由英國建築設計師精心打造,無論外觀,還是內部設施都很精美,它也是早期一批西方列強在中國興建的使館建築。
英駐蕪領事署辦公樓坐落於范羅山一處小山頭上,相對獨立於附近其他建築。這幢辦公樓在這四幢西洋建築中設計得最為精美,做工也最為講究,據說,它的設計圖紙和建築工程師均來自英國本土。無論是占地面積,還是建築面積,這座辦公樓都是四幢西洋建築中最大的。據民國八年(1919年)《灣沚區志》記載:“英領事署在范羅山。因《煙臺條約》由英國領事官建築新式樓房一座,四圍繞以垣牆,以為領事官辦公之地。”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英駐蕪領事署舊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華興街育紅國小(新校區)東側約70米。
英國駐蕪領事署舊址

門票價格

免費。

交通指引

蕪湖市內乘坐公交2路、13路、18路、27路、115路新蕪路站下車步行前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